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重要象征——小麦,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全人类的“餐桌”的?
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其中北方人大多都是以面为主食,而小麦,就是这种面食的主要食材,所以提起小麦,北方人一定不会陌生。
但是如果把视野投放到整个世界,就会发现小麦也并不是中国独有,在中亚地区,特别是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地,仍然可以看到小麦遍地的身影,中国作为世界上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后,在不同的地区,依照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的不同,小麦有了不同的吃法,也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饮食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普通小麦分布图
那么,原本一颗小小的小麦种子,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麦的发展历史。
小麦的起源
关于小麦的起源问题,至今较为权威的说法是说其来自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卡拉卡达山区,而出现的最早时间大概是距今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中亚地区原始人类聚居的遗址中曾经出土过碳化了的麦粒、麦穗,由此可以看出,早在问你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驯化和栽培野生小麦的方法。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新石器时代有那么多的植物,为什么小麦就能够作为经济作物和粮食被较早地驯化呢?这就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了。
前面已经提到过,小麦原产于中亚地区,还有一部分小麦也分布在西亚与欧洲交界处,由于处于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在这个地方较为特殊,所以形成了有别于亚洲其他气候的地中海型气候,这一气候的特征是冬雨型的,冬季温和多雨,但是夏季却炎热干燥又漫长。
这么一来,小麦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开始了它的进化和演变,那就是只能在冬天的时候铆足了劲地生长,在夏天到来之前植株干枯,只剩根系在地底下默默地积攒力量,等到冬天来了,蛰伏的植株又开始生长。这么一来,小麦的果实往往都是经过了一个漫长夏天的积累,到了冬天的时候,一粒粒麦穗都浑圆饱满,也因此吸引了当时还处于采集渔猎方式生活的原始社会的人们。
他们将这些进化后的野生小麦采集下来,为了能够实现更加方便省力的采集,他们发明了石头做成的镰刀,而小麦在收割之后,还要经过去壳等一系列步骤才能食用,所以人们又为此发明了杵臼,以便于将小麦磨成粉。由此看来,小麦还推动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但是,小麦正式进去人们的饮食结构,是因为那场气候变迁。新石器时代以后,地球上迎来了周期性的全球范围的降温,这一现象在地质学上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使得降温幅度大,降水减少。
许多植物因此被冻死,人们的食物来源也开始急剧减少,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面临走投无路的境地。为了自身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开始学着种植粮食,而小麦刚好又因为耐寒的特征,成功地在许多粮食作物中脱颖而出,其种植范围和数量也开始不断扩大,人们也在不断的摸索中对其进行培养、杂交和种植。
小麦的传播
那么原本受西亚人青睐的小麦,又是如何远渡重洋,最后扎根于世界各地的呢?单就从中国来说,据文献记载,大致可以得出小麦进入中国的传播路线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北方路线,即从中亚传播到新疆,再通过河西走廊传到中国内地。
而另一条南方的路线则是经过印度传到云南和西藏等地,值得一提的一点在于,由于西藏地区海拔较高,高寒地区不利于物种的进化,所以至今在西藏海拔较高及云南的西北部地区,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小麦种子。
而根据《左传》的记载,“不能辨菽麦”,可知起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麦子,并且是广泛种植,因为当时的普通百姓都能够认识麦子,可见其种植范围之广。因此小麦在中国的传入时间要早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过“告麦”等字样,可知中国大致是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引入了小麦。
而小麦一经引进,就开始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长,并且和水稻一起互相配合,共同占据了中国人民餐桌上的主食地位。
人们对小麦也开始了驯化和杂交,使其适应中国的气候和土地,因此根据地区和热量、降水等因素不同,有了小麦一年一熟和一年两熟的熟制。并且为了更好地收割小麦,在唐朝时期,人们还发明了麦钐,用来割麦,到了元朝,这些装备就进一步升级,出现了麦绰,由此可以看出,小麦在中国的引进,还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演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北宋初年,小麦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地区的扩展,发展到明朝,就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的传播与杂交种植。再由中国传到邻国的日本与朝鲜,因此走向大西洋的另一边,而欧洲的小麦也是通过希腊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传入的。
在哥伦布那场震惊世界,改变历史的航海中,将原产于中亚地区的小麦也带到了美洲大陆,不仅改变了美洲人的饮食结构,也实现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小麦的足迹,由此遍布整个世界了。
