与河流相关的基本概念
流域:又称为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称,一般指地面集水区。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高地成为分水岭。
水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它汇集全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
影响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地形地势(限制河床高度)、支流数目(影响汇水区域)、气候(降水影响河流流量)
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影响蒸发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是近地面)
气温:气温越高,空气分子越活跃,越容易逸入大气中,蒸发能力越强,反之越弱。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天气晴朗,气温高,蒸发强。
风力:风力越大,气流运动越快,水汽越容易被带入大气中,蒸发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日照时数:日照时数越多,蒸发面接受的能量越多,水分动能越强,水汽扩散加快,蒸发能力越强。
湿度:大气湿度越大,地面或水体当中的水不容易进入大气,蒸发越微弱。
可被蒸发的水量:实际蒸发量与当地可被蒸发量的水量多少成正相关,湿润地区可被蒸发量大,下垫面为沼泽、农田、湖泊海洋的地区,实际蒸发量大。
下垫面:城市中,植被减少,路面硬化和建筑增加,导致蒸发量减少,空气边干;修建水库,可使区域内蒸发量增加,继而使降水增加;植树造林可使区域内蒸发量增加。
蒸发结果:空气中水分增加,地面或土壤中水分减少。蒸发使表层海水盐度增加;干湿地区
植物蒸腾:水分从植物的上部分以水蒸汽状态向外散失的过程叫蒸腾作用。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强,叶面大,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干旱地区,叶面小,防止过度蒸腾。
水汽输送:风的作用如:信风、西风、季风;还有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降水: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
①纬度:赤道地区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降水多。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移动、季风环流,低压湿润、高压干;西风湿润(温海洋气候)
③地形: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包括地形本身的影响和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④海陆位置:距海越近,海洋水汽越多,受海洋影响程度越大。
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⑥下垫面:下垫面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可蒸发水汽。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向岸风)相对湿润,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离岸风)相对干燥。气流经过湖面、海面后,会增加湿度。
地表径流: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其功能主要有:供水(如农业灌溉、工业使用淡水作为冷却水)、航运、发电、养殖、旅游、防洪等。
侵蚀的方式
河流侵蚀其流经的岩石与沉积物的过程,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
1、 溶蚀作用:河水将岩石中的易溶矿物组分溶解,促使岩石被侵蚀,河道被破坏。主要见于由碳酸盐及其他盐类岩石组成的地区。
2、 水力作用:河水的机械冲击力导致岩石和沉积物遭受破坏。山区的石质疏松,河流急水冲入岩石裂隙并产生强大压力,促使河床岩石崩裂,河道破坏,改变河谷的形态。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河岸,常因洪水的冲击而崩溃。
3、 磨蚀作用:流水以其携带的泥沙和砾石为工具,磨蚀破坏河床。对石灰岩组成的河床破坏最为显著。河水中的砂、砾还相互碰撞与磨擦,并变细、变圆。
侵蚀的方向
河流的侵蚀存在下蚀、旁蚀、溯源侵蚀三种趋向。
1.下蚀
下蚀又称为底蚀,指河水垂直向下侵蚀、加深河谷的作用。流水中急速旋转的涡流促使其携带的砾石像钻具一样作用于河底,河底被钻出一个个的锅穴。
入海的河流,其下蚀深度达到海平面时,河床坡度消失,流水运动停止。因此,海平面高度是入海河流下蚀深度的极限。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伸的平面,称为侵蚀基准面。
不直接入海的河流,以其所注入的水体表面,如湖水水面、主流的水面等为其侵蚀基准面,称为局部侵蚀基准面。
侵蚀基准面的高度并非长期固定不变。地壳的抬升或下降,或由于气候冷暖变化而导致的冰川范围扩大或缩小,均可造成海平面升高或降低,改变侵蚀基准面的高度,强化或弱化河流下蚀的能力,并使侵蚀与沉积的关系发生转化。
流水从悬谷下泻,流经软硬相间的岩层,或流经倾角平缓并向上游倾斜的岩层时最易形成瀑布。瀑布一旦形成,其下蚀便极为强烈。在瀑布跌落处常形成深潭。由于水力的冲击和漩涡水流的掏蚀,掘掉瀑布陡壁下部的软岩层,使上面突出的硬岩层失去支撑而崩落,导致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
美国纽约州西边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落差达57m,每年后退约0.3m,3万年来共后退10.4km。
我国的黄河壶口瀑布,平均每年后退5cm。
我国最大的贵州黄果树瀑布,流水从75m高处流下,景色十分壮丽。
2.旁蚀(侧蚀)
河水冲刷河道两侧以及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的作用。
(1)旁蚀的原因
① 弯道离心力
流水通过弯道时,因惯性作用而产生的离心力。在河流的弯道部位,最大流速偏向凹岸。这时,水体涌向凹岸,不但导致最大流速向凹岸偏移,而且使凹岸水面抬高,凸岸水面降低,引起水流从凹岸向凸岸流动。
在弯道流水断面的垂线上,水质点的流速随深度而减小,故垂线上各点的离心力在表层最大,向下逐渐减小。
在水体上层,离心力大于横向力,合力向右,水质点向右移动;在水体下层,离心力小于横向力,水质点向左运动。横向力和离心力只是在中偏下的水体部分达到平衡,这样便出现弯道环流。
在平面上,河流的主流线偏向凹岸,水体呈螺旋式前进,使凹岸侵蚀,侵蚀下来的物质向凸岸搬运,随着底流流向表层,能量逐渐减弱,所携带的物质便在凸岸堆积。
② 科里奥利力效应
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水体运动的方向在北半球恒偏向前进方向的右侧,在南半球恒偏向前进方向的左侧。
在河流弯道处,离心力p与科里奥利力F同时作用,河道右弯,离心力p与科里奥利力F二力方向一致,对凹岸的侵蚀力增强;如河道左弯,则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方向相反,二力相互作用,抵消部分作用力,对凹岸的侵蚀力减弱。
