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精准用好每一滴水

利通区精准用好每一滴水
2024年07月02日 18:35 宁夏新闻网

  清水沟新貌。

  利通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城南生态文化公园。

  125万立方米调蓄水池。

  冷凉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

  现代化自动喷灌设施。

  农户采摘供港蔬菜。

  吴忠市利通区位于宁夏引黄自流灌区核心地带,黄河穿境而过,干流流经利通区境内河长28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89亿立方米,是利通区主要供水水源。多年来,利通区以黄河水为“导引”,持续治水、兴水、节水、护水,在沿岸有序搭建城乡生产生活布局。2023年利通区被确定为自治区“四水四定”试点县以来,蓄住天上水、用好黄河水、管住地下水,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谱写利通区现代化灌区建设新篇章。

 ■ 一渠活水“解”农愁

  粮食生产,命脉在水利。利通区位于银川平原南部,属青铜峡河东灌区,地势平坦,依托黄河形成了“五横三纵”的骨干水系脉络。

  “这几年,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田整平了、沟渠顺了,粮食产量增加了,种啥都有好收成。”6月27日,利通区高闸镇朱渠村村民马学兵说。2017年,他流转200多亩地种玉米。加入高闸镇组织的农业灌溉服务合作社后,一个人就能打理农忙季节浇地的活,每亩灌溉支出从85元降至70元。

  利通区依托“四水四定”试点建设,谋划实施试点建设节水、非常规水利用、生态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四大类20个项目。建设渠道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837套、水资源管理平台1套、地下水监测系统1套、地下水监测计量设施380套。立足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布局和发展需要,大力实施灌区水利工程提质改造工程,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力度,新建调蓄水池213万立方米,生态治理沟道42公里,不仅破解了农业用水效率低、用水难、水量流失的问题,还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

  从“用得上水”到“用得好水”,利通区在灌区管理中,工程升级、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更加科学和体系化。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建设现代化灌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2亿元,形成了“政府+社会资本+金融企业”共同建设、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同时,组建乡镇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14个,由中标单位和政府组建的项目公司——宁夏水发利通现代农业供水有限公司采用“水务局+项目公司+合作社”的全新管理机制,负责灌区建设、运行和管理,灌区管理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制定《利通区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利通区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考核细则》,推动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民主管理、自我运行、政府监督。规范水费收缴程序、工程维修养护流程、运行经费来源和标准等,保障基层水利服务组织规范运行、发挥作用。

  “四水四定”工作启动后,利通区水务局对接城投公司,谋划《吴忠市利通区再生水利用项目》,将用于城市绿化和湖泊湿地的结余水资源,引入灌区和三北防护林沙漠化治理生态林,增加水资源供给能力。中水利用后,利通区又紧盯高温、干旱、集中灌水高峰期供水量不足难题,目光对准苦咸水利用。

  创新将利通区孙家滩渔光湖(甜水河水库)和横沟120万立方米蓄水池连通,将苦咸水和黄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达到农田灌溉水质要求,满足抗灾、减灾期的用水需求,增加水资源补给量。提高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问题,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改善项目区农田灌水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节水有力“富”民生

  多条沟渠融入数据“流淌”,多道水闸在远程操控下收放自如,实现水量精准计量……数字孪生及信息化建设,为古老的灌区赋予新的能量。炎炎夏日,高闸镇民鑫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在计算机前远程控制灌水量。“所有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由合作社统一调控管理,不仅可以精准测流,还能以最快的速度操控闸门,真正做到精细化节水、精细化用水。”该合作社理事长梅南薇介绍。

  镇里有了“水管家”,节水阀门实现即时、远程拧紧。“‘水从门前过,不淌就是错’的思想发生转变,也给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利通区水务局副局长杨自健说。宁夏潞碧垦自动化灌溉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智能化灌溉设备的制造企业,在利通区建厂以来,把最先进的测控一体化闸门引进田间地头,提高了利通区灌区运行管理效率。

  截至目前,潞碧垦测控一体化闸门在利通区已安装837套,对利通区的水资源总量控制、精细化管理有了有力抓手,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得到更大保障。利通区所有农田灌溉实现计算机远程自动化控制,每天的水量由前端感知设备自动上传软件系统进行统计,为农田灌溉提供安全、公平、可靠、灵活的供水服务。

