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
近日,环球时报社启动了一项面向46个国家、5.1万名民众的问卷调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开展的规模最大、样本量最多、问卷设计最全面深入的全球民意调查。
民调显示,国际民意普遍期待中美关系稳定向好,超七成受访民众希望未来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或“保持现状”,仅一成多希望“趋向冲突”。在美国,也有相对多数(38%)民众期待两国关系“趋向缓和”,是“趋向冲突”比例(18%)的两倍多。调查发现,过去一年,美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有所改善。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 专访时表示,这次民调结果并不令人意外。放眼全球,大多数普通人都不希望冲突,尤其是涉及中美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第三方国家的民众更是如此,他们希望看到大国间保持和平与合作,毕竟大象打架,草地遭殃,他们对中美冲突的反感可能更为明显。因此无论在哪里,真正支持对抗、希望战争的人总是少数。
但要注意的是,民意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实际影响有限,尤其在涉及中美关系这样的议题时,政策的走向更多取决于决策精英的判断,而非普通民众的意见。因此,无论是18%希望冲突还是38%希望缓和,这些数据对政策的直接影响力是有限的。如何将民意倾向转化为实际政策,需要相关各方付出努力。
至于过去一年,美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有所改善的促成因素,达巍分析,这可能与中美官方关系的趋缓有关。尤其是在2023年旧金山中美元首会晤后,两国在高层互动中展现出一定的缓和态势,这种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民众的态度。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 注意到,“全球南方”崛起,对世界发展变化的意义重大。近年来,一些美西方政客热衷于政治操弄和炒作,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
事实上,民调显示,绝大多数国外受访民众认同中国是“全球南方”一员,仅4%持相反看法。有明显更高比例的国外民众希望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守护文明多样性、促进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
关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有明显更高比例的国外民众认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伙伴,帮助其提升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开拓发展机遇、加强经济基础建设,他们并不接受西方舆论炮制的“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资源掠夺”“输出过剩产能”等话术。非洲国家有超过六成民众认同中国的积极贡献,持负面观点的约为一成。
达巍分析,当前阶段,“全球南方”国家的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属于“全球南方”国家,从这一点来看,美国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的策略显然是不成功的。
而且,中国与这些“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诸如投资、企业发展等领域表现出了强劲的优势。而美国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其投入也明显不足,尽管美国试图通过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声称其带来了负面影响等方式阻碍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但整体来看,其阻碍则未能奏效。
1月10日,西安,满载着1300吨哈萨克斯坦成品面粉的中欧班列通过西安国际港站专用线缓缓驶入爱菊粮油集团工业园区。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年轻群体对中国有更大兴趣、更好印象、更高热情、更强认同。例如,4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对中国感兴趣的比例、期待中国未来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比例,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5个多百分点;前组对中国有好感、对中国整体印象好、愿意到访中国、了解中国重大倡议/理念的比例,均高于后组10个百分点。
民调数据还显示,国外受访民众对中国感兴趣的比例超过九成,在对中国的主观情感方面,总体有63%的国外民众表示对中国有好感。
被访者描绘其过去一年里对中国的突出印象,使用率最高的关键词包括“经济”“技术/科技”“发展”“好”“强国”“先进/创新”“文化”“中餐”等。在发达国家、欧洲国家、中东国家和东盟国家,“经济”被提及的频次居首;在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金砖国家,“技术”被提及的频次最高。
达巍指出,上述调查结果证明,中国自身的发展是提升国际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中国最大的资本。我们常说“讲好中国故事”,其实中国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好故事。中国过去40多年的发展成就,全世界没有几个国家能够相比,尤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这些就是现代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建设,我们要充满自信,中国故事已经足够吸引人,关键在于大大方方地、原原本本地传播出去。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看到这个故事的独特性。
其次,国际传播的重点应该放在展现当代中国的形象,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中餐、书法、大熊猫、筷子等文化符号。虽然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很重要,但它们并不足以全面反映现代中国的实力和魅力,我们还有很多别的好东西可以展示。我们也不需要在对外传播中加入过多的设计感,真实是最可信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