此外,凹岸的最大侵蚀点和凸岸的最大堆积点并不是在水体的顶部,而是偏于前方。这样,随着弯道环流作用,不仅弯道幅度会逐渐增大,而且弯道位置也将朝前进方向迁移。
(2)河床的变化
由于旁蚀作用,河床将发生下列变化:
第一,弯道凹岸的河底由于旁蚀作用,河床将发生下列变化,弯道凹岸的河底加深扩展,尤其在弯道的下游前缘表现最为强烈。
第二,凹岸因其下都被掏蚀,上部崩塌,可形成悬崖,凸岸则变成平缓的堆积滩,故弯道横截面形态不对称。
第三,由于凹岸不断加深扩展,并向下游方向移动,凸岸的堆积滩不断增大,也向下游方向移动故河流弯道在三度空间上的变化是垂直下蚀、横向旁蚀、弯道向下游迁移。其结果是使河床呈弯曲状不断向下游方向迁移。
河床的上述变化改造着河谷的形态。
早期河谷狭窄,横剖面呈“V”字形,河谷两侧有连续的山嘴。
中晚期,随着弯道的发展,谷坡不断后退,山嘴被削去,形成平坦而宽阔的槽状谷底,堆积体逐渐扩大并连成片,河谷的横剖面变成“U”字形。
晚期,河谷会演变成碟形。此时,谷底会朝冲积平原转变。
认识河床弯道演化的历程,对于规划沿河码头、桥梁、道路以及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自由河曲
在平坦宽阔的冲积平原上流动的河流,其弯道的演化进程自由而充分,这种河流弯道,称为自由河曲。自由河曲中,河弯曲折的地带,称为河曲带(meander zone)。随着河湾的演化,河曲带加宽,河道长度增大,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
洪泛期,水流能冲破河弯颈部,取直道前进,造成河道的截弯取直。河道截弯取直以后,原来的河弯被废弃,堵塞成湖,称为牛轭湖(oxbow lake)。我国长江中下游自宜昌以下,发育有很好的自由河曲和牛轭湖。从湖北石首至湖南岳阳之间直线距离仅87km。但河道长度竟达到240km,沿线有许多牛轭湖。在这一地带,最近的截弯取直发生在1970年7月19日,河水冲决了六合垸河弯颈,使原来20km的河道缩短为不到1km。
3.溯源侵蚀
是一种从源头、河口或瀑布开始,向上游侵蚀的流水侵蚀作用。是下蚀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黄土地区的溯源侵蚀)
成因:河口地段由于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可以引起河流下切,产生溯源现象。所以侵蚀基准面变化是引起溯源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溯源侵蚀加剧的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有降雨增加、土壤松散、植被覆盖率低等,除此之外还受地形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过度的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工厂选址和没有沟道防护措施的城市排洪排污。
演化过程
1.源头的溯源侵蚀过程
从时间顺序上来讲可划分为水力冲刷、水力重力共同作用、重力侵蚀三个阶段。
沟头上方汇集的径流直接冲刷造成了沟头的迅速延伸,径流在沟边附近的裂缝、陷穴处下渗,从而导致沟头受水力重力共同作用而坍塌、滑落与沟头前进。
2.瀑布的溯源侵蚀过程
瀑布从峭壁上流下,对下侧岩层造成侵蚀,就会形成较深的水潭。同时瀑布底部的水流漩涡或砂粒对周围岩石发生侵蚀,峭壁下部出现较大的侵蚀空间。上部悬垂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发生坍塌,导致瀑布不断向后推移倒退。
3.河口的溯源侵蚀过程
由于斜坡上沟谷下段的水量大于上段,侵蚀作用也大于上段,出现了水蚀凹地(图中a、b),凹地的形成使河谷纵剖面变陡,因而流速变大,使水流下蚀更为剧烈,且集中在坡度最陡的凹地的上段,结果使b逐步移动到b1、b2……
不利影响与对策
【不利影响】
①溯源侵蚀使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成为黄土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黄土高原某些沟谷源头一次暴雨即可前进数十米,因为黄土土质松散并多节理,降雨后沿冲沟向上侵蚀。
②对土地、村庄、道路、民居和工厂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③发生在源头的溯源侵蚀会造成河流袭夺,导致被夺河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堵塞。
(溯源侵蚀引起的河流袭夺)
【应对措施】
①在沟头上方来水方向修筑涝池或涝池群拦蓄地表径流。此外还有蓄水堰、沟边防护埂、防护墙等措施来蓄存或分散径流,达到巩固沟岸的目的。
②其次是沟底修筑沟底谷坊,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在条件允许、经济可能的情况下,要选取合适的沟底地段安排淤地坝和引洪漫地,使泥沙就地拦蓄,削减洪峰,调节径流。
知识联系拓展
1.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的区分
2.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形成“V” 型谷;在河谷发育中后期,以侧蚀为主,河谷比较宽,形成“U”型谷
河流袭夺
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若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
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别称:河流抢水(这样一说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普遍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并吞袭夺:指两条顺向河沟或河谷之间的袭夺,多发生在侵蚀轮回的早期。随着沟谷的并吞,许多小沟道合并成少数河道,河网密度变稀,干流壮大。
②溯源侵蚀:由此引起的河流袭夺,常见于两条流向相背或相互垂直的河流之间,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条河流的河谷岩层较另一条容易侵蚀下切;一条河流的坡降较另一条为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河流溯源侵蚀
③侧向侵蚀:该类型的河流袭夺,常见于蚀积平衡的河流,河道以侧蚀作用为主的地方。
④地下袭夺:常见于高出河流基准面的石灰岩或其他可溶岩分布地区,表现为位置较高的河流通过地下通道流入位置较低的河流。
河流袭夺的影响:
河流袭夺后,夺水的河流为袭夺河,被夺水的河流为被夺河。被夺河的上游因发生袭夺,会在原沟谷的基础上发生侵蚀形成反坡,在反坡上会发育形成反流河,即改向河(它可以反映河流发生袭夺时间的长短);被夺河的下游因上游被截,称断头河。由于水量减少,断头河水流与原来形成的谷地规模很不相称。并且,由于源头被截,水量减少,断头河流速变缓,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堆积,堵塞水流,往往形成一些小的沼泽或湖泊。
改向河与袭夺河间,河流出现近于垂直的不自然转弯,这里的河湾称袭夺湾。袭夺河的河床位置较被夺河为低,袭夺后在袭夺弯附近的流水常有明显的落差,此段流水称为跌水。跌水随时间推移会不断向被夺河上游后退,并下切河床形成河流阶地或谷中谷地形。
