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六件事背后的投资逻辑

近期,六件事背后的投资逻辑
2024年06月13日 21:10 许戈说财经

下面六件事,放在过去年年景,每一桩,都很大,但在今年,似乎我们已经习惯了“活久见”,处变不惊,但我们仍需要知道这些事背后的逻辑与趋势,这对我们未来的财富会有较大影响。

第一件:美联储昨晚的利率会议:

从昨天会议结果上看到:

1、本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2、更多数委员认为今年降息一次,而上次会议中认为今年会有二次降息。

简单地讲,今年降息态度方面,美联储软了!

简评:美元推迟降息,无论对美国,中国或其它国家,并非好事,美元不降息,意味着美元指数保持强势,对全球资本有虹吸效应,同时,强美元也压制美国股市,同时利空商品市场。对中国来说,通过降息刺激经济的难度增加了!

第二件事:苹果产品融入AI,苹果股价单日上涨7.26%

在动物界,体型庞大的物种,常常意味着行动缓慢,比如大象,鲸鱼。大市值股票,价格飚涨,常被形容为:大象跳舞。

这次苹果跳了一次艳舞,而且尺寸很大,股价创了历史新高!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股票,仅次于微软。

简评:苹果股价飚涨,细思极恐,本质是市场认为:人工智能实现了“最后一公里”,即从“芯片”走到了“应用”,实现了闭环。

苹果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手机等产品上,并得到市场的认可,是人工智能赛道的最后一跃,未来会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方面,迅速铺开,提高生产力与效率,提高企业的业绩,改变商业的模式,简单地讲,从过去的“互联网+”成功进化到“人工智能+

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毫无疑问地已经来了。

第三件事:“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苛38.1%的重税”和“欧洲大选右翼胜选”

这二件事,可以摆在一起讲

12日,欧盟表示 ,将从下个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8.1%的关税,欧盟对比亚迪征收的税为17.4%;对吉利汽车征收20%,对上汽集团征收38.1%的税,对其它按平均21%的税收征收。

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地位如下:

去年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近五分之一(19.5%)是中国制造的,预计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四分之一(25%)。

21%以上的重税,对国内许多新能源车,不能承受之重....

欧洲议会选举在9日结束 ,爆出黑天鹅,右翼获得189席,获得优势。

欧洲未来的趋势民粹或占据上峰,更关注自己内部老百姓和欧洲企业的福祉。

简评: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在全球一骑绝尘,成为经济的一个支持,中国新能源车产和销分别增长35.8%37.9%,去年全球共销售新能源车1465.3万辆,中国占了65%,在出口方面: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

欧美这么搞,对我们新能源车及上下游国内上市公司都是利空,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可能令这一趋势长期化,国内中长期投资这方面投资,需要谨慎。

第四件:地方政府开始下场收购房子,按成本价:

财联社6月4日电,广州市增城区新塘提及拟采用购买市场化商品房作为该项目安置房源,并向社会征集符合条件的住宅房源(房企)。

房源交易单价以成本法的评估方式确定,原则上为“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广州本地一家民营房企也报了名。“政府公布的收购价是成本价,我们项目现在的售价已经低于成本价了,如果能以成本价卖给政府当然最好了。”该公司的管理层如此表示。

简评:这条消息透露了二个现实,首先,之前央行宣布,将安排3000亿再贷款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已经进入现实,这些房子将做为保障房,也就是不会再成为商品房在市场中流通,相当于股票回购后,销房,对市场有一家托底作用。

其次,政府以“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的价格收购,房企依旧愿意,而且明说了,目前市场销售价格已经低于上述收购从,可见,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就算成本价,也没有人愿意买的地步。

如果市场对房价预期不改变,房价的下跌,是有可能跌破成本价。

第五件事:部分险企将于6月底停售“3.0%”增额终身寿险 与 多家银行降息

与保险降收益同行的,六月,已经有兰州农商行、甘肃银行、广东澄海农商银行等多地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

保险的底层仍然是投资,而投资收益的基准是整个社会的平均融资成本,这二个事情的本质是一样的,即全球社会的融资成本将继续下行。

未来保险的“收益率”会进一下滑,而银行存款的利率也会下进一步下调。

第六件事:2.5%利率的5年期储蓄国债,500亿瞬间秒光!

说明什么?一、目前市场并不缺钱,各个板块的存量资金是有的;二、房地产不景气、降息的大背景下,传统投资方式的价值慢慢变低,市场缺乏好的投资标的,没有汇聚的方向;三、现在的收益率已经低得可怕,但凡我们股市能够正常点,会是这样吗?

总  结

上面六件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有内在逻辑:

海外,在人工智能上,七个科技巨头的突破,让AI之光从实验室照进生活,人类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确定性大幅度增强。

但欧美对中国在技术上的封锁日趋严格,在这次赶超中,我们需要自力更生,也就是未来国内财政发力会加快,但各行业的挑战也同样加剧。

国内,随着出口及地产面临的挑战,日趋紧张,降息时点可能比预想更早,美国不降息,但欧洲和加拿大降息,为我们提供一个降息的契机。

随着地产市场进入渐冻期,而存款利率同时下滑,对我们的财富提出新的挑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