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拓展】春夏秋冬,原来四季是这样划分,敲黑板!!!气候、气候、气候!!!的!地理中的“穿堂风”

【地理拓展】春夏秋冬,原来四季是这样划分,敲黑板!!!气候、气候、气候!!!的!地理中的“穿堂风”
2022年11月06日 00:00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冬: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夏: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走过春夏秋冬,跨过酷暑严寒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

你知道四季是怎么划分的吗?

四季的由来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呢?

我国传统四季划分

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由于天文四季纯粹是从天文因素考虑的,它忽略了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性质等重要因素,故划分的四季与实际的气候季节变化不怎么符合。因此,物候学家们根据气温、降水等与农作物生长有密切关系的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为依据来进行四季划分。

气象上的四季

气象上采用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传统与气象上四季的差异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所以,气象学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人们通常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为一年四季开始,其实,季节的划分有多种:天文、气象、节气等。

1

天文划分法

天文划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

2

气象划分法

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

3

节气划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

这几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统一的时间段界定季节显然不合理。

必备气候知识

锋面示意图

气旋、反气旋图

锋面气旋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气压带、风带温度和湿度的特点

七月气压带分布图

一月气压带分布图

7月季风环流

1月季风环流

世界年降水量图

世界气候类型图

气候类型的判读专题训练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丁气候类型中,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2.图示各气候中,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4.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吊脚楼(见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是当地重要的特色旅游景观之一。据此完成5~6题。

5.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寒保湿   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   D.登高望远

6.以下气候类型图像反映吊脚楼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甲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8.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

B.丙地地势平坦开阔

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0.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       )

A.开罗          B.上海

C.开普敦    D.悉尼

下图是“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12.以下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坎昆是墨西哥著名国际旅游城市,位于尤卡坦半岛东北角,加勒比海沿岸。阳光明媚,海水清澈,沙滩白色细软。年平均气温27.5 ℃,全年晴天240余天,阴雨天不足50天。读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材料判断坎昆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4.甲地与坎昆气候特征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气温日变化大

B.平均气温较低

C.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D.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的差值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6.下列有关该地气候特点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气温最高

B.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C.冬季温和

D.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下图为“某地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柱状图及各月降水距平分布曲线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8.该地可能位于(        )

A.非洲几内亚湾沿岸

B.欧洲西部北海沿岸

C.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港口附近

D.印度半岛西部阿拉伯海海域

答案及解析

1.A  2.C

3.B  4.A  [第3题,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中可看出,雨热不同期是其主要特征,同时最冷月的月均温高于0 ℃,属于地中海气候。选B。第4题,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分别属于南、北半球,纬度相差不大,但海拔有较大差异,可排除纬度,确定地形;再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选A。]

5.B6.B[第5题,西南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所以吊脚楼架空建造,是为了通风防潮,B正确。第6题,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B气候特点相适应。]

7.B8.C[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候类型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下形成的热带沙漠气候,B项正确。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气候类型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地中海气候,所以乙地的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C正确。由图无法判断乙地位于南北哪个半球,A错误。图中无法判断丙地地势,B错误。丙地气候类型是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0 ℃,冬季不常有较厚积雪,D错误。]

9.A10.C[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雨热不同期,7月气温低,降水量最大,且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应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第10题,开罗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上海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悉尼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1.D12.B[第11题,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可排除A、C;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选D。第12题,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1月降水量曲线可知,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选B。]

13.B14.D[第13题,根据图示信息,坎昆地处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干、湿季分明,为热带草原气候。选B。第14题,甲地纬度比坎昆低,气温日变化小,平均气温较高,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选D。]

15.A16.C[第15题,由图中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可知,6~8月累计速度快,说明此时段降水多;由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的差值曲线可知,7月该地气温差最大,可推断出7月应该是当地最冷的月份,同样可推出2月是当地最热的月份。该地雨热不同期,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16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2月气温最高,故A项错误;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故B项错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7.B   18.C

01

“穿堂风”及其形成

生活在南方农村地区的人们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炎热的夏季,家里没有空调,人们中午都喜欢在堂屋的后门口摆一把躺椅午休;晴朗的冬日,人们也都喜欢在堂屋正门避风处享受和煦的阳光。这是为什么呢?

