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这四个字中,除了生,另外三个字“老”“病”“死”,似乎都和“医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和日本的发展历程相似,由于受到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加上目前人口出生率的下滑,新增人口速度正在下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中国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3.5岁。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走向老龄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可以想见,未来医药和医疗事业,将必然会以超过GDP的增速,引来长期发展。
但由于众多原因,我国的医药企业水平,并未达到我们GDP在全球那样的地位。
从全球100强制药公司名单中可以看出,欧洲制药公司在数量和总收入上都排名最前,而美国则拥有多家实力超强的跨国药企。日本自不用说,印度则在仿制药赛道上领先中国。
数据来源: Novasecta
排名最靠前的上海医药则是一家医药流通企业,再往下则是54名的恒瑞医药了。作为股市白马的领军者之一,恒瑞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谓是长牛,但放眼国际,甚至进不了前50名。
当然,医药企业的发展,是历史沿革、资金、人才、运气等各种因素的结合,确实也不能对国内的医药企业过分求全责备。但是,在老龄化大背景下,医药行业是一个长期趋势稳定向上的行业。这里,我简单地讨论下我对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看法。
如果看中短期的时间段,我认为,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研发费用。医药企业不比其他一般制造业,真金白银的投入,是获取超额回报的唯一路径。
筛选一遍上市公司,医药企业,2018年研发费用超过5亿的,一共17家,分别是:
数据来源:Wind
有心的读者可以按照这个研发费用的名次排序,把这些医药公司处于Ⅰ期、Ⅱ期、Ⅲ期的产品线列举一下,对于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基本上就有数了。
当然,一个企业进行药品研发,主要取决于三块:
一是企业的经验和能力。那么我们筛选一下过去数年内,研发成功的那些品种,以及在研的、比较有望出成果的品种,基本上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二是企业的研发意愿。民企上进心无疑更足一些,此外,生物医药类的科研院校,也是研发意愿较强的。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这方面会偏弱。
三是企业的资金实力。这里着重讨论下。
前面说过,医药公司必须进行研发才有发展。无论是转型,还是成长,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一个医药企业而言,如果不考虑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包括IPO和再融资),那资金来源无疑是两块:企业自己过往的资金积累,以及每年的企业盈利。
这两块里面,前者更重要一些,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先有地才能种田。否则,历史的资金积累不足,没有厚实的底子,必然严重影响研发,除非运气,盈利也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盈利数据比较直观,每年的定期报告里就可以直观看到。而企业过往资金的沉淀积累,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财务费用+生息资产。
先说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等于利息支出减去利息收入。也就是说,如果财富费用为负,说明资金趴账上带来的利息大于借贷的利息支出。
由于还没有出2019年的年报,这里用三季报的数据。
有些新的名字的,是因为刚刚IPO,还有不少募集基金来不及投出去,还趴在账面上吃利息的。这个暂时按下不表。
再来说生息资产。
这个词其实是借鉴(抄袭)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名词。
我的定义为:
生息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这些就算医药公司的家底儿了。家底越厚实,越没有后顾之忧,越能有资金去投入研发。且不说最终转化率问题,但明显是赢在起跑线上了。
而有一些明星企业,比如某千亿市值医药企业,研发投入“高达”3亿;也有一些研发比例巨高,甚至超过50%的WS生物,无奈营收太少,用力过猛也不一定立即有成效。
还有一些企业,估值一直上不去。
比如FX医药,生息资产-103亿=货币资金103亿+交易性金融资产13亿-负债端短期借款74亿-长期借款88亿-应付债券57亿,是不是大存大贷不去评论,但这家底儿,也确实禁不起折腾。
此外,人福,-83亿,天士力,-50亿,科伦,-50亿。
这样的历史资金积累,也确实家底不殷实,一旦研发失败,无疑雪上加霜。这也进一步制约了他们的研发意愿和研发投入,要么就在舒适区里呆着。
我想,这也是这些公司估值很难上去的原因之一吧。
上面讨论了,研发投入和公司资金实力,决定了公司中短期的发展前景。如果时间拉长,影响医药公司长期竞争格局的是什么?
