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人人都在说要爱自己,到底怎样做才是爱自己呢?
很多人说:“给自己买任何喜欢的东西、吃任何想吃的食物,就是爱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所以爱自己就是看见、理解、并接纳真实的自己。
心理学家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所以爱自己就是重新养育自己。
英国心理治疗师Marisa Peer告诉我们:“爱自己就是和善地和自己说话,有分寸地照顾自己,以及不允许他人贬低自己。”
这些心理学概念流传很广,却有些抽象,好像爱自己只是一句口号,一种模糊的感觉。
也许你也很想好好爱自己,却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能做什么、怎样做才对。
但其实,爱自己没有标准和对错,却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今天,壹心理从实操角度总结了8个方法,来和大家聊聊:如何为自己提供“具体而有效的爱”。
网上有阵子很流行“公园20分钟效应”——即使什么也不做,在公园待20分钟就能让状态变好。
除了自然环境能促进健康,这个方法的好处还在于:它人为创造了一个完全逃离工作(压力源)的空间。
这种心理上的分隔感,能让人进入深度放松的状态,给情绪按下暂停键:
在这20分钟里,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我只是我自己,只需要体验当下。
试想一下这个画面会有多治愈:
你静静地躺在草坪中,感受来自大地的踏实拥抱;
感受阳光、花香、鸟鸣和微风穿过自己的身体;
和一颗大树安静地互相拥抱,感受大自然的能量缓缓进入自己的身体......
那如果周围没有公园或宁静的环境,怎么办呢?
为自己创建一个“恢复角落”(restorative niches),有同样的作用。
这是人格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教授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当你想回归真实自我时要去的地方”。
利特尔教授非常内向,但他的工作需要公开演讲。于是他就趁休息时间躲进卫生间,自我恢复一阵子,再继续完成下午的演讲。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创建足够多的“恢复角落”。
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空间。比如,家附近一条风景很美的小路,或者在家里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小角落;
也可以是一件物品。比如,一部熟悉的剧、一条旧毛毯;
还可以是一段时间。比如,工作间隙去楼道/卫生间/便利店摸会鱼,每周留出两个小时在兴趣爱好上。
当你察觉到自己的状态很糟糕时,暂时抽离出来,去“恢复角落”里躲一躲。
或许它不能为你解决困境,但能够帮你保全自我,并长出新的力量去面对生活。
前几天,牛津大学出版社将“脑腐”评选为2024年的年度热词,指的是——
一个人接触了过多社交媒体的低质量、碎片化的信息后,精神和智力状态都会衰退,大脑就像腐烂一样。
有不少研究可以佐证这个形容: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者,有更高的“注意力缺陷障碍”,这会直接影响人的深度思考能力、创造力、专注力等,简单来说就是“变笨”。
同时,大数据用熟悉的信息重复刺激人的感官,让人成瘾且精神疲劳。
所以即使你又累又无聊,也舍不得放下手机。
而随着互联网越来越便利,依靠线上就能完成所有的生活需要时,我们和真实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弱。
这会导致人无法在周围环境中体验到归属感,在遇到挫败时更难适应,甚至精神崩溃。
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放下手机,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参与线下活动。
也可以先尝试把一部分线上的生活变成线下的,比如去附近的超市、菜市场购物。
总之,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越真实,就越有助于我们接纳自己。
生活难免遇见不满和愤怒的事,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化”,我们不得不压抑这些情绪。
但有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抑制愤怒情绪的人,往往会在之后用更具攻击性的方式去宣泄情绪。
比如突然暴怒,甚至故意伤害自己或他人。
弗洛伊德在“宣泄理论”中主张:心理治疗应该帮助来访者表达被压抑的情绪,这能有效恢复心理健康。
因此,找到释放攻击性的方法,定期清理压抑的情绪垃圾非常重要。
参与对抗类或是力量感强的活动会很有帮助。比如拳击、打鼓,这类活动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在这里,攻击是被允许的,甚至是必须要做的事。
同时,这些活动自带的节奏感和重复性能让人体验到确定感,感到安全。
很多日常活动也具备这种功能,比如去Livehouse跟着节奏大声唱跳,和朋友吐槽讨厌的老板和同事,写日记倾诉等等。
还可以通过看爽剧寻找替代性的情感体验——当主角毫无顾忌地怼天怼地,干净利落地扇坏人巴掌时,好像替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值得强调的是,不要因为看到别人痛快地发脾气,就责怪自己的忍气吞声,这是将攻击性内化转向自己。
释放攻击性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破坏性的方式表达,不计后果地“发疯”虽然爽快,但大部分时候并不现实。
在合理的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只是通过想象在心里静静地“发疯”。
造成情绪问题的因素是复杂的,但身体往往会给我们最直接的信号。
比如胃是情绪器官,情绪问题常常伴随各种胃肠道症状;还有女性的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问题可能都和长期压抑情绪有关。
心理学把这种情况称作“躯体化”(Somatization)——个体的心理障碍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它意味着人的身心正在分离:一个人在心理层面上认为自己对身体不具备所有权,所以无法阻止身体的表达。
从这个层面来讲,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是:你在自己的身体里是否感到舒适。
因此,照顾好身体就有助于心理健康。
最简单的改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察觉自己身体的不适,尽可能做出调整。
比如,看《再见爱人4》气到乳腺疼,那就先别看了;
加班太久颈椎疼,那就从工位站起来做一会身体伸展动作;
感觉身心俱疲、能量很低,那就提早半小时睡觉,甚至可以请假休息一下......
