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标高走在前列 广东这场“自我突围”将如何实现?

锚定标高走在前列 广东这场“自我突围”将如何实现?
2023年06月22日 10:40 深圳新闻网

6月20日,“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东人工岛施工现场,随着主线隧道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完成浇筑,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主体至此宣告成形;几乎同时,广东最大的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在湛江顺利下水……在改革开放45年后的今天,工程奇迹和产业革新仍在不断重塑这里的山河,造就着一个全新的广东。

就在同一天,广东召开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以锚定“走在前列”为总目标的“1310”(即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新部署。而仅仅20天前,广东才刚刚公布《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集结号连连吹响,发展思路愈发清晰。年初“再造一个新广东”的豪情言犹在耳,今日念兹在兹,着眼高质量发展,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愈发坚定。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殷切希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站在推动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维度上,先行广东如何再探“先行路径”?“走在前列”将如何推动塑造一个“新广东”?

标高何在?锚定“走在前列”再造新广东

眼下,广东各地赛龙夺锦渐入高峰。奔腾珠江孕育了水网密布的岭南,也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扒龙船”风俗。桨声在珠江激荡千年,却留下一句“宁可煲(撞)烂,不可扒慢”的俗语历久弥新——广东人敢为人先的性格可见一斑,也为日后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埋下伏笔。

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这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历史标签”,包含着人们对广东“先行一步”的深厚寄望,同样延宕成为今日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继续保持领先,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广东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任务又很重,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早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就已经言明:过去广东走在前列,主要靠的是总量、规模、速度。今天想要继续走在前列,就必须划定新的“标高”。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开局之年,对于发展路径“惯性依赖”的危机感始终萦绕在广东建设者们的心头。因此,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进程更加紧锣密鼓。

不久前,广东出台《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下一个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并推动广东能源结构大调整。

对于一个已经形成完备制造业链条的工业大省而言,“转换动能”之难不言而喻。更遑论新型储能行业还处在商业化初期,商业模式、应用场景还在探索阶段。而为了支撑制造业企业发展,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广东愿意直面转型之难,重新打造产业布局。

新型储能只是广东推进动力变革一个缩影。想要继续“走在前列”不仅意味着标高提升,更意味着“自我变革”,从以往被动“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大循环”的角色,转变为在国际大环境中谋求战略主动。

以总目标为引领,广东必须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闯劲干劲拼劲再出发。

纵深何在?“三大动力”拓展战略新空间

从2022年开始,面对日趋紧张的制造业用地,深圳率先打响先进制造业“空间保卫战”,提出将连续5年,每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高质量、低成本、定制化的厂房空间,让“工业上楼”,甚至重点围绕产业链招商,努力实现“一栋楼就是一条生产链”。

不只是制造业,放眼广东,在再造广东现代化建设关键新优势的征程上,同样也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新发展空间何在?除了“向上找”“向外延”,这次全会还提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经济纵深的新思路。

“纵深”是战略运动的空间。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通过一条条产业链,延伸全国各省,联通产业链上下游,深化对内经济联系想象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行至纵深,自然也意味要中流击水、身涉险滩,破解的问题和阻力自然更多更大。

自处险境,方有新机。回望来路,广东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崛起为第一经济大省,动力正是源自改革、源自开放、源自创新。寻找新发展,同样需要“动力源”的坚强驱动。与此同时,也必须推动思想再解放,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成为广东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这次全会上,改革、开放、创新再次成为“1310”新部署的“三大动力”,成为不断巩固发展的最关键优势,发展纵深的坚强动能:过去四年多时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硬联通到软联通,三地携手联动不断挺进纵深,体制机制“红利不断涌现”,正是不断改革赋予了新优势;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广东坚持对外开放,激发开放动力,再造发展空间新优势;以创新为引,科技为线,牵起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力量,为新时代的大湾区激发澎湃动力。

广东,正在走在前列、走向纵深的发展实践中,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持续激发“动力源”活力,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方位何在?在自我突围中寻找历史使命

早在去年12月举行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广东就鲜明提出“认清广东所处历史方位,自觉肩负起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的广东路径。

这也意味着新时代的广东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向哪里去?达到怎样的高度?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方位之思,使命作答。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一锤定音明确了广东工作的总目标。

而在这一次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走在前列”历史方位进一步明晰——这既是历史赋予广东的时代使命,也是广东作为先行者的主动选择。

辨方位而正则。在本次全会中,广东“1310”新部署提出十大突破。其中,既包括要在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久久为功,也涵盖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样破除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发展难题;同时还创新提出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寄望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仔细梳理这十大新突破,不难发现,这既是一步步朝着总目标迈进施工图、任务书;所突破的,也不只是广东一省的发展难题,更有广东站在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深刻思考——换言之,广东正在用自身的“闯”与“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继续蹚路创新!

把“走在前列”作为自己的历史自觉,不仅意味作为先行者的广东要面对不断赶超压力,在改革发展上一马当先,同时,也必须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经受挑战,立马阵前,舍我其谁。

立定时代潮头,在这场“自我突围”中,广东敢为先,勇求变。雄关漫道,广东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始终满怀从头迈进的豪情!

(总台记者 郭翔宇 周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