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元一斤的“话梅刺客”,刺穿年轻人的钱包

1600元一斤的“话梅刺客”,刺穿年轻人的钱包
2022年07月16日 19:55 青年文摘

作者:林尉

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我宣布,继“雪糕刺客爆火后,年轻人的口头禅已经彻底从“麻了”变成了——“好刺”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小明嫌空调太费电,为了省电费跑去商场蹭空调。

逛了一上午,买奶茶被刺了28,称点猪肉脯被刺40,6颗话梅130,最后买个西瓜又被刺了60。

回到家发现空调没关……

这不是段子,而是年轻人正在面对的魔幻现实。

因为你捂紧钱包的速度,远远比不上“钱包刺客”刺杀你的脚步!

“钱包刺客”,围剿年轻人

很多网友对“刺客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雪糕上。

然而现实是,如今江湖上早已出现了各种门派的刺客。

水果刺客、话梅刺客、药店刺客、鸭脖刺客……它们像分子一样,弥漫在空气中,动不动就刺你一刀。

就拿水果举例。小情侣机智地绕过便利店,进了一家平平无奇的水果超市,挑了盒平平无奇的李子。

打的算盘是“吃雪糕还不如吃水果,便宜又营养”

不料却遭狠狠背刺。

via @牟牟刘啊

店员一称,好家伙,“107!”

要知道“天价雪糕”也才18块一根,买盒李子居然要107!

这一刀砍下来,都够雪糕们杀个七出七进了。

仿佛看到了“世另我”,评论区纷纷激情留言,控诉“刺客”一进军水果界,简直成了“屠夫

有人买了3个芒果,含泪付款21块,还被网友安慰,“这都是温柔一刀了。”

因为网友买俩柚子,柚子看着又丑又小不起眼,账单一打:590。

我没有打错,你没有看错,就是590!!!

也有人去买荔枝,瞟了眼单价觉着挺便宜,就任性拿了一提。

结账的时候,只听“嘀”的一声,“扣款228”。

让她瞬间石化!

如果说被水果刺,还能安慰自己一分钱一分货,这么贵吃了一定对身体好。

那么被零食刺到,真的会觉得自己就是个纯纯的大冤种。

一位网友在商场就遇到了这样的隐形刺客

当话梅店的大姐一大铁勺铲下去的一刻,她已经感到一丝不妙,“少一点少一点”。

然而结账时,还是惊掉了下巴——几粒话梅居然要258元。

她难以置信地又问了一遍:“夺钱?”

那一刻,她多么希望自己耳朵不好,这样就不会听到大姐冰冷的复述。

图/@倪大宝啊

按这个价钱,这话梅一斤就要1600元,这么说可能还是不够直观。

一个对比是,劳斯莱斯幻影报价是920万,差不多一斤也才1800元。

所以好消息是,这么一想劳斯莱斯也不贵。

商场要围剿我们,水果摊也要凑热闹;蓝莓要刺我们一刀,话梅也不甘示弱。

让人不得不感叹,往年夏天的小确幸,都开始渐渐离我们远去。

但如果只停留在雪糕、水果和话梅的偷袭层面,这个梗可能也就只是一小撮吃货的哀伤感叹。

它之所以会被全网讨伐,是因为更多人发现,即便自己抑制住了口腹之欲,依然躲不过被刺的命运。

有人发现水果变贵后,就选择用黄瓜和西红柿代替水果。

正当她为自己的勤俭持家而沾沾自喜,第二周就发现,连黄瓜这个浓眉大眼的,竟然都开始学偷袭那一套了——

一个礼拜工夫,价格就噌噌涨了1/3。

黄瓜涨价可能是因为下雨,但最离谱的是,就连香菜都开始跟风了。

有网友出门吃兰州牛肉面,看价格没变,松一口气,放心地点了碗牛肉面,结果一端上来,他发现——里面甚至没撒香菜。

老板告诉他,因为香菜涨太猛,已经撒不起香菜花了。

不挑大小,钱包暗杀者们埋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网友讲到自己耳洞发炎,骑着共享单车去药店买红霉素软膏。

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家门口写着可以刷医保卡的

结果刷完卡的一刻,她的笑容就凝固了——印象中几块钱一支的红霉素软膏,现在居然要22.3元!

“竟被药店刺了一刀!!!”

via @诺诺

而我隔壁平时点外卖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同事,现在每次下单前,都要打开好几大平台同时添置购物车,再根据红包满减力度决定用哪家。

她的名言是:“反正要被刺,必须让平台刺客争夺一下我。”

就连另一个不差钱的同事,前两天都在办公室里发出一阵惨叫——

“天呐,我才看到我的视频会员被自动续费了,好刺!”

举目四望,发现怎么到哪儿都会被刺?

