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诗话: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霜降诗话: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2024年10月23日 18:01 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北斗星斗柄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度。霜降一般于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交节。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之霜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因气温骤降,由露水凝结为霜。霜降节气三候为: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一候,豺狼等动物开始大量捕获并储存猎物,食物堆放在那里,仿佛在“祭兽”。二候,秋风萧瑟,草木变黄、凋零。三候,动物进入冬眠状态。“蛰”字本义,就是动物进入冬眠的意思。之后的节气“惊蛰”,也就是冬眠的动物醒来的意思。

[清] 董邦达 《霜林萧寺图》

霜降时节,我们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可能就是寒冷。尤其是在行旅中的人,因为寒衣未备,或者离家日久,身体的冷寂与内心的孤单交织在一起。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就在晚秋这样一个夜晚,静卧于姑苏郊外的一条船上。月亮闪着清辉,乌鹊呀呀地啼鸣几声,寒冷的霜气,弥漫了整个夜空。江枫虽红,游子无心观赏。渔火飘忽,仿佛知道游子的心思。睡不睡得着呢?只有微微的涟漪,起伏的水面,知晓诗人的心绪吧?在将睡未睡,或者刚刚进入浅睡之时,却又听到了一阵钟声。诗里的文字是结束了,却余音绕梁,夜半的钟声,似乎一直传到我们的耳中,在某个秋凉的深夜。

张继这篇旅行小日记,被后世很多读者喜欢,但也有人质疑。欧阳修就曾经说,张继这首诗,写得是挺好,只是不够严谨呀,半夜怎么会有钟声呢?其《诗话》谓:“句则佳矣,奈半夜非鸣钟时。”

宋代的金华人陈岩肖在《庚溪诗话》里为张继据理力争,说自己在姑苏城上班时,亲身经历,每三鼓尽、四鼓初的时候,诸寺院的钟声就响起来了。看来这个情况,在唐代就有了。而且他还引用很多诗句佐证,说明张继没有撒谎,也不是在做梦。“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有霜的秋夜,湖北襄阳人张继在苏州郊外的船上失眠了,而两百多年后,苏州人范仲淹,则在西北边陲,在同样的有霜的夜晚,和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一起失眠了。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明] 王守谦 《千雁图》(局部)

秋天的边疆景致不一样,大雁对这里好像没有一点儿留恋,一直朝着衡阳飞去。边塞特有的声音响起来了,同号角声汇在一起,格外悲凉;群山连绵,雾气弥漫,落日西沉,将士们驻守的孤城紧闭大门。

喝一杯浊酒,思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西夏的侵扰到现在还没有解决,也就不考虑回家。夜深人静,传来羌笛声,白霜洒满大地,将士们无法入睡,慨叹使命没有完成但白发已生,思乡之情只能深藏心底,不由潸然泪下。

范仲淹,其祖先是先邠(今陕西邠县)人,后徙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当时北宋与西夏的战争爆发,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属陕西),与韩琦一起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他以自己戍守西北边陲的真实经历首创边塞词,上承唐代边塞诗,下启“苏辛派”词人,在柔靡无骨的“花间派”词风中独辟蹊径,为词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范仲淹描写的秋色感动了诸多读者,而元曲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直接化用他《苏幕遮·怀旧》中的起首句“碧云天,黄叶地”,衍生为曲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端正好·碧云天》)

这是在第四本“长亭送别”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君瑞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曲子。晚秋五彩斑斓、层林尽染的美景,让人沉醉,仿佛印象派的绘画,把霜林摇曳多姿、令人恍惚迷离的色块皴染了出来,妙在神韵。和王实甫一样,很多人也都被这样的霜林秋景吸引着。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同样是在寒山附近,张继听到的是寒山寺寂寥的夜半钟声,江边红枫与他一样,无语有愁。杜牧则大不同,他喜爱这晚秋的山景,那些弯弯曲曲的石径,白云缭绕的地方,一两处人家的屋角若隐若现,这些都令他感到心旷神怡。而路边的红枫,更是让他深爱不已,特意要停下来,好好欣赏此时的枫林,霜后的叶子,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两位诗人的心境,大不相同。这同人们对待秋的感情一样,因为即将进入万物凋零的冬天,很多人面对秋天时往往带有悲观萧索的情调,故有“悲秋”一说。但也有人偏偏深爱这秋天,杜牧从火红的枫林中看到了秋日爽朗高昂的一面,刘禹锡也曾说过“我言秋日胜春朝”,苏轼更是以一个“资深吃货”的心情安抚好朋友刘景文,“哎呀,伙计,深秋虽然花朵凋零,寒意萧瑟,可是橙黄橘绿啊!”一反消极灰暗的情绪,令人精神振奋,也别具新意。

秋词(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清] 金廷标《碧桃》轴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正如人们对秋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霜降中的植物也有两种不同的表现。霜冻是严重的灾害,会给果蔬带来灭顶之灾。但顺利度过霜降时节的蔬果,则会产生甜丝丝的味道,口感达至最佳。所以在歇后语中,我们会发现对这两种现象的描述:

  • 霜打的茄子——蔫啦

  • 霜后的萝卜——动(冻)了心

  • 霜后的桑叶——没人采

  • 霜打的嫩苗——奄奄一息

  • 霜后的蝈蝈——没几天叫头

  • 挨霜的韭菜——死在眼前

  • 霜降的蚊子——没几天咬头

  • 老松枝儿——不怕霜

  • 甘蔗挂霜——节节甜

  • 冬瓜上霜——两头光

《说文解字》中云:“霜,丧也。成物者。”意思就是 :霜,是使万物丧失生机的东西,也是促进部分作物成熟的东西。经霜后的一些蔬果,为了避免自身细胞被冻坏,其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葡萄糖溶解在细胞液中,降低了细胞液的冰点,使细胞不容易冻坏,保护了蔬果。所以我们吃到的霜后的蔬果,也就有了甜味,口感甚佳。

书法名家王羲之有个《奉橘帖》很有意思,它写道:“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这个帖子应是王羲之给朋友送橘子时随附的便签,意思是给你送去橘子三百枚,因为还未到霜降,所以并未能获得太多。

《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韦应物在苏州做刺史,朋友郑骑曹向他卖惨说自己病中思念苏州洞庭山的特产橘子。韦应物就写了《答郑骑曹青橘绝句》安抚朋友,用了王羲之这三百枚橘子的典故: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宋] 林椿 《橙黄橘绿图》

未至霜降,橘子还带酸味,也还未变黄、成熟。我很希望像王右军一样,在信后附一笔:奉橘三百颗。只是我们得耐心等待霜降呀。

草怕寒霜,霜怕太阳。在寒霜中傲然挺立的除了松枝、梅菊,还有这些乐观、平和的人。论秋词中写得最豪迈自信的还得是毛泽东的这首词: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人文社科编辑室供稿

文中插图、音频多来自人教版必备古诗文系列图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