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敢想敢干,相信科学最终会取得胜利

金鑫:敢想敢干,相信科学最终会取得胜利
2023年08月28日 17:22 华大集团BGI

即将到来的2023年9月9日,是华大成立24周年的日子。而2023年也恰逢薛定谔发表“生命是什么”系列演讲80周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完成20周年。

因此,我们特别设立了【生命天书:无尽的探索】专栏来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本期,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群体基因组学领域首席科学家金鑫,一起听听他是如何理解生命科学,并在科研道路上不断耕耘的心得体会吧~

问:能否谈一下您与生命科学结缘的过程?

金鑫:我从高中起就对生物特别感兴趣,尤其有个时间记得特别清楚,那就是2003年,我从新闻上看到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的消息,其中特别提到了中国科学家的贡献——1%的人类基因组序列的破译,当时是非常心潮澎湃的。

问:您是如何加入华大的?

金鑫:2008年,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到我的母校华南理工大学做报告,讲到华大计划启动一项工作——绘制第一个亚洲人的基因组图谱。我听完之后,觉得机会来了,心想我是不是也有可能参与其中?我就给汪老师写了封邮件,说我特别想参与这个项目,并投了一份在今天看起来非常粗糙的简历。非常意外的是,汪老师回复了邮件,就说了两个字——“来啊”。而且,他还安排了当时华大教育体系的负责人,让我到华大参加暑期实践。

实践结束后,汪老师把我的实习报告转发给了我们华工生物学院的王小宁院长。院长看完后认为应该再多派些学生去实践,并且探索一个更长实践时间的机制,提出可以直接把在校学分换为到华大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元元的支持,这就有了后来的“华大-华工创新班”。2009年,我作为第一届本科创新班的学生,通过这种创新教育和联合培养的模式,获得了在华大长期做科研项目的机会。

问:在探索生命科学前沿的过程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金鑫:我在华大多个岗位上都有过历练,包括做科研项目,做产品经理,做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最后又回到科研岗位,负责精准健康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前沿的生命科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是什么样子,也看到了领域内全球最顶级的学校和生物技术公司在做什么,以及他们是怎么去做的。此外,我还看到了前沿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场景下是如何产生应用的。如果将这些应用积累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提炼,能够形成更好的算法和应用,这个时候再回到底层去做新的研究,我们一定会找到新的机会。

问:您认为,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金鑫:我们要理解疾病,理解生老病死,可能并不单单是研究疾病本身,还需要去解析健康状态,去绘制这种状态下的多维生命组学基线。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异常,就得先刻划出来什么是正常,或者说正常的范围是什么。

所以我们这些年做的很多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工作是在不断积累,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可靠的基因频谱图。有了这个基因频谱图,当我们再做疾病研究的时候,将它拿出来进行比较,就能够知道是什么情况。而且,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我们的计算模型会越来越精确,预测的可靠性也会越来越高。

问:华大一直注重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发挥了什么作用?

金鑫:对一个学科、一个领域来说,并不是说一项技术今年发明出来了,未来20年、50年发展就都能吃这个技术的红利。所有东西都是在不断变化演进的,尤其这两年,整个世界变化非常快,这种时候,真的要勇于自我革命。

如果将一个物种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它最大的生存优势可能就来源于它的多样性。年轻人其实就是在注入新的多样性,让整个体系发展得更加稳健。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会带来不一样的声音,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带来新的冲击。不会的就自己去学,有不明白的就跟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每个年轻人都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华大愿意给每一个年轻人平等的机会,让大家在这里充分发展。

问: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您认为对我们每个人以及这个领域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金鑫:以前在整个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方向上,我们跟世界一流水平是有差距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让我们意识到,中国科学家团队能够与世界最好的科学团队一起完成全球领先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工作。

这在当时就给予了我们信心,让更多的青年一代关注到这个领域,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燃烧在这个领域,成为这个学科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我很幸运能参与到这个浪潮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中国的基因组学或者生命大数据领域逐步与世界同步,甚至在部分领域和方向领先。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问: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系列演讲中向一系列科学家前辈致敬,其中包括孟德尔,他评价道,“他的发现在20世纪竟会成为一个全新科学领域的灯塔”。在80年后的今天,您怎么看待这一评价?

金鑫:在人类历史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上,就是由少数人做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学科都是这样,生命科学领域也不例外。从达尔文到孟德尔,可能在他们的时代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他们。比如,孟德尔所受到的关注和认可,远不如1900年几位科学家声称重新发现孟德尔时所引起的轰动。这是因为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准备好,他太超前了。

我们今天重新去看《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一方面是学习薛定谔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角度怎么认识生命,另一方面确实很钦佩前辈们开创了这么一个多姿多彩的领域。

问:如果有一种精神叫“华大精神”,它的实质意义要如何概括?

金鑫:有一句非常契合“华大精神”的话——Science will win,科学最终会取得胜利。我们要相信科学,敢想敢干。华大之前做的很多事情是有争议的,包括最早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后来做大量测序工作。但这些其实并不是蛮干,而是源于对生命科学领域科学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当我们认识到解析生命需要有这样那样的能力和支撑的时候,我们就这么去做了。可能在当时不被人理解,但科学就是科学,科学最终会取得胜利。

问:您如何总结您个人在华大的成长?

金鑫: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跟着华大一起看世界,一起见证了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今天依然如此。在这一波新的人工智能来了之后,有非常多新的东西要去学,这也需要我和团队一起努力,继续为华大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