我觉得,一是制度,二是赛道。
以前的药厂-药代-医院模式,受到了各种诟病。说句老实话,医生几乎都是寒窗苦读若干年的高学历,还得经过若干年的培训才能上岗,工作环境全是病菌,整天面对生生死死,动不动来几个医闹,闹不好还有生命危险,不拿处方费,比清洁工也多不了多少钱。体制问题,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对医药企业而言,先不讨论法律上的界限问题,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因为不适应制度的企业,已经被淘汰了,适应制度的企业,先活下来,才能做大做强。
随着4+7集采的启动和后续推广,中国的医药招标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以往的采购是怎样招标的呢?
原研药,不用说,有保护期,自己单列一组,价格自己定,很容易维持高价,毕竟没人竞争;
首仿药,差一点,但也有4年新药保护期,即使过期了,也和普通仿制药区别开来,组内一两家、两三家心照不宣保价,维持一定利润空间;
剩下就是一堆仿制药挤在一组,价低者得,价格低到尘埃里。
原研药和首仿药由于有保护期,能维持高定价,自然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你懂的……),有利润的药自然有医生愿意开,量价齐升,护城河就这么产生了。
所以以前,中国的龙头医药企业,大多数都可以归为三种类型:
一是走原研药/ME-TOO道路,典型的代表就是恒瑞医药;
二是走首仿药道路,例如信立泰;
三是走独家品种,国内主要是中药企业,例如同仁堂。
好了,旧的招标方式已经成为了历史,新的招标制度直接带来了王炸。
只要通过一致性评价,无论你是原研药、首仿药、一般仿制药,一律视为一类,放在一个组里。就像家长招一个辅导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家教,无论你是博士、硕士、本科,还是只是个初中生,都一起面试,一视同仁。
首仿首先哭晕在厕所,他的护城河已经一马平川。七个小矮人欢迎白雪公主屈尊降贵。
中药,在医保控费的大局面下,一方面大批量被剔除医保目录,一方面严格控制辅助用药,护城河也被填平的差不多。
而对于原研/ME-TOO(当然了,国内的独家品种大都是ME-TOO),还能勉强维持一些尊严。但同样,在医保局那些带着40米大砍刀的谈判庄家面前,产品降价也算是城下之盟了。
带量采购带来了中国医药模式上的巨大变革。以前的处方权在医生,现在则在医保局。无论有没有处方费,医生都得开这些药,因为药已经堆在医保局的库房里了。
那医药企业的对手方从医生变成医保局之后,行动纲领必然发生重大的变化。
以前医药行业有个名词,叫做“四倍空间”。简单的说,就是销售价是出厂价四倍的药品,最好销售,既不会太贵让医生下不了手,也不会太便宜,可以覆盖医院、医生、药代、运输、税费等所有中间环节费用。
现在有了带量采购,一旦中标,70%的同类产品必须用我的,我既不用养那么多药代,也不用给医生费用。那么很显然,医药企业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
削尖脑袋,各显神通,也要挤进目录名单。
靠什么挤进去?一致性评价是必须的了,大前提。剩下的,把所有以前的销售费用,都甩啦甩啦,直接血战价格。这也是让那些家底儿不厚的药企腿肚子打软的原因。
降价进去吧,找死,没进去吧,等死。
但没办法,人家原研药、首仿药也是一个价格,吃惯了鲍参翅肚的大少爷们陪你一起啃馒头,知足吧,活下去才是王道,有本事除非你不玩。
什么样的制度,造就了企业什么样的营销模式和产品。
如果放眼未来十年二十年,什么样的企业能走出来?老龙头能否换发新生?又有没有搅局者横空出世带来行业格局剧变?一切都用时间说话。
我觉得,未来的企业龙头,除了要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之外,企业赛道,非常关键。
第一,走原研、BEST-IN-CLASS、国际化的道路
当然,这太难了!无论是科研水平积累、人才积累、资金实力,中国的医药企业,哪怕是龙头企业,和那些欧美日医药巨头都有极大的差距。这条路,荆棘密布。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与几年前相比,如今国内新药研发的环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政策红利、涌入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于那些海龟乃至国外的专家的引进而言,非常有吸引力。华人在海外医药巨头企业担任重要管理、研发职位的不在少数,这些人的回国,必将给中国的研发带来强大助力。
