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增加、销量放缓,中国汽车产业步入转型期

产值增加、销量放缓,中国汽车产业步入转型期
2024年06月17日 15:20 观察者网

(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其中,汽车制造业以7.6%的增长率超越全行业增速均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也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产值增长背后面临的转型期。

据中汽协统计,今年5月,中国汽车销量共计售出241.7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乘用车销量207.5万辆,同比增幅1.2%。两项数据均创下2022年11月出现负增长以来,除春节因素影响外的单月最低涨幅。

尤其在国内乘用车销量表现上,今年5月167.8万辆的销量,相较去年同比下降2.8%,成为今年3月后的第二次同比下降。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内需增长相对缓慢,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汽车行业总体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从国内市场来看,新能源车依然保持了整体车市的核心驱动力。

数据方面,国内乘用车销量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源于传统燃油乘用车市场的持续低迷。5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86.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28万辆,环比下降1.7%,同比下降24.5%。

相较之下,同月的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85.6万辆,环比增长16.3%,同比增长40.8%。

该数据一方面证明了新能源汽车对于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有效维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值上升;另一方面, 也证明了政策面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正向促进作用。

中汽协表示,近期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加快补齐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均充分释放了消费潜力。

此外,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构成中,动力形式的细分市场变化也正在迅速显现。5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的销量来到37.1万辆,同比增长87.7%。与之相比,一向保持主力的纯电动车型(EV),同期销量则58.3万辆,同比增长12.5%

显而易见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已经快速逼近纯电动车型。

同样的变化趋势也展现在出口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5月中国汽车出口共计48.1万辆,同比增长23.9%。但其中传统燃料汽车出口达38.3万辆,同比增长36.6%。近年中国车企在海外加速布局的新能源汽车则为9.9万辆,同比下滑9%。

陈士华称,近期欧美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相关加税政策,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造成了影响。

图中文章均源于中汽协

自2023年10月以来,纯电动车型的出口量便始终在低位甚至负增长水平。今年1—5月,纯电动车型出口共计41.4万辆,同比下降1.8%。

但欧美对于中国纯电车型的打压,以及全球纯电动车需求增速的下降,并没有全面堵死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可能性。

一如在国内的迅猛增势,今年以来,插电式混动车型在海外也有着翻倍的增长态势;1—5月,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出口累计已经达到10.5万辆,同比增长2倍。

无论在国内还是去年在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汽车产业都在电动化领域向世界展现出竞争力。不过,一如中汽协所总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出海过程中也正遭遇诸多新壁垒。

在此前提下,如何将国内汽车市场的变革趋势打造为中国汽车走向海外的新优势,也是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下,中国汽车产业迎来的全新课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