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卷,居然考“妖怪名字”?!快起来,别昏倒…

中考二模语文卷,居然考“妖怪名字”?!快起来,别昏倒…
2024年04月18日 08:28 EVE爱森森

魔都某区初三二模考试,语文卷里出现了一道考《西游记》妖怪名字的题,在家长群里炸锅了好几天。

群里先是传了一张图,初看时吓一跳,以为是根据妖怪照片,写妖怪字,后来发现并不是

其实这是一个网友PO在小红书上的“吐槽贴”——真题并非读图题,而是一道文字填空题👇

我认认真真读了原题,平心而论,我觉得题目出得挺有水平的,虽然第一空让填写妖怪名字,确实有点出乎意料——但后面两个空,并不过分啊。

这个被抠出的“选段”是《西游记》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选段,哪怕没有读过原著,但大致知道西游记故事情节的人,或看过86版西游电视剧的人,基本都能记得这个情节——这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狠狠念了紧箍咒,驱逐回老家的桥段。

没了孙大圣的取经小分队,基本就等于一支残奥会代表队,唐僧很快被妖怪抓了去,猪八戒和沙僧没办法,商量着让八戒去花果山把孙猴子请回来。

86版电视剧《西游》这两集拍得极为精彩,反正我当年看完哭得稀里哗啦,打心底里为孙悟空叫屈,怪唐僧怎么如此昏庸无能睁眼瞎呢!

说回题目——被大家吐槽的第一个空,其实也就占1分!哪怕你看出来这段是《三打白骨精》之后的那一回,也确实很可能把“黄袍怪”给忘了——但我觉得如果连这是“白骨精”之后发生的故事都看不出来的话,这道题5分被扣3分,确实属于活该。

毕竟《西游记》是初中阶段必读书目,我儿子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就指定阅读人教版的《西游记》了;到了初中还没读过,不应该。

而且,哪怕真的原著读不进,电视总可以看看吧——我们这一代80后,刷了不知道多少遍86版西游记,每个寒暑假都看得不亦乐乎。我仍然强烈推荐现在的娃也看看六小龄童的这个经典版本。

第一个空的正确答案是黄袍怪,我一个读者在群里说,也能写另外一个答案👇

anyway,即使写不出这个1分的空,也并不能代表后面两个空回答不出,对不对?

所以我就不明白了,家长们在群里瞎起哄,吐槽说现在中考(区统考模拟考)语文卷怎么那么偏那么怪——是不是大可不必呢?

不要以偏概全,不要以己度人嘛——可能我们年纪大了,忘了谁是黄袍怪,谁是黑风怪,谁是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谁又是霸布尔奔、奔布尔霸……我们的娃说不定就特别爱记这些呢?

1分是小事,真的抓住重点才是大事——大事是啥?是把学校指定的中外名著该读的就好好读,不要偷懒,不要耍花枪。

中外经典名著,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值得从小去读,慢慢去读,一路读到老。去感受人类最杰出的文学家们的语言魅力,去体悟人类精神的升华与道德的困境——这比刷100篇阅读题,得一个应试教育之下的所谓高分,要有价值得多。况且,哪怕刷100道也未必能得个高分对不对?我还没说语文卷分数很难拉开,语文差10分和数学差10分是完全不同的难度呢。

这几日,上海家长集中的读者群,大家都在讨论最近中考二模的各区题目,有读者在群里说,现在考试真心很难,语文里有英文,英文里有语文👇

我觉得吧,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题目是出给初三的娃做的,不是小学生,更不是幼儿园的小孩。看到这些跨学科题目,现在最焦虑的反而是小学生家长or幼儿园家长……

这倒也情有可原,毕竟看到身边还闹哄哄的黄毛小儿,实在难以想象他们读到初三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而爹妈们离开自己当年中考的时间也都很久远了,谁若还能在规定时间里把初三数学物理卷子轻松做到及格线以上,都已属于奇葩选手。

跨学科题目,通常第一眼会把人吓住——因为我们被应试训练得只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却忘记了知识的本身并不分界限,只是人类为了传授教学的方便,而划分了很多类别学到最后,数学物理是通的,语文英语也是通的——我很早就讲过,一个人的母语思维就是他的“认知”天花板,非母语的语言学习只是学会“如何使用一种工具”而已。

我们一旦剥离了“跨学科”这层外衣,去理解它们的内核是什么——到底卷子在考什么,到底我该怎么表达,到底该如何运用自身所学来展示我的能力(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搞明白了这些本质,就根本不需要去惧怕任何形式上的“交叉交叠”。

再回到开头考妖怪的那道题——被黄袍怪这个“填空”震慑住的考生,本身就没有明白考试的最核心问题:它要考你的是对必读名著关键选段的熟悉度,你的文学鉴赏认识,或者说,你的“国学储备”。

都要去参加中考了,如果英文语文还没有打通,文学知识储备、国学储备基本为0,那确实活该被黄袍怪抓去煮了吃。

别指望有哪个盖世英雄踏着七彩祥云来救你了——能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还是自己来当齐天大圣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