另外就是并购。新药的研发,很多时候不一定出自投入数十亿美金的巨头企业,而是偶发于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辉瑞等巨头企业的新药,很多来源于被并购的小公司。当然这看起来是运气,其实也是眼光加实力,既要看得准,也要资金实力雄厚,就算失败,还有其他布局,不会伤筋动骨甚至全面崩盘。
目前看来,中国目前有这个潜质的,只有恒瑞医药一家。
第二,走ME-TOO创新药道路
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原研,绝大多数创新药都是ME-TOO。这是实话。
药品的研发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再成熟的药物机理,依然有极大的改进空间。
“人无我有”可能是个境界,但“人有我优”相对而言更加接地气一些。作为后来者,你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你比原研药研发者了解的更多,因为你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旦研制成功,你的专利保护期比他更晚到期,可以赚更多更久的钱。
只要你愿意深入研究,并且愿意冒一些风险去做改进(例如,更低的药物浓度,更强的活力,更小的分子量,更多的适应人群),这是非常有前景的研发模式。
历史上最成功的他汀类药物——利普陀,就是个纯粹的ME-TOO。当时首创新药叫做lovastatin已经上市三年。是什么让利普陀成为史上最强药物?因为当时辉瑞做了三个大型临床,证实了能大幅降低心梗、中风的概率,且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临床花了8亿多美金,就差把药稀释在自来水里了。当然了,辉瑞的销售也确实强,实话实说。
国内最近热门的创新药PD-1,最先出成果的是君实,信达、百济相继撞线,恒瑞也在去年4月推出。这就是大分子药物(尤其是单抗)的专利特殊性。
单抗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结构复杂,PD-1只是一个靶点,而靶点通常没法申请专利。针
对这个靶点,可以开发几十上百种药物,几个氨基酸不同就是一种新药。而专利只能保护药物,没法申请靶点专利,所以很难有专利壁垒,只有技术壁垒。所以这对于国内企业做ME-TOO/ME-BETTER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目前中国大量一线药企也主要是集中在大分子这个领域做ME-TOO。
小分子药物,则存在少量的ME-BETTER机会,当然,做好绝非易事。
第三,走特殊病种、疗效、国际化道路
这其实算是夹缝了。国内基础医保覆盖面越来越大。很多特需药品、高价药品在舆论的呼吁之下,也进入了医保目录。
但是!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总量是有天花板的。一个肿瘤病人的医保消耗量,等于几十几百个普通病人。这对于这些普通患者,无异于是某种意义上的抢夺。
所以,这些特需药、高价药除非大幅度降价,否则无法大规模进入基础医保。那么对于药品的研发企业而言,花费巨资研发出来的创新药被降价,也是难以接受的,也是挫伤研发积极性的。
所以不难理解,创新药要有利润,一定得走特殊病种、疗效、国际化道路。
特殊病种,主要是各种恶性肿瘤,病人不惜代价倾家荡产也希望能延长生命,在不在基本医保范围内是第二考虑的因素;
疗效,就是只有这一种药能治,单一特效药,别的无药可医;
国际化,那就是国际上进行销售,全球竞争,哪怕不纳入国内医保,至少有别的收入渠道。
这几种,其实算是基本医保之外的夹缝了,走补充医疗覆盖以及高净值人群路线,足够创造一大部分利润。
其他的,就是一些较为平庸的医药企业了。化药仿制药,原料药,基本上沦为化工厂。
还有大输液行业。一瓶农夫山泉还有两三块钱,一袋大输液却不过几毛钱。可大输液的液体,品控上可要比矿泉水严格的多的多,你说怎么赚钱?双鹤发展这么些年,股价还在07年的水准;科伦也知道单靠大输液赛道跑不出来,只能作为收入基本盘,所以走仿制药路线还是非常明智的,然而前面也说到,家底不够厚实,抗风险能力还是偏弱,所以,股价也还是10年前的水准。
作者单位:北京天阅金融信息服务股份公司特邀顾问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