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洪言
近期,四大行相继与几大互联网金融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了传统金融与金融科技企业开放合作的新局面。其实,金融业本身就是注重同业合作的行业,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从未脱离过传统金融的支持,最典型的便是银行账户层面的支付额度、资金存管合作以及场景、获客层面的合作等。不过,双方的合作并未深入到数据层面,而数据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所以,在金融科技层面的合作也一直处于表面,主要集中在个别业务系统的外包与维护上。
此次双方聚焦金融科技层面的合作,标志着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开始深入到数据层面,数据层面的合作将为风控模型优化、客户范围拓宽以及业务流程重塑等带来新的驱动力,从行业的发展和转型来看,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技重构金融: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对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双方之所以选择在金融科技领域合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市场意识到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新的驱动力,我们正在加速迎来一个科技驱动甚至重构金融的新时代。
从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实践来看,金融科技在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智能营销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差异化优势所在,也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以大数据风控为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风控手段已经趋于发展的极限,开始遭遇用信类客群拓展的天花板。近年来,电商巨头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借助大数据这一风控手段的创新,成功在银行传统用信客群外开辟了新的客户,得以“逆势”实现高速增长。以工商银行为例,截至2016年末,个人客户5.3亿户,其中个人贷款客户1133万户,渗透率仅为2.1%。而借助大数据风控手段,互金平台在短短几年内便已接近或超过这一水平。微众银行旗下的微粒贷,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累计放款额便突破3000亿元,累计用户数突破了2000万人;苏宁金融旗下任性付,截至2017年6月末,累计发放消费贷款数量超过1500万笔,累计投放贷款超过200亿元,平均单笔贷款1400元;2014年上线的P2P平台爱钱进(行业排名第六),截至2017年6月末,累计服务用户达到905万……
再看看智能投顾。与传统投顾服务相比,智能投顾依靠模型且纯线上,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且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精髓,推动投顾服务普惠化。与理财产品互联网化相比,智能投顾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标准资产产品的组合化和智能化,从而带来产品层面的创新。
通过智能投顾技术,客户得以享受全新的风险和收益组合,本质上已经是一种新的投资产品。所以,相较于互联网理财对传统资管行业的影响,智能投顾的影响更为深远,它在产品创新、业务模式、销售策略等方面给传统资管业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金融科技本身仍处于发展与进化之中,其对金融业务的改造和影响刚刚开始。除了上述几个领域的探索之外,云计算因其成本节约、可动态扩展、交付效率高等优点,开始被金融机构接受,部分外围应用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云端化;区块链技术在支付清算、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有望给传统业务模式带来颠覆性影响,目前各类实验性应用层出不穷;物联网技术在提升金融机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融资、保险标的管理、融资租赁设备管理等方面也已经出现了不少成熟的探索和应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量化交易中有了很多应用,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可以预见,随着金融业务中的科技性因素越来越多,业务与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将出现融合之势,科技贯穿于业务全流程,业务本身也必将被科技重构。
互金与传统金融各有短板:合作才能共赢
面对科技重构金融的新趋势,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各自面临着局限性,无力独立应对,唯有合作才能共赢。
要理解互金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逻辑,先要清楚一点,那便是无论一家企业定位于FinTech、Techfin还是纯粹的金融机构,都开始面临这样一种境地,那便是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正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开,在一些特定情境下,二者甚至出现合流、融合之势。
一个简单的逻辑便在于,无论是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都并非来源于纯粹的科研或尖端的技术,需要业务一线的数据才能趋于完善;无论是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还是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等,也都需要与业务端的融合才能落地并进化、完善。同样,任何一项金融产品和业务,也需要及时吸收前沿的技术和模式,以此确保在客户体验上的持续竞争力。科技与业务的合作之势,反映在机构层面,便是科技与业务的共荣发展、缺一不可。因此,找不到足够多业务应用场景的技术,必然难以持续保持领先;不能持续吸收先进技术的业务和服务,也必然影响用户体验。
站在互金企业的角度,随着监管框架的落地,面临着技术实力、客户基础与业务发展空间的错配问题,即业务定位于小额普惠,但其技术实力、数据积累和客群基础等,均存在更大的应用场景与空间。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内部“冗余”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便成为顺理成章之事。此外,从金融科技本身的发展进化来看,业务场景本就是多多益善的。当企业明确了“金融科技”定位之时,也就埋下了“开放合作”的基因。非如此,其定位难以落地。
站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看,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模式齐全,但在数据积累、场景、营销以及新模式探索上的确处于下风,通过与互金公司合作补足短板,的确也是可行的选择。况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迫切的转型压力下,金融机构对于通过合作实现增长与转型有着很高的期待,这一期待冲破了其“保守”的氛围,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合作的达成。
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面对金融科技重构金融业务的新变局,开放与合作无疑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执行层面的落地难:实施路径及前景展望
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资金、牌照资质和庞大的尚待有效激活的用户,互金企业的优势在于流量、场景、大数据及基于线上的金融科技应用,双方的禀赋优势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也预示未来的合作有很大概率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不过,从合作框架协议到具体执行落地,还面临着切入点选择、开放程度、文化差异、决策层与执行层的认识差异、合作对象专注程度等问题,必然要度过或长或短的磨合期。互联网企业与大银行的合作,十年前就曾有过甜蜜的开局,后来也是分道扬镳。遍观其他领域的合作,也莫不如是。所以,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自然需要考虑,这种合作能持久吗?分久必合,合久也必分吗?
在笔者看来,分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分别存在一些不同的阻碍因素。
短期来看,大概存在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开放的心态是真还是假。若开放的心态为真,起码在短期内,大家有望看到在特定领域出现进展;否则,可能就没有下文了。二是开放的决心有多大。在合作过程中,客户、数据是最核心的,属于可转移的资产,你的可变为他的,他的也可变成你的;场景、资金反而都是次要的,是谁的始终都是谁的。至于利润分配,那就更次要,按协议来就好了。所以,评估开放的决心有多大,不是看场景和资金,而是看客户与数据,是否共享?共享多少?三是落地难。再美好的合作协议,再大的开放决心,都有可能在落地执行中难产,里面既有细节问题、互补度问题,更有文化问题,还有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理解与认识差异问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对合作双方也都如此。
中长期看,大概是这样几个因素:一是科技与业务的融合。随着科技与业务融合程度的加深,客观上也会要求科技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二为一。此时,要么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紧捆绑在一起;要么便只好分道扬镳,分别去找能够实现合二为一的合作伙伴。二是自营业务与合作方业务的竞争。现阶段,互金公司的自营业务与银行业务以互补为主,竞争并非主要矛盾,为二者在科技方面的合作留下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自然发展演变,双方在业务层面的竞争会有多大?这种竞争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技术层面的合作?这是值得关注的长期问题。
不过,虽然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考虑到此次双方的合作除了自主意愿外,更多地则是行业发展大趋势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在共同的转型压力和广泛的合作尝试下,不难预测,即便多数合作会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趋于流产,但总会产生几个经典的案例,通过成功的探索,克服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为整个行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