在南方地区,争取良好的自然通风是选择建筑物朝向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们将建筑物尽量布置在与夏季主导风向入射角小于45°的朝向上,使室内得到更多的穿堂风。但当总平面布置是行列式时,应当避免建筑物正对夏季主导风风向(即风向入射角等于0°),以避免两栋建筑物之间产生的旋涡区过大,对后排建筑物的自然通风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宜布置在与夏季主导风向入射角30°—60°的朝向上,以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

秘密就藏在苏南农村房屋的布局结构中。19世纪70、80年代,这里的民居结构一般是两层小楼,一层中间是堂屋,东西各有一厢房,东西厢房前接出厨房和厕所,并与院墙共同围出一个露天的院子,院子铺有水泥地面,便于晾晒谷物等;屋后是泥地,避荫处种有水杉等喜阴植物。这样的安排是生活的智慧,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地理中所说的热力环流现象,其目的是加强穿堂风的通风效应。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风压作用下,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

穿堂风通常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风向一般为由向阳一侧至背阴一侧,风速由两侧温度差决定,温差越大,风速越大,以春、秋季居多。

夏季,堂屋前的水泥地面在烈日的曝晒下迅速升温,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堂屋正门前形成较低气压。屋后泥地背阴并且多绿色植被,升温较慢,空气下沉,在堂屋后门形成较高气压。此时,如果开启堂屋前门和后门的话,就可以形成一个直接的风道,近地面的空气会从后门流入,从正门流出,形成近地面水平气流。于是,堂屋后门口便成为炎炎夏日家中最凉爽的地方。

冬季,紧闭堂屋后门就能够切断近地面水平气流,阻挡寒冷的偏北风。开启堂屋正门,使堂屋室内空气与院子里的暖空气保持缓慢对流,维持室内的温度。此时,堂屋正门避风处就成为理想的休闲角。

02

“穿堂风”的危害

(1)夏季穿堂风容易使人睡着,在人体疲劳或者毛孔张开的情况下,长时间吹拂穿堂风容易导致全身肌肉发紧、关节酸痛、精神倦怠,甚至发生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若是身体长期吹风处于过度散热与受凉状态时,会引发浅表血管收缩痉挛,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外,还可使全身或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存于体内或从外界侵入的病菌可迅速繁殖,从而引发多种病症。

(3)若是中老年人需要更加注意不能长时间处于传堂风口,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诱发病症危及生命。

03

“穿堂风”的化解

情况一:前门对后门

(1)一般的别墅或是农村自建房常见格局,大门和后门直线相对,气流可以从大门穿过后门再出去,直进直出,留财不住。

(2)化解方法:在两门之间,放屏风、安装装饰柜,隔阻外气不能流出后门。或是经常保持后门关闭状态,偶尔开门透风即可。

情况二:大门对窗户

(1)打开大门就能看到对面窗户的格局,也是钱财从大门进来,很快就能从窗户溜出去的风水格局。

(2)化解方法:在窗前摆放聚财摆件,比如巴西聚宝盘,其玛瑙材质可以吸收负磁场释放能量,令人安静。

情况三:窗户对窗户

(1)两个窗户处于同一直线,当窗户同时打开,气流快速流通导致室内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呈现正负离子不稳定的状态,轻则头痛,重则影响身心健康。

(2)化解方法:在后方窗户挂上不透光的窗帘,以避免前面窗户进来的气流穿过房子经后方的窗流走,稳定磁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04

地理试题中的“穿堂风”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  左图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南朝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从气候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

(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答案】

(1)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

(3)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南,大门朝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解析】

本题以民居为材料背景,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影响聚落的区位条件分析,难度较小,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2)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

(3)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减少下渗,增强湿度

C.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 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A. 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 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

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

A. 不消耗能源    

B. 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

C. 风力恒定    

D. 风向恒定

【答案】 1. C    2. D   3.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考查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

1.结合图示可知石质地面增加了地面的不平整度和摩擦力,A错误;石质地面增加了下渗,B错;增加石质地面是主要是为了增强“穿堂风”,不是为了降低夜晚时庭院的温度,D错误;石质地面和普通地面的比热差异,增大了屋前屋后的昼夜温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热力环流增强,“穿堂风”得以增强,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

2.只留一个进风口或者减小墙面的长度等均不利于穿堂风的形成,AC排除;穿堂风的形成主要是屋前屋后的温差形成的热力环流,房屋的朝向不影响穿堂风的形成,B排除;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就必须为屋前屋后预留风的通道,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形成,所以D正确。

3.穿堂风通常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差导致空在建筑物中流通通道中快速流动通过而形成的,因此其风向和风力不稳定,排除BC;空调风不是自然风,消耗电能较多,长期吹空调风很容易导致出现人体身体出现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风,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