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集散中心“港湾式”停靠站已启用 还需优化这些问题

旅游集散中心“港湾式”停靠站已启用 还需优化这些问题
2025年03月24日 08:50 泉州网

□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实习生 戴雨萱 文/图

旅游集散中心将投用 一站式疏导交通●追踪

“港湾式”停靠站已启用 还需优化这些问题

在中心市区新华北路中闽百汇门口,因泉州开元寺配套的旅游停车场改为旅游集散中心“港湾式”停靠站,旅游大客车不能进入停靠,只能停在道路旁上下客,原本车流量大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本月21日,记者再次走访现场发现,“港湾式”停靠站正式启用,在有效提升游客出行安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

现场: 大客车进站停靠

旅游集散中心“港湾式”停靠站有两个车道,车道上施划了交通标线,路面上标有“即停即走下客区”字样。两个车道中间的导流岛上面立了一块标志牌,上面有“大客车,小客车”两行字。两块水泥导流岛的两端立有反光柱。出入口路面很宽敞,在入口处,有交警在疏导交通,一看到大客车驶来,就示意其“进站停靠”。在交警引导下,大部分旅游大客车进站停靠下客。

旅游大客车进站停靠后,游客从车上下来,在导流岛上集合休整。等游客都下车后,大客车立即驶出停车场。这样一来,游客就不用在路边聚集了。游客陈先生刚从旅游大客车下来,他说,有了停靠站,不用在路边下客,安全了许多。

记者在现场看到,进站停靠的旅游大客车在这里下客,而前来接客的旅游大客车仍然停在靠西街往新门街方向的路边,导游带着游客横穿马路去上车。

不足: 共用出入口导致通行效率低

“港湾式”停靠站的出入口虽然拓宽了,但是由于该出入口与中闽百汇小型汽车停车场共用出入口,一些小车等待进入停车场停车时,影响旅游大客车进场停靠,造成路面拥堵。记者还注意到,由于大客车停靠下客需要一定时间,加之停靠站车位有限,容易处于满位状态。

此外,记者还发现指示牌上面明确指明“大客车”与“小客车”的通道,但仍会出现大客车占用小客车通道以及小客车占用大客车通道的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港湾式”停靠站刚投入使用,部分司机还不熟悉;停车需求的车辆数量远超停靠站的承载力,单条停车道容易满位,大客车与小客车为了方便就会互相占用通道。另外,停靠站还有私家车及电动车驶入。

部门: 增派警力加强交通疏导

“如果不是有交警在指挥,我都不知道停靠站启用了。”大客车司机李先生说。“交通引导标志少,也看不懂。”司机杜先生说,入口处有一小块标志牌,上面标有“下客区”的字样,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能下不能上?记者找到司机所说的交通标志牌,上面标有字母“P”,还有两行字:“下客区”“限时1分钟”。

“刚刚启用,司机对停靠站不熟悉,难免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时间磨合,司机慢慢就会适应。”鲤城交警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中闽百汇商业综合体内保留着原有的小型汽车停车场,每当停车场内的车辆饱和,溢出的车辆便在道路上排队,这与驶入“港湾式”停靠站的旅游大客车流相互交织,致使通行效率明显降低。对此,他们已增派警力加强交通疏导。

交警提醒,因该路段通行空间狭小,车辆、行人应自觉服从指挥配合疏导。若停车场已停满,小型汽车驾驶员请及时选择周边其他停车场停车,切勿长时间在该路段停车等待,导致大客车进不了站。

市古城办有关负责人说,将完善“港湾式”停靠站的设施,所有旅游大客车在集散中心即停即走,下完客后,可安排前往花博园换乘中心、泉州市博物馆西换乘中心、侨乡体育馆换乘中心、笋江公园换乘中心等专用停车场停靠。游客游玩结束之后,旅游大客车可以再来此处接游客,但也要即停即走。

责任编辑:黄艺芬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