断头河与改向河之间,由从前的河谷变成了分水高地,保留有原来被袭夺河的冲积物和谷地形态,地面开阔,称为风口。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技巧
常见图示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下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1)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2)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
如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1)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在中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
河流纵横交错
在这些奔流不息的河流中
有一些难得一见的水文奇观
奇特却毫无违和地存在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细数一些
倒淌河
地点: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
上榜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淌。倒淌河流向为自东向西,注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故名倒淌河。
揭秘:倒淌河原来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
恶魔之眼
地点: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又名“艾肯泉”。
上榜原因:周围的硫磺和其他矿物质经过长期沉淀,形成了一个红褐色的圆形,从上空俯视如同人的眼睛。
揭秘:专家推测,艾肯泉的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含水层发生倾斜有关。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在断层地带常有沟谷发育,有时会出现泉和湖泊。
水上雅丹
地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辖区西部。
上榜原因:世界上已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地貌都存在于极度干旱的区域,而我国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边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水上雅丹,它是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凭空而出的一片“汪洋”。
揭秘:水上雅丹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这里本来没有水,有一年山洪暴发,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形成了如今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
同谷异水
地点:川北若尔盖高原
上榜原因:白河、黑河是黄河上游四川省境内的两条大支流,位于黄河流域最南部,流经川北若尔盖高原,两河无明显流域界,存在同谷异水的景观。
揭秘:黑河与白河由于分水岭低矮,无明显流域界,加之流域特性基本相同,堪称“姊妹河”。
三江并流
地点:云南省西北部
上榜原因:“三江并流”是指在直线距离不到80公里的范围内,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自北向南并行奔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揭秘:大约4000万年前,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大陆板块发生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形成了“三江并流”的独特自然奇观。
在祖国的版图上
名山大川比比皆是
奇特的水文景观也遍布江河湖泊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500余条,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达5万余条。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试题中的河流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9~11,12分)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9~11成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 (10)B (11)C
【解析】
第(9)题,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
第(10)题,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
第(11)题,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枯水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流水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当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图,完成1-3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
A.AB段 B.BC段
C.CE段 D.EF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
A.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B.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C.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D.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
【答案】1.C 2.B 3.D
【解析】
第(1)题, 漂流袭夺前,河流向东北方向流向大张庄。袭夺发生后,东周河水位低,结合等高线凸出方向,河水流向东周河。出现倒转的河段是CE段,C对。AB段、BC段没有改变流向,A、B错。EF段没有水流,成了分水岭,D错。
第(2)题 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FG河段缺少水源补给,宽谷内水流变细小,B对。BC河段水流速度不受影响,A错。CD河段汇入了BC段水量,河流径流量增加,C错。FG径流量减小,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减少,D错。
