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里的人才

沉淀池里的人才
2024年06月23日 13:52 土木智库

在工地上见的最多的是污水沉淀池、泥浆沉淀池,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水质,将水中的杂质通过处理沉淀在池底,最后,沉淀物是要清理出去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听到沉淀池的叫法还是有点吃惊。难道进入沉淀池的人是真的不够优秀吗?

待岗就待岗,裁员裁员,能不能坦诚点。

业务少了是市场因素,是公司的原因,人才的却是是最小的。

现在的建筑行业用深深火热来形容并不为过。太难了,企业难,员工难,从22年开始,降薪裁员的新闻充斥着整个行业,搞的人心惶惶。

土木工程,曾经的王牌, 变成了吐槽和劝退最多的“天坑”专业。

以前抱怨加班多,现在想想,比起降薪待岗的不确定性,加班简直是一种福报,现在能按时发工资的单位是幸运的。

近日某公司开了一个人员优化会议:

会议重点可以总结为:

1、江苏分公司605人在5.30号之前精简到520人,优化出来的人员进入人才沉淀池

2、机关80在精简到50人,80人全部进入沉淀池,并且施行竞聘上岗

3、关闭一切社招、校招,只出不进,直到产值达标。

我相信当事的员工看到这个心里肯定是哇凉哇凉的,人才沉淀池,说的好听是优化人员结构,降本增效,实则残酷不已。

进入池子的人,九死一生,出了池子的也未必会绝处逢生。一波一波的人才竞聘愈发让人煎熬。

人才沉淀池的只发基本工资,在当今的社会2000多块能做什么呢?一家人一个月生活费勉强够,但这可能是你在公司最自由的时光,因为不再有人约束你,可以呆在家,可以在公司指定的场所“改造”,所以进入池子的人员很难抗过3个月,越到后面你就越怀疑自我,自信心受挫,少了当年的锐气,棱角最终被磨平,等待公司最后“”宣判”,很抱歉,你考核没通过。。。

沉淀的是人才,扫出去是累赘和负担。

而另外一家企业的说法就高明多了,叫人才交流中心,需要减员的时候,进入人才中心,交流上岗,同一个配方,同一种味道,但是至少没有心理上的这一层打击。

随着城镇化接近尾声,基建投资放缓,建企规模缩减是大趋势,短期内的冲击势必造成人才过剩,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建筑行业的高光时刻早已不在,存量时代必然拼的头破血流,公司如此,个人也逃不过。

自己若醒悟,何须他人渡。唯有自渡,才能救赎。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必过分执拗,整理行装,收拾好心情,重新上路。

信心,才是支撑我们走到最后的关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