并且由于小麦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也逐渐成为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农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就中国来说,小麦已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从这一点来看小麦,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还为国家的经济贡献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
小麦在世界的影响
小麦对欧洲的影响
由于欧洲的地理位置特殊,许多国家面积较小,因此整个欧洲遍布着非常多的小国,小国与小国之间又因为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风俗人文有不同的隔阂与间隙,但是小麦的产生使得这些国家逐渐打破了原来地理上的隔阂,逐渐有了共同的饮食习惯。
成熟的小麦可以用来磨制面粉,而面粉又是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因此小麦的广泛传播,使得整个欧洲都逐渐形成了吃面包的习惯。基于以上条件,小麦在欧洲的传播也使得各个国家之间战争的频率降低了,在人们驯化和杂交小麦的过程中,逐渐与大自然和土地建立了较为亲密的人地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各国的人们因此形成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国家和民族情结也逐渐形成。
小麦对中国的影响
学界目前也有关于小麦原产于中国的记载,但是尚未得到正式的认可。但是不管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小麦自夏商或者更早以来就出现在了中国的中原大地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小麦自古就是中国人们的饮食元素,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衍生出了如面条、烤馕、面饼、啤酒等相关的美食,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并且面饼等食物以其便于携带的特点成为游牧民族的重要的食物。由此可见,小麦在中国的重要影响,不仅仅是饮食方面,还体现在了生活方式方面。
同时,由于小麦历史悠久,并且衍生出来的食物种类丰富,在西汉以来一直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必不可少会携带的重要食物,并且在沿路上一直起着传播中国的面食文化的重要作用。
小麦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小麦的药用价值
《本草拾遗》中对于小麦的药用价值,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可见小麦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同时,小麦还能够对失眠多梦、焦躁抑郁等症状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小麦的营养价值
小麦中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矿物质,能够达到宁心静气的效果,除此之外,小麦中的钙质和蛋白质与其他维生素、膳食纤维素也非常丰富,对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成分,增强抵抗力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为较早出现在这个星球上的植物,小麦在人类的历史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见证了我们从原始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小麦的品种也不断走向成熟和丰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也不仅仅是果腹的重要粮食,而是一整个时代的最好象征。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高中地理中提到水稻,是以季风水田农业的形式出现,其农业特征以“三低一高,一大一小”来描述:
一大:水利工程建设量大;一小:小农经营;三低:水稻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一高:水稻单产高。很多同学对我国单双季水稻的分布不能了解,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我国西北区不种植水稻,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今天小蹊着大家一同来了解。
我国稻区分布辽阔,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省黑河地区,东至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至海平面以下的东南沿海潮田,高达海拔2600米以上的云贵高原,均有水稻种植。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分布在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的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带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此外,云南、贵州的坝子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海滨平原,以及台湾省西部平原,也是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各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水稻生产状况都有明显差异。我国稻作区划即以自然生态环境、品种类型与栽培制度为基础,结合行政区划,划分为下列6个稻作区(一级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岛和台湾5省、自治区。其中包括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稻作亚区和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本区以双季稻三熟制为主(即一年两次水稻,一次其它),部分地方为一季稻与两季旱作或一季旱作复种。还有水稻与旱作年间轮种的水旱轮作。栽培上要求熟制、育秧、品种、生育期都以能避开春、秋寒与台风、暴雨为原则来调整和布局,做到趋利避害;栽培管理技术向吨粮田技术开发、杂交稻高产规范化栽培方向发展,近年来重点推行旱育稀植、抛秧、免耕抛秧等技术。
本区≥10 °C积温5800—9300℃,水稻生产季节260~365天, 年降水量1300~1 500毫米。本区稻作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台湾地区除外),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22%,品种以籼稻为主, 山区也有粳稻分布。
