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级名利场巴塞尔,中国画廊的存在感为什么越来越低?

在顶级名利场巴塞尔,中国画廊的存在感为什么越来越低?
2024年06月14日 18:02 Hi艺术

2024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

本周,艺术界人士齐聚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尔,参加第54届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以下简写为瑞士巴塞尔)。

展会的整体规模与去年相差无几,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285家画廊参展,60%的展商来自欧洲。

这届展会首次由新任总监迈克·克鲁斯(Maike Cruse)领导,克鲁斯曾担任柏林画廊周总监,他与全球尤其是欧洲的画廊、机构和收藏家关系深厚。

虽然规模并未缩减,展会的几大标志性板块如艺廊荟萃(Galleries)、策展专题(Feature)、艺创宣言(Statements)、策展角落(Kabinett)、限量编制(Edition)、意象无限(Unlimited)也无太大变动,但这一届的瑞士巴塞尔还是在相当大的压力中开局。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城艺之旅”展区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一方面,在展会开始之前,就有不少关于艺术市场疲软、泡沫破灭的讨论。

无论是此前三家在业界颇具口碑和知名度的美国画廊相继宣布关闭——西蒙娜·苏巴尔画廊(Simone Subal)、大卫·刘易斯画廊(David Lewis)、The Sigfrids画廊,还是5月份纽约春拍成绩的不理想,都大幅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各画廊也面临着在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进行销售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除了外部的压力,瑞士巴塞尔也面临着来自“新同事”的竞争。

5月底,巴塞尔艺术展宣布将旗下的巴黎+艺术博览会(Paris+ par Art Basel)更名为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Art Basel Paris),且展会将从巴黎大皇宫的临时展馆搬迁至翻新后的大皇宫举办。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现场

因此有些声音认为,巴黎巴塞尔可能比瑞士巴塞尔艺术展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对美国收藏家来说,毕竟巴黎作为艺术和时尚之都、欧洲交通枢纽,世界头部旅游城市,再加上今年的奥运会,不仅自带流量,而且比瑞士巴塞尔相对更加便利。

在这样的“外忧内患”的危机时刻,瑞士巴塞尔能稳住吗?

公众日第一天:6月13日上午11点,巴塞尔展览中心messe basel的两个入口已经排满了等待入场的观众。

两个大厅,Hall 1 是容纳了70余件大装置的“意象无限”单元,据悉该单元提前展会一天开幕;Hall 2 则聚集了主画廊和其他几个特色单元。

虽然主画廊单元云集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优质参展画廊,但“意象无限”单元的大装置似乎更加吸睛,超大的规模,清晰的视觉,既有情绪上的震撼又十分“出片”,相当适合在社交媒体上传播。

2024巴塞尔艺术展“意象无限”单元

一家参加了“意象无限”单元的画廊向我们透露,“主办方不允许画廊工作人员站在‘意象无限’单元的作品前接受观众的问询,只是简单地配备了志愿者,为了营造一个非商业化、类似于美术馆的观展环境,然而展厅内的所有作品都是可售的。”

卓纳画廊在VIP日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草间弥生的超大尺寸到雕塑《向往南瓜之爱,我心中的爱》。

草间弥生《向往南瓜之爱,我心中的爱》

345.4×561.3×148.6cm 青铜及聚氨酯颜料  2023

550万美元 已售

卓纳画廊意象无限”单元展位

从Hall 1 中走出,步行仅需三分钟便可到达画廊展位云集的Hall 2。这里才是此次瑞士巴塞尔真正的“主战场”。

每一层展厅的展位呈“回”字形,中间空出的一块为绿植天井。从展位的位置便可一览画廊的“重磅”程度。一层大于二层,内圈大于外圈。一层的核心区域全部由国际蓝筹画廊占据,二层的核心区域主要由西欧的老牌画廊占据,而“策展角落”“艺创宣言”等单元的参展画廊,尤其是来自亚洲、南美洲的画廊,则只能被安排在二层相对边缘的位置。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

画廊云集的Hall 2

开场后不到两小时,展厅里已经摩肩接踵,现场的绝大部分藏家都是西方面孔,亚洲观众较少,偶尔能听到中文和韩语,日语则几乎听不到。

我们遇到在瑞士巴塞尔现场观展的独立策展人袁佳维表示:“中国藏家的数量整体比去年减少,但有新人入场。”

对于国内藏家来说,在瑞士巴塞尔买作品存在关税、运输等问题,在购藏体验上总归不如国内丝滑,但同行的朋友开玩笑说,“还是钱不够热,钱热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她的玩笑也不无道理。当市场成长和扩张时,画廊主和藏家们都会毫无畏惧地开辟和征服新的领土;但当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放缓迹象时,自然会选择安全牌。就像我们在这次的瑞士巴塞尔展位上看到的那样:趣味保守

