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苏州是年轻人性价比的神

为什么我说苏州是年轻人性价比的神
2024年06月17日 23:17 视觉志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对于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而言,去一座生活节奏悠闲的城市打拼,是不是就意味着放弃北上广深卷但优渥的发展机会呢?这个问题相信正在一线城市经历中年职场危机的你,也在考虑。

如果我推荐苏州,你一定会满头问号。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起苏州,首先映入你脑海的一定是寒山寺、沧浪亭,是河湖纵横的梦里水乡,是白墙黛瓦的诗情画意。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苏绣还是极具韵味的昆曲,苏州对外的标签一定都是大写的“悠闲”。

但是,这真的是你对它最大的误解。因为,苏州在安居乐业上简直是性价比的神!

不花大价钱

就能把家安进公园

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上火了,结束了一天或者一周繁忙的工作之后,公园的草地和长椅上坐满了来大自然里放松的人。

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中的绿色空间可以改善血压,只要20分钟就可以改善心情[1][2]。

苏州帮你试过了,“公园20分钟效应”真的不骗人。这里地处温带,四季分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林地、自然湿地与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3]。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平均湿度可达到72%[4]。

而湿度通常与气温、气压共同作用于人体。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冬季室温18℃时,相对湿度控制在30%-40%[5]。

苏州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将城市开发、生态修复、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等要素有机整合,实现协同发展 / 图虫创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宜居城市的判定通常包括五个方面[6]:社会安全、健康照顾、文化与生态环境、教育与公共设施设置。而在文化与生态环境中,更是涵盖了宜居的气候条件、是否提供运动场所和休闲机会等。

因此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不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后天还在城镇建设与绿化上埋头努力,一骑绝尘。

在整体保护苏州生态格局和江南水乡风貌的前提下,城内“长江太湖—四角山水—古城—园林”绿道形态逐步成网[7],绿化功能完善,是全国唯一的生态园林城市群[3]。

在苏州,家门口20分钟的距离,找个公园完全不是问题。

仅2023年,全市就预计新增及改造绿地210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230个[8]。推进首批77处、171万平方米公园绿地开放共享[9]。另外2023年市政还新增及改造了休憩座椅4052张[10],站累了坐,坐累了躺也问题不大。

宜居的环境,使得苏州的人均寿命在全球也名列前茅。2021年,苏州市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4.33岁[11],超越上海的84.11岁[12]。

那若论宜居的环境,远有深圳,近有上海,又为什么要选择苏州呢?

苏州的高性价正是在于不用花大价钱,就可以把家安进这座名副其实的公园城市。

鉴于北上广深的高房价与激烈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选择苏州作为他们的定居之地 / 图虫创意

截止到5月,2024年苏州[13]的平均房价约为23000元,不到深圳[14](约57000元)和上海[15](约57000元)的一半,也只比附近发展较一般的无锡[16](约22000元)高出了一个零头。

房屋的成交价格也与租房的成本息息相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3500元,一个只能在北京五环外租到三居室主卧的价格[17],就可以在苏州市中心租到地铁旁的三室一厅[18]。轻松实现一猫一狗、独享卫生间的理想生活。

根据苏州公布人口数据的最新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苏州全市实有人口1619.6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838.61万人,超50%[19]。所以更香的是,作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20],这里绝不排外,来了就是苏州人,不是说说而已。

苏州工业园区将人才视为创新的核心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积极举措,以加快引进高层次及紧缺人才 / 图虫创意

以汇聚高新产业的工业园区为例[21],会给予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本科每年1万元、硕士2万元、博士3万元的补贴;“双一流大学”或世界前10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则会更多,为本科每年2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4万元。

当然如果你一不小心做到了博士后,苏州也会在博士的补贴之外,额外给予你两年共十二万的生活补贴[22]。这么算算,作为一个应届的本科生,一到苏州,你就拥有了一万元的新生活启动资金。

读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推门见绿、房价不高的苏州,也不过是平平无奇的养老城市,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什么赚钱做什么,

靠工业富了两千年

“苏湖熟,天下足”。苏州能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始终保持发展的中心位置,与其经济发达的强势地位密不可分。

事实上,苏州是当之无愧的地表最强地级市,不仅超越省会,更是领跑全国。

2023年,苏州GDP为24653.4亿元[23],远超省会南京GDP的17421.40亿元[24],相比2022年增长4.6%。

经济的飞速增长,往往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2023年苏州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超7.4万元[25],除暂未公布的广州之外,在全国所有的地级市中排名第一[26]。