  利通区在宁夏率先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了覆盖各区域、各行业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制定农业末级渠系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激活节水各环节动力;将自流灌区农业供水价格由每立方米3.05分调整为7.1分,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倒逼用水户节约用水,激活用水主体节水潜力。依托吴忠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搭建用水权交易二级平台,畅通水费收缴、精准结算、融资投资、收储交易渠道,促进水资源价值转化。

  先后开展小型工程体制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用水权改革等水利方面改革,抓实用水权确权。近年来,累计交易水量3529.76万立方米,交易金额3.885亿元。

  利通区坚持“谁节约、谁受益”原则,自2021年起,农业灌溉用水每节约1立方米奖励0.03元,将奖励资金三分之一奖励给合作社用于水利设施维护,三分之一作为绩效工资奖励给灌水员,三分之一奖励给用水户。落实精准补贴奖励每亩5元,增强用水管水各环节的节水意识。

  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节水奖励及精准补贴资金611.95万元。其中,节水奖励资金386.60万元、精准补贴资金225.35万元。2020年末,各乡镇成立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高闸镇仅在2021年便节约农业灌溉用水1400多万立方米,返还给合作社节水奖励资金32.28万元。

■ 各行节水“兴”产业

  “每年有1000多万立方米中水用于生态绿化、工业企业、河湖湿地补水等,可置换出1000多万立方米黄河水,用于新增工业企业、奶牛产业等发展。”利通区水务局局长马铁马说。由此,2023年利通区新增生态绿化面积1000亩,五里坡新增设施农业面积约200亩,均通过再生水及置换获得水资源。

  利通区通过制定《吴忠市利通区工业企业和园区集约用水实施方案》《吴忠市利通区水资源论证实施方案》《吴忠市利通区生态湖泊利用再生水置换黄河水用水权交易办法》,实施再生水利用、苦咸水利用等项目,坚持把水资源作为关键要素同产业发展配套衔接。严格水资源论证,严把新项目用水审批关,严控高耗水产业发展,推动奶产业、肉牛养殖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

  截至目前,利通区年度取水总量控制在4.901亿立方米,各行业用水比例已优化至农业76.2%、工业2.5%、生活7.2%、生态14.1%,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3.6%、8%。

  试点推进的进程,就是难题破冰的过程。利通区着力破解农业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收储交易市场活力不强、水资源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难题,在县(区)率先组建由区委和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构建起水务、发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横向联动,区、乡、村纵向贯通的组织架构。

  2017年6月,利通区委托黄委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吴忠市利通区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规划》,查找灌区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高标准建设灌区制定任务书、路线图。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建设现代化灌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2亿元,形成“政府+社会资本+金融企业”共同建设、管理、服务的新模式,为推进试点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 水清景美“提”颜值

  在利通区清水沟两岸,水面波光粼粼,岸边绿树成荫,红蓝相间的塑胶跑道上不时出现市民跑步的身影,绿化公园、小广场、运动场传来孩童的嬉笑声……这里逐渐成为群众茶余饭后散步、活动心仪的场地。偶尔有水鸟掠过清澈的水面,构成一幅诗意的图景。

  清水沟是黄河一级支流之一,全长27.2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07平方公里,是利通区境内仅次于黄河的一条重要灌排河道,对农业灌排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黄河利通区段水质是否达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周边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因素。“谁也想不到,多年前环境脏乱差、水体黑臭的清水沟周边,现在成为我们拍照、散步的好去处。”利通区市民马巧玲说。

  水,本没有形态,但综合措施塑造了水流的价值形态。近年来,利通区通过开展截污、活源、治堤、清淤整治,新建人工湿地、绿化美化等工程,逐步完善清水沟河长制责任体制。健全制度体系,扎实开展基础工作,规范管理保护秩序,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经过持续多年的综合整治,终于让昔日的“臭水沟”彻底整了容、换了颜,水环境面貌显著改观。现在一眼望去,清水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望得见树、看得见水,成为利通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河。

  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利通区跳出惯性思维,制定“一方案三清单”,创新水资源管理“三管三必须”、水资源论证前置、地下水分区监测管控制度。从政策路径、健全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为推进试点工作保驾护航,激发利通区作为宁夏探索现代治水新模式“领头军”的先行力和潜力。

  自利通区被确定为自治区贯彻落实“四水四定”试点示范县区以来,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灌区实施的“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新模式,得到水利部高度认可。利通区清水沟的蜕变之路,就是黄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健康持续向好的缩影。水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湖沟渠实现了完美蝶变,一大批美丽乡村尽显水之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底色,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利通区依河而居,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美、因水而活,保障“人、城、地、产”用水安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利通经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