柯芮斯画廊展位

立木画廊展位

玛丽安·古德曼画廊展位

托马斯·舒尔特画廊Galerie Thomas Schulte展位

Sadie Coles HQ展位

Nathalie Obadia展位

mai36画廊展位

从参展作品的媒介来看,架上绘画依然是主流中的主流,装置、雕塑的体量“更轻”,比往年多了很多灯光装置。策展人袁佳维说:“和‘纯艺术’的装置不同,灯光装置本身是带有一定功能性的,你就知道今年瑞士巴塞尔的品味有多安全。”

在艺术家的身份上,黑人、原住民、女性、酷儿群体依然呈上升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纤维艺术的地位有明显提升,多家展位带来了纺织相关的作品。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与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形成了呼应。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上的纺织作品

从VIP两日的销售结果来看,顶尖艺术家们价值稳定的作品,为国际蓝筹画廊带来了相当积极的市场反馈。

VIP首日,卓纳画廊以 200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琼·米切尔的一幅双联画《向日葵》(1990-91)。

卓纳画廊展位

Photography by Dawn Blackma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David Zwirner

琼·米歇尔《向日葵》

280×400.1cm  布面油画,共2部件 1990-1991

2000万美元 已售

卓纳画廊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绘画》

100×67cm  布面油画 2016

600万美元 已售

卓纳画廊

罗伯特·莱曼《无题》

50.8×50.8cm 经绷制布面油彩及上光漆 1997

150万美元 已售

白立方售出Mark Bradford的抽象绘画作品,售价450万美元。Thaddaeus Ropac画廊以385万美元售出罗伯特·劳申伯格的绘画。

白立方画廊展位

朱莉·梅雷图《无题2》

151.8×182.2cm  Ink and polymer on canvas mounted to board  1999

175万美元 已售

白立方画廊

Mark Bradford《Clowns Travel Through Wires》

272.5×369cm Mixed media on canvas 2013 

450万美元 已售

白立方画廊

罗伯特·劳申伯格 《Market Altar / ROCI MEXICO》

313.2×293.1cm 丝网油墨、丙烯、金箔、画布 1985

385万美元 已售

Thaddaeus Ropac画廊

Dresdner Frauen《Die Elbe》

154×65×67cm 青铜1990-2023

Ed. 3 of 9 + 3AP

每版200万美元 已有多版售出

刚刚在巴塞尔Luftgässlein 4号开辟新空间的豪瑟沃斯,仅在VIP两日内便售出近40件作品,总销售额近7500万美元。豪瑟沃斯以1600万美元售出了20世纪亚美尼亚艺术家阿希尔·高尔基(Arshile Gorky)的一件绘画作品,以1000万美元售出同期在画廊苏黎世空间举办个展的菲利普·加斯顿的绘画《订单》,乔治亚·奥基夫关于白色月球的景观作品以1350万美元售出……

豪瑟沃斯画廊展位

 © 艺术家/艺术资产,图片:艺术家/艺术资产、豪瑟沃斯

摄影:Stefan Altenburger Photography Zürich

菲利普·加斯顿《订单》(Orders)

199.4× 245.1cm  油彩 画布 1978 

1000万美元 已售

© 菲利普·加斯顿艺术资产,图片:艺术资产、豪瑟沃斯

 马克·布拉德福特《粉色珍珠》

 254×191.8×5cm  混合媒材 画布 2024

350万美元 已售

© 马克·布拉德福特,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摄影:Keith Lubow

市场回归到更加理性的步伐,一些藏家利用这个相对“划算”的交易时期触碰此前可望而不可及的作品,一些相对挑剔的国际资深藏家也在此时入手全世界最顶级的艺术品。

就像巴塞尔艺术展首席执行官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瑞士巴塞尔第一天观众的活力证明“市场仍然存在,而且非常强劲”。

但是,除了以豪瑟沃斯、卓纳画廊、格莱斯顿画廊、施布特-玛格画廊(Sprüth Magers)、Ropac画廊等为代表的国际超级画廊巨头在VIP日就交出惊艳的成绩单外,对于处在行业腰部和底部的中小型画廊来说,销售的节奏整体呈放缓趋势。

高古轩画廊展位

佩斯画廊展位

Photography courtesy Pace Gallery

Photo by: Sebastiano Pellion

施布特-玛格画廊展位

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艺术家若有机构展览或者威尼斯双年展的加持,无疑会给藏家增加一些“安全感”。例如施博尔画廊带来的皮埃尔·于热,OSL Contemporary展位上的Ahmed Umar等,都是这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

收藏家和机构管理者来到瑞士巴塞尔购买知名艺术家的优质作品,他们更注重确定的价值,而不是具有投机倾向的年轻艺术家。因此,这一届的瑞士巴塞尔并非新秀崛起的舞台,而是“老明星”们分蛋糕的盛宴。

