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距离国际适航认证又近一步"

"C919距离国际适航认证又近一步"
2024年06月24日 21:04 观察者网

► 文 观察者网 杨蓉

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国际适航认证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香港《南华早报》6月24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代表团将于7月初抵达中国进行实地检查,并正式开启对C919的认证程序。

据知情人士透露,来自EASA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将参与C919的飞行模拟,与其设计团队交换意见,并与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代表会面。据悉,EASA代表团还将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登机近距离观察,以及参观制造商中国商飞的装配线。

报道分析认为,此次计划中的访问意味着C919距离获得欧盟航空安全机构的适航认证更近了一步,对于欧洲和其他地方的潜在买家而言,这也将为其考虑与中国商飞的潜在交易带来更大的信心。

不过,C919进行特别验证飞行的日期尚未确定,据称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或2025年初。对此,EASA、CAAC和中国商飞均未回复置评请求。

C919的飞行模拟器(《南华早报》)

报道称,尽管中欧在电动汽车贸易问题上关系紧张,但在EASA代表团访华之前,双边航空监管机构之间已经进行了一系列高调互动。

据报道,今年4月,CAAC官员访问了位于德国科隆的EASA总部。5月29日,由CAAC和EASA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欧航空安全年会在厦门召开,双方官员就统一监管框架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适航审定领域合作的问题。本月早些时候,双方监管机构在位于华盛顿的2024年国际航空安全会议期间继续进行讨论。

一名消息人士说:“频繁的互动将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沟通,并解决合作中的任何问题,包括C919的适航认证。”

2月20日,新加坡樟宜,C919在新加坡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视觉中国)

C919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最大载客量192人、最长航程5555公里的C919被认为有望成为空客最畅销的A320和波音737系列客机的竞争对手,削弱两家欧美飞机制造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双头垄断地位”,并在利润丰厚的全球市场上分一杯羹。

《南华早报》说,自去年5月开始商业运营以来,中国商飞已经向国内航司交付了6架C919。作为目前唯一商业运营C919的航司,东航的C919机队在4条国内航线上累计运送了30万名乘客。截至目前,国有三大航空公司——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和南方航空——已分别确定订购100架C919,计划于2031年前分批交付。

报道指出,有了过去一年在国内取得的成功,中国正将推介C919的目光投向海外,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年2月,C919和中国商飞生产的另一款ARJ21支线飞机首次亮相新加坡航展后不久,便在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五国开展演示飞行。

据介绍,演示飞行主要验证国产商用飞机对东南亚五国机场和航线的适应性、机场地面服务设备的适配性、特殊飞行程序的适用性和航线业载的经济性,展现飞机良好性能,为后续东南亚市场开拓奠定基础。此前,ARJ21已获得印度尼西亚翎亚航空(TransNusa)的订单。

路透社此前提到,根据2019年签订的《中欧民用航空安全协定》,欧盟航空安全机构必须决定是否给中国C919发出欧洲飞行认证,以确保这些输欧飞机达到该机构制定的安全标准。如果没有此认证,C919将无法在欧洲飞行。

EASA局长高级代表吕克·蒂特加特(Luc Tytgat)今年3月表示,自2019年以来,有关C919的工作一直在中国境内进行,因而对EASA而言,这架飞机“太新”,认证可能需要时间。“我们如今必须再重新熟悉这架飞机,以了解它目前的模样。这是一项大工程。”

路透社当时分析称,蒂特加特的说法意味着,EASA对C919目前仍处于“技术熟悉”阶段,这是适航认证过程的第一步。有专家称,这一过程整体可历时五年之久。

另一方面,据港媒报道,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主任顾新5月9日接受访问则表示,按照计划,期待C919能于2025年取得欧盟适航认证。他同时补充,“这需要双方的配合,有问题要放在桌面上讨论”。

“我们按照程序努力展示我们的飞机,过程中可能某个技术环节有差异,有差异就要讨论。”顾新强调,全世界的民航都是一个标准,即保证公众的出行安全,而不应带着政治的标签,中心会作好技术准备,“我们有足够的自信,中国人认证的飞机是足够安全的”。

来源|观察者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