华中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北和秦岭以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的中南部、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和四川(除甘孜藏族自治州外)9省、直辖市,以及陕西和河南两省的南部。其下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单、双季稻亚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和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本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59%,其中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等地历来都是我国著名的稻米产区。
长江以南多为双季稻三熟制或单季稻两熟制;长江以北为单季稻两熟制或两年五熟制。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盆地的冬水田一年只种一季稻。栽培特点:针对三熟制季节紧和自然灾害多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缓和季节矛盾及防避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搭配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施用穗粒肥、施用微肥,水层、湿润与搁田(烤田、晒田)相结合等。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由模式栽培发展到吨粮田建设。近年来示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如旱育秧、直播、抛秧、少免耕等。
本区≥10 °CC积温4500一6500℃,水稻生产季节210一260天,年降水量700—1600毫米。早稻品种多为常规籼稻或籼型杂交稻,中稻多为籼型杂交稻,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为籼、粳型杂交稻或常规粳稻。
西南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包括湖南省西部、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中北部、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又划分为黔东湘西高原山区单、双季稻亚区、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和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本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
本区以单季稻两熟制为主。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有双季稻种植,或杂交中稻后留再生稻。冬水田和冬炕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栽培上须按照不同海拔高度布局品种类型。近年来推行的杂交稻良种、保温育秧、规范栽插、配方施肥、综防病虫及旱育秧、抛秧技术表现有突出优点,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本区冬水田面积大,半旱式栽培对改变冷浸田水稻迟发或僵苗不发有明显效果。
该区≥10 °CC积温2900—8000℃,水稻垂直分布带差异明显,低海拔地区为籼稻,高海拔地区为粳稻,中间地带为籼粳稻交错分布区。水稻生产季节180~260天,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山西等省、直辖市及河南省北部、安徽省淮河以北、 陕西省中北部、甘肃省兰州以东地区。其下划分为华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和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3%。
华北北部平原种植制度为一年一季稻,或一年一季稻两熟,或两年三熟(其中稻一熟或两熟)搭配种植;黄淮海平原普遍一年一季稻熟。栽培上针对水资源缺乏、生育后期易受低温危害的特点,采用水稻旱种、旱育秧及其他节水技术,同时充分利用夏季光温条件,加强管理,防避冷害。
本区≥10 °CC积温4000~5 000℃,无霜期170~ 230 天,年降水量580—1000毫米,降水量年际间和季节间分配不均,冬、春季干旱,夏、秋季雨量集中。品种以粳稻为主。
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黑龙江省以南和长城以北,包括辽宁省、吉林省、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其下划分为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和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9%。
该区部分地区水稻品质良好
一年一季稻。部分地区推行水稻与旱作物或绿肥隔年轮作。栽培上从防御低温冷害出发,选用耐寒早熟品种,采用保温育秧,提早播栽期,推行旱育稀植栽培和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有条件的地方用机械收获。直播栽培还有一定面积,形成以育苗插秧为主、移栽与直播并存的两大栽培体系。
本区≥10 °C积温2000~3700℃,年降水量350——1100毫米。稻作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品种类型为粳稻。
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山西省大部。其下划分为北疆盆地早熟亚区、南疆盆地中熟亚区和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稻作面积的1%。
一年一季稻。部分地方有隔年水旱轮作。南疆水肥和劳畜力条件好的地方的麦稻一年两熟。栽培特点:一是以水定稻,节约用水;二是移栽与直播并存,直播方式多种多样;三是水稻种植以主茎成穗为主,密度高;四是种稻与治理盐碱地结合,以稻治涝,以稻治碱。
本区≥10℃积温2000~4500℃,无霜期100~230天,年降水量50-600 毫米,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光能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早熟粳稻。综合自如此这般学地理、樊勇地理工作室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