施博尔画廊展位

皮埃尔·于热《Camata II》

74×106cm Archival pigment print on cotton rag paper 2024

Edition of 5

施博尔画廊

Ahmed Umar作品

OSL contemporary

 厉蔚阁展位

常青画廊展位

乔斯林·沃尔夫画廊展位,“米利亚姆·卡恩:建筑梦想”

©米利亚姆·卡恩。图片由艺术家及乔斯林·沃尔夫画廊提供

麦克斯·赫茨勒画廊展位

大卫·柯丹斯基画廊展位

梅隆赫画廊展位

阿尔敏·莱希展位

© 阿里·谢里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Sebastiano Pellion di Persano

桑塔画廊展位

Photo: Jiayun Deng —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2000年,香格纳画廊第一次参加巴塞尔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主画廊单元;

2009年,维他命画廊入围巴塞尔艺博会的主画廊单元;

2012年,长征空间从“艺创宣言”单元升舱为主画廊单元;

从这之后的2013年开始,中国大陆本土画廊进入巴塞尔艺博会巴塞尔展会主画廊单元的数字为“3”。如今,11年过去了,这个数字依然为3(维他命画廊、香格纳画廊与没顶画廊联合展位、天线空间)。

天线空间展位

而十几年来,中国画廊的展位位置也从未挤进巴塞尔展会中心以中心花园为核心的好地段,角角落落的边缘宿命反映出什么?中国画廊主从踌躇满志,热衷于出海,到如今抱着逐渐疲软的希冀无力争取,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策展人袁佳维认为:“中国画廊系统与欧美画廊体系在根本上的不兼容是造成中国画廊难以在这里获得话语权的原因。如今中国画廊在经历非常动荡的洗牌期,过去二十年没有建立完备的体系和规矩,现如今更是凌乱在风中。我们的当代艺术行业晚于西方,所以当他们想要衡量我们,并想要找到在自己生态里对标的时候,总是难以摸清。从根本上,我们不在一套语言系统里共事。并且中国在过去经常是以购藏为前提与西方进行资源置换,而不是以学术的角度进行专业上的对话,所以如今西方也很难将资源倾斜给我们。”

那么今年,被巴塞尔选中的中国画廊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呢?

香格纳画廊携手上海友司没顶画廊联合呈现了这次的展位,据画廊主劳伦斯介绍,在参加巴塞尔的第24年,他们策划了这个有趣的项目从而争取到面积稍大的展位,也难得获得一面10m长的展墙。所以他们在这面墙上带来杨福东的综合材料绘画《善恶的彼岸—心浪潮》。并且将展区一分为二,将另一侧的展区布置为4个沙龙格子间的形式,综合呈现了各个代际面貌全面而多样的15位艺术家作品。在谈及感受时,香格纳的工作人员也向我们介绍“这届巴塞尔的人气特别旺,从vip第一天就持续火爆。在藏家的地域上也比较平均,美国、欧洲、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的藏家都有来。”

香格纳画廊+没顶画廊展位

空白空间第三次参加巴塞尔艺博会,与2018年时一样同时参与了“艺创宣言”(Statements)和“意象无限”两个单元,并分别呈现了Francisco Rodríguez和Christine Sun Kim的最新创作。据空白空间总监张迪介绍,Statements单元的项目申请,主办方要求画廊提交具有强策展性的新晋艺术家个展项目。

空白空间“艺创宣言”展位

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白昼之夜》

250×200cm×8 布面油画 2024

22万美元,机构预留

摄影:Andrea Rossetti

1989年出生的智利艺术家Francisco Rodríguez的作品“白昼之夜”(The Night of the Day)成功入选仅有18个席位的“艺创宣言”单元。这件16米的大幅绘画与现场展位空间完全契合以形成全景式的观看体验。艺术家将画面搭建在他所成长与熟悉的90年代智利校园当中,延续了他对拉丁美洲的社会变化与政治困境的长期关注。

从VIP首日至今,空白空间也收获了非常积极的反馈。截稿前Francisco Rodríguez的作品以22万美元的售价获得机构预留,也在展览期间获得了世界各地美术馆馆长和策展人对他的认可与关注。同时,艺术家Christine Sun Kim在“意象无限”的绘画装置《FOMO乐谱》业已售出(价格30万美元)。张迪提到,“同时在两个单元上展出两位艺术家的个人项目,不仅是对他们最新艺术实践的呈现,也是对画廊多元化的program的一个介绍。”