仔细观察苏州近五年的产业结构,可以发现工业的比重常年占到50%左右[27]。工业产业密集,不仅意味着可以创造巨额的经济价值,更意味着可以吸纳大批的劳动力就业。

作为中国工业实力最强三大城市之一,苏州以外向型经济为引擎,展现出强大的工业实力 / 图虫创意

事实上,苏州的工业基因,真的是祖上遗传的。这里工商业土壤肥沃,真的是富了两千年的“老钱”。

农耕时代依托江河湖海,苏州一直占据着江南的经济中心;明朝中后期以后,凭借发达的手工业,不仅产出了享誉全国的丝绸制品,更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民国时期,陆润庠在苏州创办苏纶纱厂和苏经纱厂,状元办厂不仅轰动一时,也使得苏州成为了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

时间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辟了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28],苏州率先培育起了外贸产业环境,“苏南模式”享誉全国[29]。

工业制造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评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工业领域是重点。制造业不强,一个城市的整体水平很难强大。

苏州凭“制造业立市” ,行业布局广泛,种类繁多,是国内制造业体系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 图虫创意

苏州,不是一线城市,不是省会城市,却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30],也是靠着苏州制造加苏州研发,共同成就了这个工业第一。

2021年,苏州工业总产值首次破4万亿,超过深圳、上海,一跃成为第一大工业城市[31],同时苏州被世界银行、《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和“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已经突破290万户,上市企业260家,另外,还有17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发展[7]。

而新世纪以来,这些来苏州投资置业的企业多以高新工业为主,无论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还是先进材料,都是工业领域的前沿行业,且成绩亮眼[30][32]。

苏州工业园区将生物医药定位为“一号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药谷”核心区域 / 图虫创意

仅2022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6910.4亿元,同比增长9.3%[34];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3.7%[34]。

2023年,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三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数量约占全国的1/15[35]。

其中,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总体规模约占全国的30%[36];同时,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也多年蝉联全国第一[37]。

从传统的丝绸制作到如今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苏州的投资眼光始终独到,抓住了工业这条致富之路,什么赚钱做什么。不断升级转型,在螺蛳壳里做出了大道场。

而对于打工人而言,高新技术无异于是朝阳行业与高薪就业的代名词,选择苏州,也意味着在更长远的职业生涯上选择了一个潜力股。

魔都后花园

以便利交通借势上海

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是上海、杭州、南京的几何中心,尤其是与上海的关系密切。要问苏州发展最核心的经验,无疑是“学习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

上海早期的产业发展以制造业为主,随着产业迭代与城市发展的饱和,不得不向外进行产业转移。而苏州正是凭借相邻的区位优势与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了上海制造业转移的最优选。

作为上海产业的主要承接城市,苏州在产业配套上也一直在努力与上海协同合作。

苏州太古可口可乐将构建华东区集生产、分拨、区域性销售总部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厂 / 图虫创意

苏州原有的超强工业基础,无疑是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们采取“总部在上海,工厂在苏州”的模式最大的原因。1996年,欧莱雅的苏州尚美工厂举办了奠基典礼,甚至比欧莱雅在上海设立总部的时间早了一年[38][39]。

不仅外企如此,本土企业也因为上海高昂的地价与人工成本,纷纷选择了苏州。

汽车制造业是上海的支柱性产业,聚集了如大众、上汽和特斯拉等一众全球知名汽车整车的制造商。

对整车企业来说,与汽车工业配套企业越近,就越有利于双方协同设计和生产、降低物流成本,这也和汽车产业“就近采购、节约物流成本”的传统采购原则相一致[40]。

因此作为汽车生产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汽车玻璃制造商,为宝马、宾利、特斯拉等一线品牌制造汽车玻璃的福耀集团,也将工厂选在了离上海最近的苏州[40]。

得益于沪苏同城化的政策,苏州才能以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了全国2.1%的经济总量、2.4%的税收与7.7%的进出口总额,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城市的模版[29]。

除此之外,苏州不仅是上海的加工厂,更是上海的后花园。

嘉兴、南通距上海分别为88公里、100公里,无锡、南京、宁波、舟山与上海距离大于100公里[41]。而苏州作为长三角交通大动脉,紧邻经济中心上海,距离上海约85公里,成为了离上海最近的地级市,且到上海的交通建设优于100公里辐射圈内其他城市。

