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开始疯狂卖资产!

央国企开始疯狂卖资产!
2024年06月20日 21:41 用户1909107680

房地产救市已经打响“全面战争”,你要再决策错误,这一轮再难翻身!点击预约直播,听樱桃给你直击真相↓↓

6月3日,金融圈剧震,一个被市场忽视的超级大招,发布了。

那就是针对央国企,国家的最新表态“退金令”。

退金令是啥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退出金融业务的政策,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让这些企业聚焦主业,提高经营效率。

大白话说,就是央国企对金融机构有投资的,有参股的,或者自己直接开设银行、保险等业务的,过去是支持的,现在不支持了,并且有这些业务的,该退就尽快退。

这个政策发了之后,各央国企已经开始行动,大面积处置、清理非主业资产了。

比如鞍钢集团正在退掉和转让本溪银行股份,大唐电力正在退掉富滇银行的股份,中石油这种巨头也要退掉中意保险的股份。

那这和楼市有什么关系呢?

楼市之前有个“退房令”,2020年的时候央企发布退房令,让央国企都从房地产中退出来,那一年,山东高速退了恒大200多亿的投资。碧桂园融创也是,背后都有央企的股份,当时都退出来了。

也是那一年,房企三道红线出炉,整个房地产的融资变难,高周转房企开始陆续暴雷,一直到今年,房地产也没有复苏。

现在回头看,当时退房令就是在保护央国企,让他们在高位出让了资产,大赚了一笔。

现在的退金令,会发生当年房地产类似的历史事件和危机吗?现在还不确定,因为根据数据看,现在央企拥有的金融资产过万亿,就算是退出来,也得找到人接盘。

不过退金令也好,退房令也好,都是让央企回归主业,对各个行业是有好处的。

对楼市,那好处就更大了,因为现在上面也鼓励国央企下场收房,收房就要钱,把金融资产退掉之后,国央企就有钱下场收房了。

预估接下来国有资产处置,会一浪高过一浪,不仅是金融资产,也包括地方一些商业地产、房产、闲置的地等等。

最近赣州水务和赣州公交公司就处理了一些利用率不怎么高的地,重庆国企重庆渝立商管公司正打算卖掉离洪崖洞不到10分钟的三处房产。

甚至现在处置闲置资产都被纳入国企的经营考核中去了,而且每个季度都有考核目标,很多国企为了完成考核,会在平时的招标项目上,捆绑闲置资产,比如厂房、写字楼这些,让乙方公司一并拿下。

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地方现在太缺钱了。

财政部的最新数据,今年1-4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76亿元,同比增长0.1%。

单看这个数据还行,但实际分税收和非税收看,问题就出来了,今年前4个月,全国的税收收入同比降了4.9%,非税收收入同比增了9.4%。

也就是说现在地方上的收入,大多靠非税收收入勉强维持着,这一变化实际上从2022年就开始了,2022年全国税收收入降了3.5%,非税收收入增了24.4%。

非税收收入,官方解释包括专项收入、罚没收入等,具体各项的涨幅占比并没有公布,但对于非税收的收入增长,之前有地方财政人士解释说是国有资产、资源处置导致的。

这一点其实就对应了现在很多国企开始处置存量资产,我相信肯定是有这个原因在的,但罚没收入在没在其中扮演着角色,那不好说。

这两年大家都很关心各城市的罚款情况,而网上也确实传出一些不好的罚款现象,比如4月的时候,南京一朋友因为骑自行车没有牌照,被交警罚款50块,后来因为被曝光了,交警部门才撤销了罚款。

被罚款的自行车

这事其实挺搞笑的,骑自行车没有牌也要被罚,那大街上没有牌照的自行车可太多了,都罚一下确实是挺多钱的。

这说明啥呢,经济压力紧张啊。

网上也有关于各城市罚没收入整理的,2024年万亿经济体量的城市罚没收入都还在往上涨。

经济压力紧张,土地财政指望不上,债务又很紧迫,到2023年末,我国地方债政府的债务余额还有40.47万亿,2022年末是35.1万亿。

所以现在上面给到国企收房的任务,进度非常缓慢。

去年1月,央行拿出了1000亿元,支持地方批量收购存量住房,用来做保障房,现在1年过去了,贷款发放只用了200多亿,刚刚达到五分之一。

照这个速度下去,去化也去不了,每年各地方的保障房建设目标也完不成,计划大概率就要停留在计划层面了。

可能有人不明白,央妈不是拿钱出来了吗?怎么地方还是搞不起来保障房,因为收房虽然有贷款,但是地方还要给钱搞相应的配套,没钱,所以就执行不了。

那怎么办呢?卖资产呗。

如果处置资产的话,重头戏肯定少不了城投手里的地。

这两年,城投拿地可以说是在土地市场上赚足了眼球,因为都不拿地,只有城投冲在前面,今年的数据中,一些县城里的城投都开始在大城市拿地了。

原因嘛,你可以说是为了土地市场的成绩好看一点,但是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地方没钱,需要在土地市场上通过左手倒右手的形式,拿这些地去地方性中小银行融资。

但是城投大家也知道,开发能力不行,拿地也就仅仅停留在“拿”这一层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克尔瑞的数据,2021-2023年,22个重点城市,城投拿地的市场占比为43%,几乎一半的地都被城投拿去了,但是开工率极低,2021-2023年3年的时间,城投拿地的开工率是25.23%,开售率是15.91%。

这些地如果都拿去市场上“周转”一下,比如转让一些股权给房企,或者跟品牌开发商合作,那现在城投以及地方的债务问题会不会好上那么一点?

但是说归说,做归做,很多城投拿的地也不怎么好,在销售有困难的现在,项目建起来也没有太大优势,但还是要看项目品质吧。

归根结底,真正想让大家都好过一点,还得房地产尽快好起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