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义华
月色如水,映照着母亲的小院。宛如一首动人的诗歌,让我心有所往,情有所依。
二十多年的颠沛流离,让我早已厌倦了生活中的纷纷扰扰。我怀念起儿时的点点滴滴,沟沟坎坎,特别是那碗酸渣肉,它如同一个勾魂的妖精,时常在我的记忆中若隐若现,让我垂涎欲滴。
酸渣肉,这道在渝南黔北广为流传的传统美食,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对于我们这辈人来讲,它承载的是岁月的记忆和家乡的味道。小时候,食物匮乏,酸渣肉并不是那么容易能吃到的,只有客人来或重大节日时,母亲才会从坛中抓出那么一小碗上屉蒸,我才能一饱口福。但祖父母可以例外,母亲每天会在蒸饭时蒸四片,盛饭时给二老碗里一人放两片,我这时常常看着那四片肉,心中渴望不已。祖父疼爱我,便将肉咬一半,剩下带皮的一半给我,为了让我放心地吃,便说他牙不好,为了不浪费才给我的,其实那肉蒸得很是耙软,并不存在咬不动这事。
酸渣肉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要准备好一个干净的坛子、两个盆、几斤大米面或玉米面、几斤猪肉(一定是肥的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为上选)、少许花椒面、几个鸡蛋、一些盐,准备完成后先把肉切片装进盆中,将鸡蛋打碎后倒进盆中与肉片搅拌,务必让肉片均匀地裹上蛋液,再放上米面、花椒面、盐拌匀,把腌制好的肉片放进坛子里密封后倒置在一个盆中,盆中掺上适当的水防止坛子漏气,方才算制作完成。
在经过十多天的发酵后,渣肉就形成了。等到打开坛子的那一刻,所有的等待就化作了无尽的惊喜。那酸香扑鼻的味道瞬间就弥漫了整间屋子,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在这时,母亲往往会抓些来让我们解馋,由于我们家人口多,母亲就会计算好一人蒸两片,祖父母一人多一片,每到上屉时,我总是守着灶台,不愿离开。母亲爱我,便在出屉时夹两片给我,待开席时,才发现每人碗里都有渣肉,母亲碗里却没有。父亲不解地问母亲:“你怎么不多蒸两块,你不吃吗?”母亲回答:“我不喜欢吃,酸叽叽的。”现在想起来,哪是她不喜欢吃呀,是她忍口给我吃呢!
酸渣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酸爽开胃的口感和肥而不腻的质地。除了用猪肉,还可以加一些肥肠混合使得味道更加丰富。其储存时间趆长,味道趆香。通常以清蒸为主,也可以蒸熟后油炸、炒制。每一种做法都能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
当然,就如贾平凹先生说:“胃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感情的。”这些年,母亲渐老,我已人到中年,好吃的食物并不少,酸渣肉的制作方法也更多样化,我却仍然贪念儿时的味道,它是我黑暗中的那道光,迷茫时的希望,想守住的幸福。
酸渣肉,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母亲的爱和传统的沉淀。它让我明白:无论走到哪里,那份来自母亲的味道,都会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记忆。每当品尝这道菜时,我都希望时光能倒流,母亲仍然年轻!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