克里斯汀·孙·金《FOMO 乐谱》

约82×142cm每件 15件 布面油画棒裱于木板 2024

30万美元,已售

空白空间“意象无限”单元展位

摄影:Andrea Rossetti

在瑞士卢森、苏黎世以及北京均设有空间的麦勒画廊在本次带来了涵盖从40后-90后艺术家的全面代理名单,其中共有11位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参展,包括蔡东东、曹雨、陈作、胡庆雁、鞠婷、苗妙、邱世华、邵帆、王兴伟、谢南星、张雪瑞。据画廊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巴塞尔的销售反馈也特别火爆,从200万人民币以上的王兴伟的作品到十几万左右人民币的年轻艺术家均有销售,结果令人惊喜。画廊向我们介绍:“今年除了巴塞尔艺博会官方在藏家邀请上做了功夫,让很多老朋友时隔多年又再次相见,这次与巴塞尔展会同期的苏黎世艺术周也做了不少努力,他们邀请了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策展人、馆长与艺术品经纪人来到瑞士,参与这一周的大小活动。”

麦勒画廊展位

中国台湾的耿画廊此次参与巴塞尔主画廊单元,展出涵盖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先锋朱沅芷(1906-1963)至当代艺术大师苏笑柏(1949- )的华人现当代艺术脉络,并连结柬埔寨籍当代艺术家索菲普.皮奇(Sopheap Pich, 1971-)所代表的东亚美学思路,并在开幕头两日就取得很好的销售成绩。

耿画廊展位

但在一些画廊取得超好成绩的另一面,通过这次巴塞尔之行,我们也观察到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如果想要做出成绩的这条路之难、之窄。

在中国大陆或者香港设有空间,并且代理中国艺术家的国际画廊似乎也出于某些考量,非常谨慎地让中国艺术家在巴塞尔露脸。所以在285家画廊构成的巨型体量博览会里,除了像麦勒画廊这样与北京深度联结的瑞士画廊展出较多中国艺术家外,我们在此次巴塞尔可以看到的中国面孔屈指可数。

他们中包括去年9月被比利时霍夫肯画廊Xavier Hufkens (Brussels) 代理的70后艺术家仇晓飞的最新创作;

6月,里森画廊刚刚官宣合作的60后艺术家丁乙,他的如宇宙版深邃的十式系列作品在展位上非常亮眼。并且里森展位也呈现了其他4位中国艺术家,包括刘小东、李然、喻红、赵刚的最新创作。

里森画廊展位

丁乙《十示 2024-10》

 240×240×7cm Acrylic and woodcuts on basswood 2024

 © Ding Yi.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霍夫肯画廊Xavier Hufkens带来艺术家仇晓飞新作

刚刚与MDC画廊展开合作的90后艺术家陈柏豪,他像散文诗一样的充满私密情绪的架上作品远远就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去年10月孙一钿的个展在施博尔巴黎空间亮相,她最新的创作《Bridegroom》也在施博尔展位最外侧吸引人们的驻足。

MDC画廊展位

陈柏豪 《Stories we build, stories we are told》

120×100cm 麻布面油画 2024

图片由艺术家及MDC画廊提供

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 《This is How We Play Together, Fig. 3 (Marble)》 2023 Statuary marble已售 25万欧元

MDC画廊

施博尔画廊展位

Photo © Andrea Rossetti

图二外右一作品:孙一钿《Bridegroom》

205×298cm 布面丙烯 2024

施博尔画廊

有Thaddaeus Ropac画廊中精致温柔的粉色严培明,贝浩登画廊来自艺术家齐倬的怪诞雕塑,以及格莱斯顿画廊带来的郝量清新柔美的最新绘画。

贝浩登展位

齐倬《Bubble-Game》

50x23x23cm 仿古石雕、吹塑玻璃 2023

贝浩登画廊

严培明《Year of the dragon – Permanent Rose》

200×200cm 油彩、画布 2024

Thaddaeus Ropac画廊

郝量《粉色、橙色光的影子》

49 x 40 x 3.2 cm(含框)绢本设色 2024

格莱斯顿画廊

最后,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意象无限”单元,由德国Société 画廊呈现的陆扬影像作品《DOKU The Flow》的大屏幕,是观众聚集最多的作品之一,各个国家的人们席地而坐,感受怪力艺术家的魔法视觉享受。

德国Société 画廊呈现陆扬的作品影像《DOKU The Flow》

晚上7点,巴塞尔展会的鼎沸时间告一段落,人们纷纷从展厅里走出,麻木的双脚并不耽误他们涌向分布在这个城市里的一个又一个艺术圈的排队。人们聚集起来谈论今年的销售,藏家的状态,喜欢的作品Top3,巴塞尔之后下一站是去巴黎还是去威尼斯……

两天后,博览会中售出的艺术品们就会被打包寄往世界各地。有的进入美术馆的仓库,有的被叠在艺术品免税区,有的则成为则某个人的第一件收藏,从此与他日夜为伴,接受他任何的情绪与投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