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尔曼:作为一个乌克兰人,连我都不看好这次“和平峰会”

安东·尼尔曼:作为一个乌克兰人,连我都不看好这次“和平峰会”
2024年06月17日 08:34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

6月15日-16日,一场专门讨论乌克兰问题的“和平峰会”在瑞士举行。会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希望这次峰会能够“展示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支持乌克兰的态度”,并迫使俄罗斯同意从乌克兰撤军并支付赔款。

但很显然,泽连斯基要非常失望了。

乌克兰当局为这次活动准备了六个多月,但就在峰会举行前几周,他们突然改变了定好的会议议程。乌克兰所提出的“和平方案”中的十个重点问题被削减到了三个:交换囚犯和儿童回归、核安全和粮食安全。也就是说,方案真正的要点:乌克兰恢复1991年边界以及俄罗斯支战争付赔款将被排除在议程之外。根据乌克兰当局的计划,这几个要求本应成为“负责任国家的集体意愿”,并要传达给俄罗斯迫使其接受。

被迫缩减议程并不是泽连斯基所要面临的唯一问题。除了西方国家之外,泽连斯基一直想邀请中国、巴西、南非等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人参会。但中国和巴西公开拒绝了邀请,印度缩减了其代表人数。甚至美国总统拜登也没有去,而是选择参加好莱坞的一场竞选筹款活动。此次会议,只有副总统哈里斯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杰沙利文代表美国发言。更令乌克兰丢面子的是,包括沙特阿拉伯、印度、南非、泰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阿联酋在内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与会发展中国家并未签署最终公报,哈里斯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短暂停留之后溜号了。

设想的局面与现实完全不符,泽连斯基对此颇为愤怒,在会前就抨击了那些选择不参会的国家,还声称拜登的缺席“不会是一个合理的举动”。

总之,自瑞士宣布要主办峰会以来,乌克兰展现了极为重视的态度,一直在游说尽可能多的国家参与峰会,但其尝试已经失败。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5日,瑞士卢塞恩近郊,乌克兰和平峰会开幕(澎湃影像)

一塌糊涂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泽连斯基会见外国政要和外交官的次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对于那些无法亲自会面邀请的人,他就在电话中请求对方参会。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希望在“和平峰会”上见到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领导人,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到沙特王储萨勒曼再到中国领导人,他全都邀请了一遍。

当然,俄罗斯除外。泽连斯基称他希望所有“文明国家”都参与“和平峰会”,言外之意就是不参与峰会的国家都“不文明”。

在瑞士召开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最初是出自泽连斯基的想法。2023年12月,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计划举行一次大型峰会讨论俄乌冲突问题。按照最开始的计划,峰会应在2024年2月召开。在泽连斯基原本的设想中,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都将与会,然后乌克兰就可以在峰会上向俄罗斯提出一系列要求。

然而,峰会后来的安排规划却与泽连斯基的设想有所不同。首先,瑞士作为“中立国”,其外交部有权发出参会邀请,所以从一开始瑞士方面就希望俄罗斯方面参会。尽管乌克兰当局对此提出了抗议,但瑞士方面还是非常认真地考虑了这种可能性。瑞士外交部发言人皮埃尔·阿兰·埃尔钦格曾称“没有俄罗斯的和平进程是不可想象的”。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俄罗斯拒绝了瑞士的提议,并立即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峰会的前景。 “我们的立场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收到此类活动的邀请,俄方也不会接受。”俄罗斯驻瑞士大使馆表示。

随着俄罗斯的拒绝,峰会的准备工作就陷入了困境当中。为了扩大参会国家范围,乌克兰转而寻求邀请其他南方国家参会。泽连斯基曾明确表示,乌克兰认为金砖国家(巴西、印度、中国和南非)的参与至关重要。

对乌克兰冲突不太感兴趣的发展中国家对任何旨在实现俄乌停火的谈判都表示欢迎,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这些倡议必须现实,即令双方都满意。很显然,没有俄罗斯参会的“和平峰会”是不可能令双方都满意的。因此,在俄罗斯被峰会拒之门外后,这些国家对峰会的兴趣急剧下降。

瑞士“和平峰会”是一场没有俄罗斯、主角是乌克兰和西方的会议。大多数南方国家,包括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都曾对西方和乌克兰主导下的“和平模式”表示过怀疑,而且立场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变化。这意味着只有西方国家才会在峰会上与乌克兰达成“共识”。在没有重量级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的前提下,瑞士“和平峰会”的召开,本质上仍然是老调重弹,毫无新意。

这一点,与会代表们也心知肚明。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就在会议上表示,没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参与,西方在瑞士和会上将无法影响俄罗斯,并迫使俄罗斯改变对俄乌冲突的看法。此外,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泽连斯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对中国不参与峰会尤其不满意,并曾内涵中国称:“有些人仍在自己和俄罗斯之间保持平衡,因为他们赚钱,因为他们之间有合同”。

