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牛市的道路,多数人仍会成为炮灰……

通往牛市的道路,多数人仍会成为炮灰……
2025年01月07日 22:03 杨国英观察

文/杨国英

一年一度的小规模闭门会议,前天结束了,挺累的,所以,昨天又暂停了一天更文。

感谢参加这次闭门会议的34位朋友,只是,基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三个半天,分别交流中国经济的应对逻辑中国资产价格的重估逻辑、以及实战投资思维导图,第二天下午嗓子就有点吃不消了),不能和大家聊得更加深入一些,关于实战投资,更详细一点聊,聊上三天三夜可能都聊不完,期待有缘明年再相聚。

除了详细的交流,在这次闭门会议上,我再次强调了几个观点:

1,2025中期牛市是确认的,职业投资者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2,2025的A+H涨幅,超大概率会超过全球绝大多数市场;

3,对于非职业投资者而言,买宽基指数,不要瞎折腾,因为,即便是牛市,多数人也还是会亏钱,也还是会成为炮灰。

为什么说,即便是牛市,多数人也还是会亏钱,也还是会成为炮灰?

这里除了追涨杀跌的行为心理学之外,还为重要的,还是深度的确认——深度确认,来源于深度研究——而深度研究,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深度研究,能将这三个维度的深度研究,真正搞到位,其实99%的人都是不具备的。

以我们工作室为例:

个人认为,我们的宏观研究还是很到位的,这缘于我年轻时做财经评论员(给多家纸媒写财经评论)、以及最近15年一直持续关注和思考宏观经济动向、以及其对资产价格反射性的经历。

对中观研究,个人认为,经过整整4年的积累、合计深度研究和撰写了上百个细分领域专题之后,我们的中观研究能力,整体上也还是不错的。

但是,就微观研究而言,落实到具体公司,个人认为,我们的深度研究能力,还是比较粗放的,这也是我们未来一年最最需要提升的地方。

对具体公司的深度研究,一个基本合格的标准是:在中观行业深度研究到位的基础上,必须基于对预期业绩的预判,筛选出预期业绩最好的一家公司(最多两家公司)

对预期业绩的预判,到底何为合格?

个人认为,对预期螺旋式上升的硬核科技赛道,对预期业绩(预期半年和一年)的预判,偏差度不能超过30%;对弱周期大消费或一些相对传统的赛道,对预期业绩(预期半年和一年)的预判,偏差度不能超过15%。

有些人可能认为市场是随时游走的,没有必要对做预期业绩的预判,这就大错特错了。

市场总是波动的,不可能一直向上或一直向下,没有对具体公司预期业绩的深度确认,市场向上时你敢不敢去追,市场向下时你能不能拿得住,你追或拿住,又到底敢押多少仓位——这些事实都取决于你对具体公司预期业绩,到底有没有去做详细的推敲——与同行推敲,结合研发、批量生产、运营效率、产能等,去做详细反复的推敲。

在宏观和中观研究整体到位的情况下,切实提高对具体公司的深度研究能力(具体标准就是基于对预期业绩的预判),这是我们工作室2025年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必须构建起系统的预判方法论、并且在接下来一年还必须得到较高比例的验证,我们才会在2025年底筹办私募产品,否则,还必须继续延期。

精细,精细,再精细,这不仅之于实战投资,之于任何一个行业,其实都是如此,否则,你就毫无竞争力,你做投资,就根本不可能获得中长期(最低标准是5年有3年跑赢沪深300指数30个百分点)持续的超额收益。

职业投资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它的艰辛,超过了这个世界90%的行业——只不过,太多的人不自知罢了,太多的人总是基于短期市场情绪而将其诉之于运气罢了。

今天就写这么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