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经典|从赖特到Vervoordt,盘点“东风西渐”的十个重要时刻

AD经典|从赖特到Vervoordt,盘点“东风西渐”的十个重要时刻
2024年05月20日 09:00 安邸AD

1867年,近代思想家王韬参观了巴黎世界博览会,留下了中国人对世博会最早的记载文字。同年,日本首次参展,将东方工艺美术带入欧洲上流社会和艺术世界。从彼时到今日,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设计的交汇,促成诸多经典诞生。传播与吸收、理解与运用,文化彼此影响,有了更多元的表达。下文,随我们回访过去250年中“东风西渐”的十个重要时刻。

伦敦邱园(Kew Garden)中有一座建成于1761年的的大宝塔(Great Pagoda)。

威廉·钱伯斯撰写的《中国建筑设计》出版,是欧洲第一部介绍中国建筑和园林的专著,对中国园林在海外的流行起到重要作用。1757年,他开始主持设计邱园,模仿中国园林手法挖池叠山、造亭建塔,在欧洲引起一股中国园林热。

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

威廉·钱伯斯(1723-1796)是英国乔治时期最负盛名的建筑师之一。1740年至1749年间,他在瑞典东印度公司工作期间,曾三度前往中国旅行,对中国园林倍加赞赏。他反对古典主义园林,也批评自然风景园,认为景色如画的中国园林是英国长期追求却没有达到的,他主张在英国园林中引入中式情调的建筑小品以增添情趣,形成图景式园林。

日本参加1867年世博会。

日本参加巴黎世博会之后,将东方文化和工艺美术带到了西方。很快,这一风潮传至美国。美国南北战争后,设计师开始采用充满异国文化的图案和材料,摩尔人、凯尔特人和中国人的设计元素被大量运用。以Herter Brothers、Pottier & Stymus和Tiffany Studios为代表,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中模仿风格化的东方主题,包括花鸟昆虫等。

Herter Brothers打造的边柜,设计于1880年代。

Herter Brothers装饰公司是19世纪末美国装饰风格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从德国移民纽约的创始人Gustave和Christian兄弟拥有600多名设计师和工匠,为德比尔特、摩根、古尔德和斯坦福等黄金时代的百万富翁打造豪宅。他们为自己的14款壁纸申请原创专利,这些设计与莫里斯和新古典主义的风格有相似之处。

东京帝国饭店历史图。

赖特记录的日本。

赖特在1905年开启了生平的第一次海外旅行,他花了3个月在日本参观重要的历史遗迹,同时收集自己非常着迷的木版版画。1922年7月2日,赖特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东京帝国饭店局部开业,项目的北翼和部分中央区域完工,11个月后,镜像对称的南翼完工。赖特对建筑的抗震、防火进行了周密的推敲和设计,饭店在关东大地震中幸免于难,但由于老旧在1968年拆除。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

浮世绘艺术家歌川广重(Utagawa Hiroshige)美国首展的作品。

作为浮世绘与版画的爱好者以及收藏者,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给赖特以源源不断的灵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建筑观。1906年,赖特策划了浮世绘艺术家歌川广重在美国的第一个展览;为了东京帝国饭店的项目,他在1917年至1922年间旅居日本。他在东方文化和西方建筑的交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夏洛特· 佩里安(Charlotte Perriand,1903-1999)

从1927年到1937年,夏洛特·佩里安与柯布西耶以及他的堂兄Pierre Jeanneret合作,主要专注于现代住宅的配套设计和工坊的家具设计。这让她接触到了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包括建筑师前川国男、坂仓俊三和Alfred Roth。

佩里安在东京和京都的高岛屋百货公司的展览“传统、选择、创造——与日本艺术的接触”(Selection, Tradition, Creation : Contact with Japanese Art)。

在柳宗理和坂仓准三的支持下,佩里安收到日本工商和贸易振兴部的邀请,担任顾问,为提高日本的家具出口提供建议。1940年6月15日,她抵达日本,在东京、京都和大阪等城市调研,探索乡村和工艺美术产品。1941年,经过七个月的日本之旅,佩里安和坂仓俊三在东京和京都的高岛屋百货公司举办了展览“传统、选择、创造——与日本艺术的接触”,展示了她的发现、建议和她自己的设计创作。

柯布西耶在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施工现场,左侧戴领结的男子是他的日本弟子前川国男。

1955年,柯布西耶前往日本讨论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方案,逗留期间,他造访了东京、京都和奈良,并在坂仓俊三的陪同下游览桂离宫,在速写本上进行记录。1959年,国立西洋美术馆竣工,是柯布西耶在日本唯一的作品。从筹划到施工落成,美术馆的最终落成离不开他在日本三位弟子的全力协助。

