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的人对新年的感受大不一样。年轻人可塑性强、冲劲足,“新年新起点”是他们经常用来自勉的话。年纪大一些的人,生存状态一般来说比较静态:事业进入平稳期,没有特别的低谷,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平地起高楼。感情也进入稳定期,夫妻彼此熟悉如左右手,少了热恋时的激情。对于新年的感觉,也会比较平静。我就是如此,总是心平气和,有人说我的“新年感”越来越弱,我不太同意,我一直保持着“新年感”,让生命延续应有的活力,我把这当成我这个年龄段的人的一种生活智慧。
拥有“新年感”的一个标志是:每到年底必盘点工作、生活的“流水账”。古代的曾子每天都自我反省,为人做事是否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是否讲究诚信?每天该读的书读了没有?作为现代人,自省要做得更到位才对,既要有日省,也要有周省、月省、年省。年省,就是复盘一年来自己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可以改进。做得好的,来年继续。做得不好的,立即换种轨道。反省并不是对自我的否定,而是为了积累前行的“眼力”。年轻时写作,我好讲大道理,喜欢用大词,文风比较浮,为自我感动陶醉。某年经过自省,又从别人的优秀文章中取经,知道文字只有建立在真诚、细腻、别致的基础上才能赢得读者,要言之有物,文风为之一变。因为这种改变,这些年我发表的作品转载率很高,所出的几本书也卖得不错。
复盘不是目的,也不是“新年感”的主题,“新年感”的主题应该是:来年我该做成些什么?有人说志向这种东西很空,我从不这样看。我觉得一个人做事不分年龄,只要身体许可,90岁、100岁都是当打之年,都可以奋斗出成果,像杨绛、巴金、黄永玉等都是高龄依然创造不凡业绩的典范。此外,我认为志向本质上是一种做事的路线图,有了它,我们付出的血汗才会汇集到既定目标,不至于分散,更不至于内耗。做好来年的计划,是拥有“新年感”的另一个标志。
新年意味着时光的流逝,每多过一个新年,一定是又多送走了一个旧年。人生总共的日子就那么多,因而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将温暖尽可能多地赠予别人。对父母,要尽己所能去行孝,该陪伴就陪伴。对爱人,要及时“看见”其贡献,使其感到你的爱意与尊重。对儿女,你要付出刚刚好的爱,这里强调“刚刚好”,指的是父母之爱要足量,但不要过量,足量是温暖,过量是溺爱。对朋友、同事、同学甚至路遇的陌生人,你要乐其所乐,忧其所忧,要以助人为乐事……一个人心中装自己少了,装别人才能变多,你的生命才会属于大众,你的名字也才会镌刻于更多人的心头。
拥有“新年感”,就算活100岁,每一个新年都会是美好的门槛。从少到老,我们的心可以有壮怀激烈到平和从容的改变,但要记住:永远心怀希望。
又到辞旧迎新之际,我的心里又泛起“新年感”。“新年感”就像码头,它不断提醒我们送别旧我、迎接新我。
游宇明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