交通一体化助推沪苏织起“1小时通勤出行圈” / 图虫创意

京沪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在这里交汇,条条公路、国省干线贯通城际、辐射延伸,打通了苏州高铁新城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这里出发,往京津冀、珠三角甚至中西部,都具有距离最短、成本最优、效率最高的比较优势[42]。

此外,苏州每天有两百余个高铁班次发往上海,运行时间为凌晨五点到晚上十一点,昼夜不停,20分钟左右便可直达上海[43]。

而从上海的郊区坐地铁到徐家汇(市中心),也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苏州真的比上海的郊区,更像上海。

更为可怕的是,苏州在成为上海的一部分这件事上,真的很努力。

2023年6月,苏州成为了第一个和上海直通地铁的城市,11号线地铁直联上海[44],苏州本地交通卡畅行无阻。花桥、昆山也成为了苏州对接上海的巨型枢纽。这下,谁还分得清这是苏州,还是上海!

家住苏州,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去上海过个周末。苏州物价,上海生活,纵享这份丰俭由人的松弛感。

参考文献:

[1]Yuen, H. K., & Jenkins, G. R. (2020).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immediately after urban park vis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30(2), 134-145.

[2]Zhao, Y., Bao, W. W., Yang, B. Y., Liang, J. H., Gui, Z. H., Huang, S., ... & Chen, Y. J. (2022). Association between greenspace and blood press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17, 152513.

[3]苏州市人民政府.(2023).苏州市加快建设城乡绿化一体化“公园城市”,明确五项主要任务.

[4]江苏省气象局.(2020).2019-2020年度冬季苏州市气候综合评价.

[5]中国气象局.(2024).空气湿度与健康.

[6]台北产经.(2019).宜居好城市 共创设计培力.

[7]苏州日报.(2023).苏州!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8]苏州市人民政府.(2023).公园融城.

[9]苏州市人民政府.(2023).苏州市推进77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

[10]微博苏州发布.(2023).全市4052张休憩座椅上新.

[11]苏州市人民政府.(2022).2021年苏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公报.

[12]上海黄浦区统计局.(2022).202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3]安居客.(2024).苏州2024年楼盘平均单价.

[14]安居客.(2024).深圳2024年楼盘平均单价.

[15]安居客.(2024).上海2024年楼盘平均单价.

[16]安居客.(2024).无锡2024年楼盘平均单价.

[17]贝壳找房APP.(2024).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租房价格.

[18]贝壳找房APP.(2024).苏州市姑苏区观前街租房价格.

[19]苏州市人民政府.(2023).生活在苏州,很有福气.

[20]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苏州市教育局全力全程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入学权益.

[21]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23).2022年度苏州工业园区高校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申报相关问答.

[22]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引凤来栖,筑梦苏州!人才落户新政现场解读.

[23]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2023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4]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25]苏州市人民政府.(2024)去年苏州市居民收支情况分析出炉.

[26]中国证券网.(2024).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8万元,县级市义乌仅次于上海.

[27]苏州市统计局.(2024).苏州2023年统计年鉴.

[28]中国政府网.(2009).对外开放.

[29]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2020).高水平全面小康“苏州样本”的实践路径.

[30]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2022).苏州问鼎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的密码和启示.

[31]凤凰网江苏.(2022).破4万亿元、跻身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为什么是苏州?

[32]苏州市人民政府.(2023).苏州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23958.3亿元,同比增长2.0%.

[33]苏州市人民政府.(2023).解读苏州经济“半年报”.

[34]经济参考报.(2023).“制造强市”崛起创新集群.

[35]浙江省总工会.(2023).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

[36]看苏州.(2023).苏州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

[37]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21).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

[38]欧莱雅中国.关于欧莱雅中国.

[39]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22).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在苏州奠基.

[40]全球化智库CCG.(2020).发力智能制造 福耀玻璃在苏州打造“第二总部”.

[41]中国城市距离.(2024).嘉兴、南通、无锡、南京、宁波、舟山以及苏州到上海.

[42]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3).苏州高铁新城彰显“高铁枢纽”优势.

[43]12306铁路官网.(2024).苏州-上海高铁时刻表.

[44]新华网.(2023).苏州上海轨道交通互通 长三角核心城市地铁互通进一步深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