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越战争期间,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为何不敢进犯一尺

上世纪中越战争期间,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为何不敢进犯一尺
2020年05月28日 17:29 苇说历史

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越南因为受到过我国的大力援助,至此曾放话谁敢动我们就把枪口对准谁,结果这句话仅仅说了不到4年的时间,越南就自己打自己脸了。当时我国和苏联关系进入冰点,越南为了能够找到个国力强盛的支持者,实现其统治东南亚的野心,公然倒戈向苏联,并且为了表示诚意,越南将枪口对准了我们边境地区,并且进行了长时间的骚扰。

在越南进攻中国的南方盟友柬埔寨后,中国深知,唯一能阻止越南的方法是让它感受到“肉体”的疼痛。越南为了以防万一,还积极同苏联结盟。1978年11月3日,越南在莫斯科与苏联签订了同盟条约,有效期为25年,根据条约,越南是苏联的军事保护国,若越南与他国发生战争,苏联有义务出兵援助越南。

北方强大的军事霸权苏联不断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在当时中国的党政军系统都弥漫着苏军随时可能南下对中国发动常规战,甚至核大战的担心。与此同时,越南在中国南边的东南亚也正在崛起成为一个区域霸权,越南的野心是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越南、缅甸、柬埔寨甚至泰国的联邦国家。试想,越南的野心一旦实现,那么30年前的中国,将面临北部苏联加南部印度联邦的联合夹击,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生存空间将面临两头挤压!一旦发生战争,中国也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局。

如果1979年,中国不与越南交战,那么是否以后的30年,中越边境就太平了?试想,越南一旦统一了缅甸、柬埔寨甚至泰国,建立印度联邦,之后会干什么?会不断的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中国与南方诸国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根本没法理清,在中国中央政权强盛时期,越南、缅甸、柬埔寨都是中国领土,但是在中国中央政权羸弱时期,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甚至四川部分地区都是外族的领地。站在越南的国家利益角度看,一旦越南统一东南亚后,以苏联为靠山向北扩张、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很符合越南的国家利益;而站在中国角度看,必须维护本国的生存空间和利益。

所以中越战争,不是会不会打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会开打?什么时候打会比较有利于中国的问题!既然如此,趁越南军队主力身陷柬埔寨,在中越边境进行一场适度的“惩越”战争,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北方的苏联也不得不重视,战争一旦开打,腹背受敌的话,结果不可想象。但后来大家也知道,不管是1979中越自卫反击战还是后来的10年两山轮战,我军完胜,可谓了熬干了越南,拖垮了苏联。

话说到了这里,相信好多读者会问到:越南和苏联是军事同盟,为何苏联没能帮助越南?

1979年,苏联在远东地区和蒙古地区驻扎了大量军队,兵力超过110万人,仅陆军就有44个师,60多万人,坦克14000余辆,各式战机3000余架,另外还有大量防空、导弹等部队,这样的兵力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也仅仅是压力而已。

其实苏联并不是没帮助,苏联年年对越南进行经济援助也前后派出了三支军事顾问团,但陈兵中苏边境的钢铁洪流一直没敢动,核武器压根就没开封。

那么,苏军为何不动手呢?按理说苏联是大国,面对中国不应该是畏惧的心理,其实苏联不进攻中国与中国一位伟人在美国说的话有关,这位伟人就是邓小平。

1979年初,伟大的邓小平访美,邓小平对卡特总统说:“越南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屁了。”邓小平说话就是如此有艺术,意思是越南做的实在太过分,已经超出了中国忍耐的极限。邓小平对卡特说:“我们不怕苏联的威胁!”

邓小平表明,中越战争对于中国而言,仅仅是警告他一下,而不是真正的打仗。

中越战争开始后,当我军攻进越南的凉山地区后,越南人发现自己打不赢中国,于是开始求助苏联,就在这紧要关头,邓小平说,我们绝不会进攻河内,再一次表明中国的立场,这场战争的性质只会是自卫战争。事实上,如果真是一场进攻战,2个月之内,我军完全可以占领越南三分之二的地区。

这次访美,两国领导人谈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邓小平回来后不久,中越自卫反击战就打响了。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短短的一个月里就攻占了越南北部大片领土。

在这期间,美国也警告苏联不要引发区域核战争。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你用,我也会用。

回过头来,我们需要感谢当时的美国吗?

据后来解密的资料显示,在越战时期,苏联原本就准备好参战了的,可是没想到美国横插一脚,实实在在的做出一个举动,告诉我们答案——威胁苏联!

当时,美国派出海军舰队驶入中国南海,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两个大国以中国为棋盘进行对峙,再加上中国也是一个核大国,同时也在中苏、中蒙边境安置重兵防卫!

说白了,上世纪冷战时期,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就是两个霸权国家的角斗场。

今天,我们不用再依赖任何其他国家,我们有底气直面霸权。虽然我们还不是最强的,但是也不是霸权的棋子。

我们不主张战争,不搞霸权主义,但当战争无可避免时,我们也不会退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