之后,泽连斯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安全论坛上做出了最后一次尝试。其在参加香会期间千方百计地想要会见中方代表团,但中方选择拒绝与乌克兰方面沟通,这让乌克兰明白,在峰会问题上指望中国转变立场是没有意义的。

泽连斯基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讲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泽连斯基出现在新加坡,目的在于说服中国和其他有分量的亚洲国家,将其归入支持乌克兰的阵营。然而,就连西方国家也已经厌倦了泽连斯基穿着军装T恤、自命不凡的演讲和没完没了的公关,更不用说东方国家了。亚洲国家总是非常擅长精打细算和专注于具体事务,对意识形态咆哮无感。

如果乌克兰想与中国“同队踢球”,就不应该打香会的主意,而是应该选择从基础开始做起。乌克兰与中国的关系早在2020年就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当时泽连斯基公开欺骗了中国投资者,将中国投资者收购的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这一决定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做出的,美国不想让苏联工业的精华流向中国。

结果还是那句老话:脸歪了,怪镜子也没用。

泽连斯基当局无能的外交政策、丧失主权的现状以及愿意为了“山姆大叔”(美国)的利益而甘愿牺牲的精神,导致自己陷入了窘境。乌克兰与南方国家渐行渐远,未来的前景笼罩在难以穿透的迷雾之中。

在中国表态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和平峰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场只有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参与的峰会在开始前就变成了一场闹剧。毫无疑问,乌克兰当局对峰会前期准备一塌糊涂,其直接拉拢非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想法已经破产。

由十到三

在直接拉人参会的努力失败后,乌克兰似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曲线救国”。在当局的设想中,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想直接讨论俄乌冲突,那么谈一谈与发展中国家更直接相关的问题也可以,例如核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

“我们提出了团结所有国家的三点议题。因为许多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保持平衡的国家表示,有些复杂的事情如果没有俄罗斯人就无法解决。因此,我们已经把可能分裂国家的东西放在一边。”泽连斯基在接受哈萨克斯坦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三点分别是能源、核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和俄罗斯进行“公平交易”式的俘虏交换,这些议题成为了本次峰会的讨论重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11月,乌克兰曾提出过一次“和平方案”,里面有十点内容。其中也包含了核安全、粮食、能源安全等问题,也包括乌克兰要恢复1991年边界、要求俄罗斯进行战争赔款等。换句话说,泽连斯基在这时候把这三点单独提出来,是对乌克兰版“和平方案”的内容精简,这样做是为了给进一步谈判奠定基础。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就曾称“只有世界多数人有原则、团结一致的声音才能迫使它(俄罗斯)选择和平而不是战争。这就是‘和平峰会’的目的。”

乌克兰想要调整峰会内容,一则是为了“曲线救国”,以峰会为契机先以大义名号邀请更多国家参会,并为未来向俄罗斯提出要求打好基础。二则是为了挽回面子。

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因俄罗斯缺席峰会及“和平方案”的不现实性而选择不参会,即使是参会的国家也有相当一部分不愿实质性讨论乌克兰提出的“和平方案”,这令泽连斯基极为尴尬,所以他改变了先前的说法,改变了自己的“原则”。

乌克兰第43步兵旅士兵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州边境方向进行军事训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乌克兰无法再推行自己的“和平方案”。乌军在前线的情况不容乐观,全世界也已经对俄乌冲突有了审美疲劳。所以,泽连斯基只能捡起一些他最不关心但也最不会被人反对的议题来充实会议的内容。虽然这是妥协的信号,但为了保住峰会不冷场,泽连斯基必须对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保持沉默。最后泽连斯基还是靠着坚决拒绝普京提出的乌军撤离四州全部土地并放弃加入北约的停火条件,并将普京比喻为希特勒,才将相关问题拉回了世界媒体舞台的中心。

虽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参会,笔者更愿意将这种情况归咎于西方施加的压力。欧盟和美国鼓动发展中国家参会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显得乌克兰的“支持者”人多势众。西方称这些国家为乌克兰的支持者,但我认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参加峰会不是为了支持乌克兰,而是为了给西方一个交代。

“和平峰会”邀请多国却难聚重量级代表,乌克兰局势走向十字路口

西方和乌克兰其实最关注的是哪些国家参会,以及他们派出的代表级别,但耐人寻味的是,最终确认与会的国家和组织数目与预期差距甚远。

根据《基辅独立报》报道,一共有160个国家和组织收到了“和平峰会”邀请,在6月初,有10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而瑞士方面随后报告称,只有9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随后在11日,该报援引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RFE/RL)报道称,确认参加乌克兰全球和平峰会的国家和组织数量从93个减少到78个。最终到15日会议召开时,只有92个国家代表团前往了瑞士。

