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 Chen Wang的上海工作室,通过镜子来探索和判断美感

Feng Chen Wang的上海工作室,通过镜子来探索和判断美感
2024年05月24日 09:01 安邸AD

Feng Chen Wang在国内的工作室位于上海中心新天地街区一个闹中取静的园区中。办公楼对面的建筑底层是一个停车场,周围有不少的咖啡店、餐厅、影棚和精品店。乘电梯来到二楼,目光的正前方是一面带有Feng Chen Wang 品牌logo的墙壁,左侧则是占据一整个墙面的镜子......

时装设计师王逢陈正在为新一季的设计做初稿。她之前前往武夷山区展开调研和学习,采茶、炒青、烘焙、茶的储藏……在亲历了茶从茶山到进入茶壶茶杯的整个过程之后,决定将“茶”作为了2024秋冬系列时装的关键元素。

镜面墙之内,是品牌创始人、设计师王逢陈本人的办公室。这里,同样一面墙镜与外墙对应,也使得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白色DS-600沙发来自瑞士家具品牌de Sede,由Ueli Berger、Eleanora Peduzzi-Riva和Hans Ulrich共同设计,木质结构茶几由设计师Marco Zanuso在1970年代所设计。

办公桌椅被摆在空间的另一端,几何长桌来自瑞士建筑设计师Mario Botta的设计作品,铬、金属和无尽变幻的几何形态,充满了建筑感,旁边摆放着由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设计的高背椅,纵横的⼏何直线⻛格统⼀了设计形式,透露着严谨的秩序感与克制的装饰美。

“我个人比较喜欢通透的空间,所以这里有大面积的玻璃和镜子。在时装行业工作,镜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我们经常都需要通过照镜子来探索和判断美感。”

王逢陈本人的办公室风格,与Feng Chen Wang 品牌的风格有着巧妙的一致性,都是中西合璧式的。看向窗外,是一片绿色,园区中的树影映在工作室的玻璃上,有风吹起的时候,光影流动。室内,是传统形制与现代设计相遇,来自设计品牌的家具与她多年来从各地收集起来的古物、旧物融洽为一体。

左面墙上挂着中国当代艺术家蔡泽滨画作作品,王逢陈随意地将一些平日收集来的老家具和摆件放置于前,并不定期的挪动这些家具,“重组”的过程也是一种寻找灵感的方式。

王逢陈自小就喜爱竹子,从家具到设计的产品,随处可见竹子元素,传统的竹制躺椅与包豪斯风格的置物架形成对比。受闽南文化传承性的影响,她也在年轻一代的话语中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就如她小时候家里长辈对她的影响,意识到自己也参与了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懂了这里面的门道,这些传统就不会流失。”

办公桌的另一侧是Dieter Rams在1960年为家具公司Vitsoe设计的模块化“606”置物柜套装。王逢陈很喜欢这种“有很大自由度”的家具单品,就像乐高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配置与组合,即使搬到了一个新的空间,也可以继续使用。

两年前,王逢陈决定将发展的重心转回国内:“我觉得在疫情期间,我的想法有了一个转变。我想要离家更近一点,想要在国内有更多时间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办公室经过二次装修,Feng Chen Wang在国内有了一个更完善的创作场地。

“除了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和园区给力的支持之外,我很喜欢这里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原来是上海的针织十四厂。”王逢陈继续说道:“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看到建筑结构和墙面上被烟熏过的痕迹,可以想象到老纺织厂曾经的样子,这个位置的历史渊源让我觉得很亲切。”

办公桌背后是两架木质古董架,每个小格子里都摆放着王逢陈多年来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有趣物件:烛台、葫芦、台式电话,还有一只收藏了多年的卯榫结构茶桶,光是研究它如何打开与合上,就已兴趣十足。

不规则形体的抽屉高柜来自1980年代的Giorgetti,选它的时候是因为觉得侧面的形态非常优雅可爱,饶有趣味,⽊材选⽤了有古典意味的树瘤⽊,触感极佳。打开抽屉,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鼻烟壶。

办公桌背后的置物架上,同样摆放着各种收集来的摆件,以及一些稀有的书籍,那盏由木雕而成的凤凰台灯,是王逢陈请师傅将它们重新组装而成。

茶几的四周是一摞摞的书和杂志,中间摆着木雕和茶具。她曾前往武夷山区展开调研和学习,采茶、炒青、烘焙、茶的储藏……在亲历了茶从茶山到进入茶壶茶杯的整个过程之后,也推出了Feng Chen Wang限定茶壶套装。

王逢陈有着一个沉淀着岁月韵味的“老灵魂”。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木质、编织感和流线形元素,她说,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对古物和老物件的兴趣,小时候攒了零花钱就会去淘老东西,长大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一定会去当地的古董市场和二手集市。“我不是要买价值多高的古董,而是纯凭自己的喜好去寻找有意思的东西。我觉得传统物品的价值,需要人们去花时间花精力去挖掘。”

Feng Chen Wang向来致力于发掘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元素,用现代设计让传统归回生活。“要把传统元素做得符合现代美学,真的很难。祖先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太丰富了,你难以超越,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平衡度也不好把握,这就要求创作者需要很多积淀。”

王逢陈身着植物染系列24春夏新品草木染重工羊毛休闲西装外套,由中国本土手工匠人手工夹染镂空出圆形图案,结合植物叶拓染出真实的叶脉肌理和颜色,使得每件衣服的图案和颜色都会“独一无二”。

除了在办公区域外,王逢陈在制版间内也花了很多小心思,空间的一角挂了David Hockney的作品海报,在这块乱而有序的房间里,这些小心思常常给了高压工作状态后的片刻放松。

王逢陈站在工作室一角,向我们展示了24春夏新品结构系列的牛仔套装,使用了经典牛仔水洗工艺,将面料以螺旋形式拼接。身边是来自是来自法国1970年代的不规则金属片弯曲壁灯。

采访和拍摄那天,王逢陈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笔记本。通过阅读,她清楚地归纳出了Comme des Garçon的历史发展线路,然后手绘出来。她说,这是因为Feng Chen Wang正在筹备品牌第一家旗舰店,她希望能够从更有经验的前辈和品牌汲取经验。

“发展一个品牌,是一个很漫长的旅程。当回头看,会发现当年的每一个决策都特别重要。”在王逢陈看来,开店的决策和为这家品牌首店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左脑和右脑打架”、“设计与生意”寻求平衡的结果。而平衡,的的确确就是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那个“道”。

以上内容来自Architectural Digest

视觉设计 | 舒宁、齐梦

摄影  Yan

编辑 Peipei

撰文 Yun X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