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遭逢生死劫难后写下一诗,劝慰世人上千年,意境极美

诗佛王维遭逢生死劫难后写下一诗,劝慰世人上千年,意境极美
2024年03月31日 18:16 脑洞趣味历史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王维少年成名,中年开始参禅悟道,他的诗篇、书法、画作、音乐,无一不精,随口吟咏,便是让万千读书人望尘莫及的绝妙好辞。然而,纵有这般横溢的才华,他的一生却饱经忧患,快乐与他似乎总是擦肩而过。

1、

三十岁那年,他深爱的妻子离他而去,从此他的世界便少了一抹温暖的色彩,他再未步入婚姻的殿堂。

四十岁那年,他再次遭遇打击,三位挚友相继离世,崔希逸因奸人陷害而抑郁而终,孟浩然因背疽复发而逝,他所敬重的张九龄也在家乡离世,这些都让王维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当他再次回到繁华的京城,却发现这座曾让他魂牵梦萦的城市,早已变得面目全非。那些熟悉的街巷、热闹的市集,都已不再是昔日模样。朝堂之上,更是风云变幻,奸臣当道,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王维对此深感失望,对于官场的种种勾心斗角,他已无心涉足。

于是,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向了他在终南山的辋川别墅。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他在这里作画、写诗、参禅悟道,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然而,天宝十五载的六月,安史之乱的硝烟打破了这份宁静。叛军攻陷长安,王维不幸被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他曾一度陷入困境。但幸运的是,他的诗名与才华救了他一命,安禄山还强迫他担任了给事中的职务。

后来,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后,王维与其他曾不幸沦为俘虏的官员们一同被囚禁在牢狱的深处,随后被沉重地押送回长安。按照唐朝的律法,他们原本注定要面临残酷的极刑,然而,命运却对王维展现了一丝宽容。

在被俘的那段黑暗日子里,王维以笔墨为剑,直抒胸臆,创作了《凝碧池》一诗。诗中流淌着他对国家的深沉忠诚与对朝廷的绵绵思念,字字句句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漆黑的夜空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正是这份执着的忠诚与深情的思念,为他赢得了一线生机。

更为幸运的是,王维的弟弟王缙在平叛的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毅然决然地请求削去自己的官职,只为能够替兄长赎罪。这份深厚的兄弟情谊,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融化了王维心中的寒冰,也感动了朝廷的决策者。

因此,在种种因素的交织下,王维得以逃脱死神的魔掌,被从轻发落,降职为太子中允。

《终南别业》便是他在经历这一切后所创作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他在终南山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超脱,更透露出他在历经磨难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

起首“中岁颇好道”,简短五字,却饱含深意。“中岁”,指的是诗人的中年时光,“颇”字轻轻一点,却透露出诗人对“道”的深厚情感。“好道”,此二字便是对佛道之理的热爱与追求。整句诗如清泉涌出,直接展现了诗人中年后对佛道的热衷,为整首诗渲染了一种淡泊明志的基调。

紧接“晚家南山陲”,又是一番景象。“晚家”,二字轻轻,却告诉我们诗人晚年选择了何处安家。“南山陲”,那便是终南山的边缘,远离尘嚣,与天地为邻。此句如画卷展开,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也感受到了他远离尘世、贴近自然的决心与情怀。

再看“兴来每独往”,其中的意境更是美不胜收。“兴来”,即是当兴致所至,“每”字则告诉我们这样的独往并非一次两次,而是常常如此。“独往”,独自一人,前往那心中的圣地,去追寻那份宁静与自由。这句诗将诗人的潇洒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胜事空自知”,又是另一番感慨。“胜事”,即那些美好的事物或景象,“空”字则带有一种无奈与自嘲,似乎在说这些美好只有自己能体会,却无人分享。“自知”,更是强调了这种孤独的享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之感。

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水穷处”,即是水的尽头,似乎已经没有路可走。“坐看云起时”,但诗人并不气馁,他坐下来,静静地观看云卷云舒,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两句诗将诗人的豁达与从容展现得无与伦比,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禅意与哲学思考。

最后“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偶然”,即是不经意间,“值”字则是遇到的意思。“林叟”,即山林中的老者,他们或许就是诗人心中的知己。“谈笑无还期”,诗人与这些老者谈笑风生,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两句诗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展现得更加完美。

整首诗流畅自然,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境与情感。读来如行云流水,又如清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久久回味。王维的《终南别业》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与追求。

3、

苏轼曾经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也好,词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我们情感的载体,也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映射。王维的诗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王维,一个在纷扰世事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智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王维的人生态度:

水穷之处,不是终点,而是转折;云起之时,不是偶然,而是新生。这是一种在困境中寻求希望,于绝望中窥见生机的意境。

王维通过这句诗,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即使走到山穷水尽,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转机往往就在下一刻。坐下来,静看云卷云舒,心境也随之开阔。这种意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人生波折的坦然面对,更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体现。

因此,“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仅仅是一句诗,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象征,一种在风雨中坚守、在困境中奋发的精神力量。它鼓励着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都能保持一颗平和、豁达的心,去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