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娃写的3.7万字原创小说,我明白了“练习写作”的顺序不能乱

读完娃写的3.7万字原创小说,我明白了“练习写作”的顺序不能乱
2024年05月24日 08:28 EVE爱森森

这几天,我在“百忙之中”抽空替我儿子做了一件“大事”——忙,是因为最近两月我供职的殿堂级主流媒体正在举行75周年报庆、70周年刊庆,除了日常工作外,还有一堆多出来的事情包括写书稿、拍宣传片等。

而这件“大事”,是我一位在《收获》杂志做编辑的好友,不久前发了一个征稿启事给我,提议让伊森参加一个文学奖评选。

伊森从小就很“野”,没有考过任何一张证书,也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一种比赛。我想了一想,这12年来,他唯一还算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他的小说了。

伊森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写一个小说。起初我们都觉得这个人“虎头蛇尾”,肯定开了个头,就搁那儿不管不顾了,也没怎么理会。结果他居然吭哧吭哧写出了两万字……我惊讶极了:什么,才11岁的小家伙,打字指法都不太会,只用两个食指在键盘上乱敲,2W字能写出点啥?我23岁本科毕业,论文才只要5000

于是,我成了我儿子“处女作”的第一个读者,他很开心能有妈妈这个读者,我也很新奇这到底会是怎样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小男孩最擅长的“幻想小说”。伊森在小说里构建了一个“大陆”,男主是他自己形象的一种“影射”,并且成为了这个新“大陆”统治集团的领袖。领袖自然是没那么好当的,叛乱从一开始就发生了,而叛军的领袖,则是男主的“镜像人物”——创世神在创造一个世界、一个拥有“圣器”的领导者的时候,也同时创造了别的“世界”,以及与之抗衡的“其他领导者”。

他所创作的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慢慢展开的,很多我一开始存在的疑惑,也在往下读的过程中得到了解答——对此,我深表赞赏:我的这个小小的男孩,已经学会构建“复杂的层次”。

因为儿子断断续续在写作,我也断断续续在读,期间还专门给他开了一个公众号,让他写完几千字,就陆续贴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有了自己的读者,也有了点成就感,他就不容易放弃写作。

伊森发表小说的公众号在这里,没有发表完整,不过第一章已基本接近尾声——

所以,其实我一路上并没有对整个小说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只是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会被他创作中展露出的“新奇”之处惊到而已。

这次完整读完3.7万字的小说第一章(他的设想是10万字的长篇,结果第一章就写了接近4万字),我才发现,这个小家伙对小说结构的把控、对细节的描摹,已经相当成熟。

文字,成为了一种游戏,它可以用各种构架来展现结构的魅力。

这是他描写一个狙击手的“文字结构”,我不知是他独创,还是“致敬”了他曾读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

我们夫妻俩虽然都算文字工作者,但我们从来没有刻意教过他如何“摆布”文字,让它们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更新鲜而活跃👇

甚至,连我这种写了半辈子文章的人,都不太会用的“巴洛克风”描摹风,居然在我儿子的笔下变得如此轻而易举👇

我能想象当他描绘出这个脑海中的世界,一定有一幅图景,他应该是真的走进了他创造的世界,才能把具体的一扇门,都描写得那么精细👇

但我很难想象,这个在生活中显得“情商欠费”的小家伙,为什么在文字中那么老练地表达了“社会性真实”👇

以及,时不时对他父母,也就是我们俩的一番嘲讽👇

挑了这些初读时候就让我感觉“惊艳”的段落截图出来,并不只是想让大家看到伊森的写作笔力(当然,作为他的母亲,我难免是骄傲的),我想说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表达和写作,都是“输入”之后“内化”而来的产物。这也是我开号至今,写了无数有关阅读和写作的文章里,始终一以贯之的东西。

人的写作,归根到底,是对阅读的模仿。

我从他的小说里,看到了各种他之前最爱读的一些作品的“影子”,包括刘慈欣的《三体》,包括JK罗琳的《哈利波特》,还有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当然还有更多更多短篇、中篇、长篇故事,还有安徒生、格林兄弟、林格伦、王尔德、埃克苏佩里……这些群星璀璨的作家曾给他的童年带来无数精彩的故事。曾经无数次的翻阅、如饥似渴地阅读,都造就了现在这种“表达方式”。

他比我想象中更能老练地使用文字,当然这和他从小敏锐的文字感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真的从小酷爱阅读,而且阅读速度奇快,阅读时专注度也奇高。

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伊森俨然以一个小“小说家”自居,但他目前学校里的语文成绩真是有点“名不副实”。而且六年级的作文其实也就600多字,他几乎每次都是“争议卷”——我读他的考试语文作文,心情那叫一个复杂,总觉得一不小心,就会跑题,把自己按在“红线的边缘”来回摩擦。

我跟他深聊过很多次,我自己也反思过很多次——如何在体制内的“规制学习”中,掌握考试的规律,写出符合标准的文章。长袖善舞的人,可不止是能写几万字的小说,而写不来几百字的应试作文的啊。

伊森爸曾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说法”,用来教育过“放浪形骸”的儿子,可能他至今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段话的意义,但我觉得对于爱阅读、爱写作,但学校里却拿不到作文高分的孩子很有价值——

写作分很多种类型,关键在于下笔时候,你要有“读者意识”。日记,读者就是你自己,只要自己喜欢随便怎么写;小说、随笔,读者就是大众,只要大家喜欢就是好作品;应试作文,读者是阅卷老师,可能就这么一两个人,写他们要看的东西,写让他们觉得你“有本事”的东西,才是成功。

让娃练习写作、爱上写作的顺序,第一步自然是让他们先爱上“阅读”;第二步则是鼓励他们从日记、随笔开始写,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写出自信,练出基本功;第三步,则是琢磨应试作文——这个步骤千万不能颠倒。

我和我儿子说,你其实现在只是在第二步而已。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其实并非最高的境界。当你真的有了能力,能在规则之上游走,能戴着镣铐舞蹈,心中能有万分清晰的“读者意识”,那你的写作之路才算真正开启。

愿今天的这篇分享,也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