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文话:小得盈满,谦逊淡然

小满文话:小得盈满,谦逊淡然
2024年05月20日 08:03 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

小满是一年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二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北斗星斗柄指向巳位,太阳运行至黄经60度。

小满之“满”有两意,一指北方很多作物籽粒开始成熟,但还未完全饱满,所以叫小满;另外民谚称“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意思就是此时如果雨水偏少,农田蓄不满水,就无法栽插水稻等作物,此“满”指雨水盈沛。

小满时节要插秧(中稻),还要收割油菜籽、起蒜,麦田里套种棉花、玉米、芝麻、花生等。民谚云:“小满赶天,芒种赶刻。”意思是小满时节,每一天都很忙;而芒种就更紧张了,是一刻一刻地抢收、抢种。

[南宋] 杨威 《耕获图》

《逸周书·时训解》云小满后的“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苦菜学名“败酱草”,是一味中药材,也泛指各种带苦味的野菜。小满时节野菜开满山野,花蕊点点。“靡”即细小,指向阴生的小草柔弱而细靡,开始枯死。三候麦子成熟。小满时节,麦子由青转黄,开始成熟。

小满时节麦渐黄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我们还常借“小满”说另一件事:“花未全开月未圆,人间最好是小满。”意思便是劝人不要贪多,不要求大,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小满。小满,是知足常乐,是淡泊谦逊,是大成若缺。《易》中谦卦为全吉,强调的也是这种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推崇、追慕谦谦君子之德。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论语〉十二章》《陋室铭》《爱莲说》都讲到了君子之德。《论语》点明君子之德的内容,“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曾子每日三省自身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是君子的成长;温故知新,学思结合,是君子的学习方法;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看重的正是颜回身上不重物质享受,而乐在精神学习的君子之风。“贤哉,回也!”这是孔夫子点题的评价。

[明] 《至圣先贤半身像》中的孔子、曾子、颜回(由左至右)

《〈论语〉十二章》范读音频

唐代的刘禹锡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自撰《陋室铭》,仅81字,却写尽了他的人生追求和准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最重要的是品德,品德决定了房子的品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言及交往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平素的活动,重在雅致、内修。禹锡先生坚守的是和颜回一样的精神品德。

[明] 文征明 《绿茵草堂图》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范读音频

北宋的周敦颐则写了一篇《爱莲说》,借“爱莲”表达了对君子之德的向往。文章以莲的外在形象和生长特点寓意君子之德,“出淤泥而不染”言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言其不自命清高、矫揉造作;“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言其内心通达,行为正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言其德行高尚、声名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言其正气凛然、令人敬重。将抽象的谦谦君子的道德品质用鲜明具体的莲的形象表达出来,让人印象深刻。而在与菊和牡丹的对比中,莲的君子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南宋] 赵伯驹 《莲舟新月图》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范读音频

小满未满,尚有风险。农事中强调小满后要预防虫害,加紧浇水、锄地,以获丰收。而我们对于君子之风的修行、仰慕,几千年来未曾停止、断绝,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根脉,也是中华文明延续的根本,永远没有止境。向曾子学习,日三省之,有关君子的德行,看看我们哪些能做到,哪些还要继续努力。

人文社科编辑室供稿

本文插图、音频皆摘自人教版“必备古诗文”系列图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