当然,这些只适用于症状轻微的情况。如果你的不适感很严重,及时就医才是最佳选择。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有意识地去提升身体的舒适度。比如规律运动、早睡早起、健康饮食......
完全做到很难,但坚持做出微小的改变,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毕竟好好爱自己的先决条件,就是照顾好自己这副肉体。
前阵子,脱口秀演员小鹿在段子里,吐槽了爱自己被消费主义过度捆绑的现象。
商业广告为了刺激消费,往往将爱自己等同于“拥有某件物品”。
这其实是利用了人们的“匮乏感”。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缺爱却不知道如何弥补时,“消费”这个具体的行为可以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这种行为并不能弥补爱,反而会制造更多焦虑。人会在无数的消费选择中产生虚假的匮乏感,觉得自己缺得越来越多。
因此,在消费前,客观看待和评估自己的真实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可以参考心理学家的“花钱诀窍”:
2017年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用钱购买物质,把钱花在购买空闲时间,比如花钱请人打扫卫生、租离公司更近的房子等,能更有效地提高生活满意度。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莎菲尔在《稀缺》一书中指出:人的带宽(心智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生活琐事消耗了你太多的意志力,在做其他决策时就会倾向于选择不耗能的。比如工作一天后,下班回家只想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玩游戏。
通过减少时间压力,不仅可以减少疲惫,还能将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休息,或是探索自我,创造更有意义的价值。
这几年,空虚、无力、无意义感被频繁提及和讨论。很多人都陷入了一种“低功耗状态”:容易累、提不起劲做事,长期心境低落、失去生命力。
心理学家Baumeister教授认为:生活的意义感和“自我效能”相关,即个体能否在生活中体会到“成就感”。
如果一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反复经历无助,就会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生活都不会变好,从而丧失行动力。
这时,我们需要主动创造机会体验成就感,重新激活自我效能感。
它的核心在于掌控性,而我们所能掌控的最小单位就是“生活秩序”。
试试重新整理你的生活环境,选择几个你一直想完成却不断拖延的事,最好是一些启动成本较低的事。
比如收拾衣柜、跑步、出门看电影、做一顿饭......尽量把它们拆分成小的、具体的、有规律的任务,重复地去体验完成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记得多给自己正面反馈,有个小tips是:
把每天的“to do list”改成“done list”,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已经做完的事上,也有助于积累自我效能感。
逐步增加任务难度,但不要太心急。
只有让自我效能处在一个有弹性的区间,才能越走越远。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并不是因为当下发生的事,而是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可这反而会毁掉我们的当下:
容易分心,从正在做的事情中走神,去提前焦虑别的事;
秩序敏感,难以接受任何不符合自己预期外的偏差;
选择困难,不断在幻想中推演每种选择的后果,很难做出最终的决定。
这背后隐藏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对“放弃”的厌恶和对“坚持”的褒奖。
它让我们在遇到痛苦、冲突时,第一反应是“再坚持一下”“再忍忍”,而不是及时放弃。
这样说来,焦虑可以被理解为“总觉得不够,还需要做点什么,还需要获得新的东西”,它是对完美主义的追逐,容易把自己逼得很累。
爱自己,也可以从允许自己放弃开始。
放弃一次不喜欢的社交活动,放弃一段消耗型的关系,放弃付出情绪劳动,或是仅仅放弃维持体面,勇敢地去发疯......
不要逼迫自己必须做到什么,相反,告诉自己:
什么都不做是可以的,做得没那么好也是可以的;让别人失望是可以的,不活成社会期待的样子也是可以的。
近期,我发现网友们越来越喜欢追着某个角色喊“妈”。
从《你好,李焕英》里的张小斐,到最近《好东西》里宋佳饰演的王铁梅,都成了“理想妈妈”的代表。
还有今年短视频爆火的“电子父母”,通常是一对和蔼可亲的普通夫妻,对着镜头亲切地和孩子分享日常,说几句关心或者支持的话。
这其实就是年轻人对自己的“重新养育”。
“电子父母”们提供了一种无条件的爱和情感补偿,接纳了我们的脆弱和不安。
你可以把它进一步延伸,比如你渴望“电子父母”怎么对你,就试着怎么对待自己;期待TA们跟你说什么样的话,就对着镜子跟自己说同样的话。
除此之外,提出“再抚育”概念的心理治疗师皮特·沃克指出:再抚育的核心,不仅是接纳脆弱,还提供了应对脆弱的力量感。
就像父母会溺爱孩子一样,再抚育也很容易走向过度放纵,这时的“自我”仍然是散的,找不到内聚的目标。
因此,在自我关怀的基础上,我们也要适当地严格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去应对挑战,在遇到挫败时有力量做出调整,逐步朝着理想的生活状态努力。
2024年就要结束了,朋友圈有很多人忙着在做年终总结。
以往看到别人丰富的经历和收获,我总会有些后悔和自责,觉得自己又虚度了光阴。
但其实我们不是因为做到了什么才值得存在,而是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所以今年,我想对自己,也对你说一声:
“仅仅是不放弃自己,用力地活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恭喜你,又通关了一年。
2025年我们继续一起升级打怪吧!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麦子
编辑:一颗多肉、笛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