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场景邀青年人才来挑战,45个科研“金点子”展开比拼

创新场景邀青年人才来挑战,45个科研“金点子”展开比拼
2024年12月19日 17:23 北京日报

微肿瘤模型让癌症治疗不再“开盲盒”、研发新型卵巢衰老分子药物、人工智能赋能建筑缺陷检测维护……12月19日,2024年北京高校科协联盟创新场景挑战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现场赛举行。本月内,北京高校科协联盟围绕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制造等5个领域陆续举办现场赛,45位选手比拼科研“金点子”。

在医药健康领域挑战赛现场,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医师潘爱星带来了“降维打击”的光磁导航辅助脊柱微创新技术。手术导航系统是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能辅助提供更多的位置信息和安全信息,通常来说,三维导航为外科医生提供的信息量要优于二维,但潘爱星所在的团队却选择二维导航的思路开展研发。“这一思路是我们团队首次提出的,虽然维度降低,但操作起来更符合外科医生的术中操作过程。”

通过光学导航、磁力导航的强强联合,穿刺针在患者体内移动的全部路径得以实时显示,误差可控制在亚毫米级,完全能满足外科手术的安全需要。相比于三维导航的频繁CT拍摄,二维导航只需正位、侧位两次X射线拍摄,结合内镜观察的神经结构和骨结构,外科医生即可基于专业经验迅速掌握术区的解剖位置。“这样一来,手术中的放射性损伤基本消除,安全性也能得到显著提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潘爱星说,这项技术能推动脊柱微创手术真正步入可视化时代。

人工智能领域挑战赛的舞台则迎来了一位“00后”选手——清华大学电机系22级本科生黄嘉玮。他出生于2004年,来自澳门,早在读初中时就已对电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初三时,他入选澳门大学的潜能拓展计划,接受了系统的科研培训,高三毕业后则进入清华大学求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他研发了全栈式多模态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帮助工业生产高质量设备,完成高可靠性检测,实现毫秒级实时响应。

就在今年6月,黄嘉玮成立了北京微检科技有限公司,推动科研成果走上工厂的生产线,“从创意到创新,再到创业,我希望这个成果能真正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取得好的转化成效。”

黄嘉玮的故事让现场评委为之感慨,并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围绕他的技术方案,评委和他探讨起技术细节,提出在使用场景众多的情况下,使用芯片是否会导致成本过高?“我们并不是要研发芯片,而是做芯片的云框架设计,让设备互联,简单来说就是每台设备都能够说话了。”面对评委提出的疑问,黄嘉玮沉着回应。

其实,这样的发问贯穿了各场比赛。“一体化解决方案做到什么程度了”“未来的药物研发时,还是应该考虑多种成分的因素”“建议做好产品的成本控制”……受邀到场的行业专家、产业专家和创业导师不仅为选手们打分,更是通过挑战赛的形式,为每个项目“问诊把脉”,并给出下一步的科研方向和成果转化建议。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多对实际应用需求缺乏了解,与产业资源对接也存在局限。挑战赛聚焦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起步阶段最困惑的问题,面向5个领域设置赛道,产业端出题,选手给出解法。进入现场赛的参赛团队,将获得与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对接机会,优先获得产业政策咨询、成果展示推介、创业孵化等科技园区优惠政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