要不是夏天太热,巴不得整件防护甲再出门。

诡计多端

让人防不胜防

“我不懂,觉得贵不买不就好了,为什么会被刺?”是今年“社恐”们最常被问到的悲伤问题。

不仅被掏空了钱包,还要背上“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锅。

一个经验老道的社牛,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很多或天真或敏感的年轻人,真的是到了被刺的那一刻,才意识到凶手的诡计多端。

就像游戏里的角色荆轲,他们之所以难被发现,就是因为其隐匿性高,而输出爆炸。

比如,车厘子就不能算是“刺客”,因为大家都知道它贵。

真正的高手都是明明身为贵族,但就吃准你不认识,然后混迹在平价水果里,猝不及防给你狠狠一刀。

比如前面提到的李子。我第一次看到那个视频时,我也以为是个例,毕竟一个李子能贵到哪去呢。

大概是人家去的精品超市太高级,包装又太精致。

结果没两天,我又刷到了另一位“苦主”,居然也被刺倒在同一款李子之下。

这位小伙儿在水果摊挑李子,因为太贵最后冒着挨打的风险,只买了一粒。

付款7块2。

一个其貌不扬的水果摊,一颗绿了吧唧的李子,一只从铁帐篷上随手扯下的简简单单白色塑料袋,竟然!也卖!这么贵!!!

图/@下铺阿豪爱偷吃

这明显是遇上了惯犯,被刺得那叫一个出其不意。

看了评论区我才知道,原来这种李子叫蜂糖李,是来自贵州的“果中贵族

也有不少人为它辩护,称其确实好吃,确实甜。

然而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李子很甜,只是我心里苦。”

有钱人过有钱人的日子没什么毛病,但是我有种普通人在被迫过有钱人日子的感觉……

都说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被刺得多了,感觉自己都像个大王。

而另外一些隐藏手段,更是花里胡哨。

比如买话梅的妹子,她买话梅前看到话梅罐上写的19.8元。

买完才知道,原来实际价格是19.8元一两

再看一眼价格表底下的克数,字小得和网页弹窗的“X”一样,没戴眼镜压根儿看不见。

图/@倪大宝啊

这刺术简直登峰造极,让人防不胜防。

还有一些,甚至还有“同伙”打配合。

如果说在商场被刺,还可能是这届网友太年轻,被高冷店员气场震慑PUA,那么在菜场旁边的水果摊,面对那些笑脸相迎的和蔼老板娘,你真的很难不放松警惕。

博主@银教授 就曾去那种小店买青柠做鱼吃。

老板大方摆摆手,表示“青柠品相不好,但做菜没问题,不要钱,送你了”,说完给他抓了一大把。

他心头一热,非常感动,又不好意思真白收,感觉自己占了人便宜似的。

于是干脆再买点水果,“看蓝莓比较轻,就随手拿了两盒”——

花了78元。

via @银教授

一次感动被刺了78元,泪水更汹涌了!!!

贫穷治好了社恐

电视剧《蜗居》里,海藻对所有的高消费都有免疫力,唯独抵挡不了冰淇淋巧克力。

因为买房、买车,甚至买包,对海藻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

而冰淇淋作为快消品,即便贵一丢丢,也是伸手就能摸到的美好生活。

前几年,年轻人热衷于追逐一些网红新品,对生活附近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不太上心。

但随着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纷纷学起刺术,人们终于纷纷感受到刺痛:

哪有什么雪糕刺客、水果刺客,不过都是“钱包刺客罢了。

大家猛然惊觉,原来在格子间里赶着PPT的自己也没光鲜亮丽到哪儿去。

在“刺客面前,都是一样的不堪一击。

这才有了热搜上来来回回“一个20块的东西值不值得买”的絮絮叨叨。

变得敏感的年轻人,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然后终于敢放胆子、厚起脸皮面对人生的难。

互联网上,如何识别“钱包刺客”,开始成为一门生活显学。

比如,当老板说出价格的一刻,你就问:“甜吗?”

老板如果说甜,你就一脸嫌弃地说:“啊,我吃不来太甜,我喜欢吃酸的。

第二招,摆出一个特别夸张的吃惊表情,同时说:“这么贵!抢钱呢?!”

不仅能省钱,还反将“刺客一军,同时能在对线过程中,感受到一股天性被解放的爽感。

可谓一举三得

我的一位辣妹朋友,就把这一套学得融会贯通。

前两天我和她去逛超市,眼瞅着这位去年还因为不好意思而在商场被软糖偷袭过的朋友,这次因为不小心拿到个贵价芒果,一声惊呼:“哪来的芒果刺客!

然后迅速塞了回去。

一套动作一气呵成,前前后后没超过一分钟,堪称“武林绝学

因为我后来想明白了,反正钱在你口袋里,“刺客又不是劫匪,它还能抢啊?!

还有一些勤劳党,则选择用双腿对抗“刺客的袭击,坚持货比三家。

一位知乎网友回忆,一次她和男友去逛街,因为太渴就去便利店买水。

进去一看,妈呀,最便宜的矿泉水都要3块5。

觉得接受无能,她就去下一家,发现更贵,她又去了第三家、第四家……最后她没坐地铁,一路走回家,终于在路边一个报刊亭,买到一瓶矿泉水。

“最终成交价,2元!”她说这话的语气,就像在炫耀一个不得了的战绩。

我不由得想起之前,还有人教大家在奢侈品店如何优雅转身。

然而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在“刺客的促使下,掌握了如何毫无负担地把一瓶3块5的矿泉水放!回!去!

一时间竟让人不知该是喜是悲。

又或许,这种在鸡毛蒜皮里“刺与被刺”,本就是生活的常态。

学习像父辈一样斤斤计较、挑挑拣拣,才是每届年轻人的宇宙终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