第(3)题 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易被侵蚀,D对。结合等高线判断,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小,A错。该区域没有地壳沉降运动,B错。流城内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
(2016年全国高考III卷)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营运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不得超过6分。)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文字材料构建真实情景,信息呈现方式较为新颖,同时也切合了中学地理应贴近生活、“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的课程标准理念。以地球上某一区域为切入点,分别考查了河流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等高中地理主要知识点。考生抓住“两岸植被繁茂”、“岸边的沼泽”、图中的纬度、等高线等信息,可推断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自然环境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平原丘陵地形、河流沉积作用强等;社会经济特征--人口少、经济落后等。区域环境特征影响甚至是决定了区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该地区是否应该拓展旅游观光业,考生可从该区域发展旅游观光业的条件和发展旅游观光业可能给该地带来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辩证分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与主流交接关系应为顺交,雅鲁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条,其中顺交支流4条,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条,逆交支流21条(占总支流的56.8%),这一特征说明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现在不同。甲图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网构成图和雅鲁藏布江部分河段河谷平面图。
材料二:河流袭夺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乙图是河流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大峡谷是先成河(一条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壳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大于地壳上升的速度,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由于该河的发育早于隆起构造,故称先成河),而近年来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峡谷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造成的。
(1)指出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并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推断雅鲁藏布江可能是一条“袭夺河”的证据,并推测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的流向。
(3)若雅鲁藏布江是一条“袭夺河”,试描述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
【答案】
(1)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呈现出宽谷(U型谷)和峡谷(V型谷)相间分布的特点。从谢通门至加查不同河段由于板块挤压不均匀,导致抬升速率不同,峡谷段抬升速率高,河流下切作用强,河谷形态发育成V字型,而宽谷段抬升速率低,河流流速慢,大量的泥沙卵石沉积使得原来的V型河谷变成U型河谷,即发育成宽谷。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一个巨大的拐弯,可能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袭夺湾;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自东向西流。
(3)古雅鲁藏布江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属两条不同的水系。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又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古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先切断山脊,使古雅鲁藏布江改道,流向布拉马普特拉河。
【解析】
第(1)题,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要结合图中雅鲁藏布江部分河谷分布图进行分析。读图可知,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呈现出宽谷(U型谷)和峡谷(V型谷)相间分布的特点。成因要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由于板块挤压不均匀,导致抬升速率不同,峡谷段抬升速率高,河流下切作用强,河谷形态发育成V字型,而宽谷段抬升速率低,河流流速慢,大量的泥沙卵石沉积使得原来的V型河谷变成U型河谷,即发育成宽谷。
第(2)题,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的流向及证据要从材料中获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一个巨大的拐弯,可能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袭夺湾;由两侧支流的特征可以判断,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自东向西流。
第(3)题,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要结合地形、气候及河流的侵蚀作用进行分析。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又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古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先切断山脊,使古雅鲁藏布江改道,流向布拉马普特拉河。综合自湘说地理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