而且根据乌克兰的声明,峰会应主要以国家元首会议的形式举行。但实际上,大部分受邀国家的领导人都不会亲自参会,最终只有57个国家或政府首脑前往参会。

最为重量级的三大国领导人无一参会。除俄罗斯外,美国总统拜登也缺席了这次峰会,中国也没有参会。

泽连斯基对此极为不满,甚至亲自喊话道:“我向仍在为和平峰会努力中的世界致敬,并向主要国家领导人发出呼吁:中美领导人,请你们亲自来参与和支持和平峰会”。

泽连斯基特别期望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巴西总统卢拉也拒绝参会。印度虽然有意参会,但只派出少数低级别官员。

对于南方发展中国家而言,乌克兰冲突是欧洲的“内政”。发展中国家至今仍未忘记欧洲的殖民主义历史,对于大多数南方国家来说,这是一场完全陌生的战争。俄乌冲突能让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当前的局势中获得贸易和经济利益,另一些国家则将冲突视为捞取政治资本的机会。

所以,南方国家对俄乌冲突的看法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乌克兰没有什么滤镜和共情。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中最“亲乌克兰”的拉美国家,也向来主张以妥协的方式解决冲突,不愿跟随乌克兰和西方向俄罗斯提出不现实的要求。被迫前往瑞士的国家和组织代表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在没有俄罗斯的情况下谈论乌克兰问题,也不知道该谈些什么内容。

这场峰会本质上就是泽连斯基的赌局,但赌注极高,“和平方案”失败后的反噬效果,将让除西方国家之外的大部分国家进一步远离乌克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会前无论是乌克兰外交部还是泽连斯基总统个人都坚持峰会应以国家元首会晤的形式举行,他们不想看到无数低级别外交代表团出席峰会。

然而,即使在平行时空中泽连斯基“成功”邀请到了各国元首,乌克兰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峰会最糟糕的结果可能是美国和欧盟密谋牺牲甚至“分割”乌克兰,以乌克兰为代价和俄罗斯划分新的“冷战对抗线”。

对于乌克兰的动作,俄罗斯也不是无动于衷。彭博社已经报道称,西方在今年秋天可能在沙特阿拉伯举行另一次乌克兰问题的高端峰会,俄罗斯和欧盟的代表将参加。很明显,这是瑞士“和平峰会”的替代方案。而且普京还在峰会开始前一天提出了停火条件,将了泽连斯基和西方一军。

自去年乌克兰“反攻”失败后,西方一直试图让俄罗斯接受一些条件,以体面地在乌克兰危机中脱身。在巴以、俄乌等问题上多线作战的美国急于减轻乌克兰对自身实力的损耗,自乌克兰“反攻”失败以来,美国实际上已经将绝大部分援乌的负担抛给了欧盟。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欧盟的一些国家在重担之下也开始采取行动,比如匈牙利就拒绝履行欧盟近半的有关乌克兰的决议文件。可以看出,乌克兰局势正在走向十字路口,其本质是西方内部对是否应该继续援乌反俄产生了路线上的分歧。一部分西方国家认为应当向乌克兰发出信号,迫使其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但美国、英国和西欧部分国家不能、也不敢公开呼吁乌克兰当局改变其“固有原则”。

只不过以现在的发展趋势,他们想要达成的“和平”,要么俄罗斯全盘接受“投降条款”的“和平”,要么是现代乌克兰最终解体,西方沿西乌克兰一线与俄罗斯重新展开对峙的冷战式“和平”。

所以西方正在试图加码“以实力逼迫和平”策略,美国取消乌克兰对使用美制远程武器袭击俄罗斯领土的限制就是西方的信号。长期以来乌克兰一直在要求放松相关限制,但直到最近,布林肯在访问乌克兰期间表示乌克兰能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后,美国才开始在这个问题上松口。

美国正式取消了乌克兰用援乌武器打击俄本土的限制,发生在俄罗斯和中国都最终确认不会参加“和平峰会”之后,其背后的警告意味非常明显:如果你(俄罗斯)不接受,美国就会用行动逼迫你接受“和平”。

美国的行为是危险的,“以实力逼迫和平”的做法不会带来和平,反而一不留神就会开启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全面战争,西方内部也对这一举措褒贬不一。任何没有俄罗斯参加的俄乌谈判机制都注定不会有结果,西方既没有实力、也没有诚意在“和平峰会”上代替俄罗斯单方面改变乌克兰问题的现状。他们所能做的只有继续坚持己见,继续期望乌克兰能够对俄罗斯造成战略失败。“和平峰会”不是和平的大会,而是拱火的大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