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

国立西洋美术馆以柯布西耶著名的“无限生长博物馆”理念为原型进行设计,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仅在部分内容上实现了构想,例如视觉通透的地面层、中央内庭、以坡道的方式组织展览空间、以自由平面的方式进行展览品设置与动线规划等。

《桂离宫:日本建筑中的传统与创造》的作者之一、包豪斯学校创始人兼首任校长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德国建筑师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在1933年第一次造访桂离宫,此后通过多本著作向西方世界介绍日本的建筑和设计哲学。1960年,格罗皮乌斯、丹下健三合著《桂离宫:日本建筑中的传统与创造》出版,插图采用石元博泰的摄影作品,Herbert Buyer负责书籍设计。

建造于1624至1644年的桂离宫(Katsura Villa)。

桂离宫建造于日本历史上的宽永时期,被公认为日本传统美学的典范。建筑师陶特在造访之后,看到了一个“代言人”的机会——即将日本建筑介绍给西方,同时将现代主义介绍到日本。他认为桂离宫是日本建筑和文化的一个亮点,包含了现代主义的属性,他写道:“现代建筑师会惊讶地发现,这座建筑绝对是现代的,因为它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满足了其要求。”

索特萨斯的家具作品“中国小女孩家中的塔型家具”(Tower Furniture for the House with the Little Chinese Girl)

1963年,孟菲斯的创始人埃托·索特萨斯为意大利成功的华裔工程师Mario Tchou设计公寓时,创作了这件家具作品。格子、榫钉和立方体块等元素展现了工艺美学和现代性,它们与中国的红黑漆、金叶和宝塔结构形成了一个家具装置。索特萨斯在晚年曾到访西安,他以“石林”博物馆的陵园拓碑为灵感进行了字符设计,用黑色陶瓷烧制。

埃托雷·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2007)

1980年代末,索特萨斯邀请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加入后现代主义设计团体”孟菲斯”。后者并不一味追随欧美的设计理念,也不偏执于日本形态的设计,却能输出文化及审美意识独到的设计作品,为孟菲斯的全球风潮注入了不一样的因子。

布里昂家族墓园设计草图。

斯卡帕代表作之一、布里昂家族墓园。这里是电影《沙丘2》的重要取景地。

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在1969年首次访问日本,在那之前,他在自己钦佩的艺术家克里姆特和建筑师赖特的作品中接触到日本美学。在1978年完成的布里昂家族墓园中,可以看到日本建筑和庭院的强烈影响。

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1906~1978)。

斯卡帕设计的Olivetti展厅,空间线条和格子窗可见来自日本的影响。

在斯卡帕最具标志性的作品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源于日本的影响:布里昂家族墓园中入口处环环相扣的圆、维罗纳老城堡博物馆的以格子窗棂“Shoji障子”为灵感的大门,Olivetti展厅中的极简主义风格等。对细节的敏感捕捉、空间与四季的互动、通过现代设计唤醒传统工艺……这些亦是战后日本建筑思想的核心。1978年斯卡帕在日本仙台探访的途中不慎从混凝土阶梯上跌落,重伤去世。

纽约Greenwich Hotel中的Tribeca顶层套房。

1970年代早期,比利时设计师Axel Vervoordt前往泰国、柬埔寨和日本进行采购之旅。由此,他接触了日本的侘寂文化、东方的禅宗美学之后,开始投身于这种风格。2014年,他为纽约Greenwich Hotel设计的Tribeca顶层套房在西方成为侘寂设计风格的典范,受到热烈追捧。

Axel Vervoordt以其标志性的侘寂设计风格享誉世界。

亚洲之旅中,佛教艺术和空间的宁静致远与Vervoordt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在此前的设计中,他已经在巴洛克风格的家具、古代雕塑和现代绘画之间游刃有余。此时,他认识到与东方物体进行类似对话的潜力。他发现自己对侘寂有一种强烈的亲和感,那是一种禅宗观念,认为真正的美是不完美的、不完整的和无常的。

佩里安设计茶馆的手稿。

应插花大师敕使河原宏的邀请,佩里安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的屋顶设计建造了一座茶馆,以庆祝日本文化节的举行。由木头和竹子构建的茶室与欧洲传统的砖石材料形成了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东方意蕴。

佩里安设计的茶馆,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的屋顶呈现。

冈仓角仓在《茶经》一书中写道,“让我们喝一口茶。午后的阳光照亮了竹林,喷泉欢快地汩汩作响,从水壶里可以听到松柏的沙沙声。让我们梦想着幻灭,流连于美妙而愚蠢的事物中吧。”佩里安在日本和越南生活时读过《茶经》,这本书和多年的流亡生活对她的想法和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茶室虽是一个短暂的建筑,但可以被建造成精神的避难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