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私募前记住这两条,你能避开90%的大坑

买私募前记住这两条,你能避开90%的大坑
2024年06月25日 15:32 雪球

风险提示:本文为转载文章,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来源:雪球

最近的行情,其实是更适合一些私募策略发挥的。

例如可以做全球配置,借助港股或美股科技,今年收获20%+收益的主观多头;例如可以做多资产配置,依靠债券、商品对冲股票风险,取得较好业绩的全天候策略。

一些投资者希望能够借助私募多资产、跨市场、工具丰富的优势,实现自身的资产配置需求,开始关注私募。

风云君也跟不少朋友有过一些交流,其中很多投资者表示是认可私募策略丰富的优势的,但看过了一些极端跑路的新闻,总归觉得有点担心。

因此今天的文章,主要就是想谈谈这个敏感话题:私募投资如何避免踩坑?

一、识别你买的私募是不是正规产品

1、基金业协会可以查到产品备案

正规私募基金都会在基金业协会进行备案,也就是说你买的产品是能够在基协查到的,当然除了初始募集的产品,不过一般这类产品在投资之前也会备案成功。

所以其实很多投资者看过了XX财富的暴雷,从而担忧私募是大可不必的。那类产品主要以非标为主,发行方通常是有争议的地方金交所,产品是不经过基协备案的,跟私募基金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2、产品要有托管人

其实私募基金之所以要有托管人三方监管的机制,就是因为可以对管理人进行有效约束。

在有托管人的产品中,管理人是无法直接接触到资金的,只能发起符合合同约定及相关法规的划款指令,由托管人负责执行。而证券类私募基本上最终穿透都是投资于公开市场的标的。在资金流向上,也是经历募集户、托管户、证券户的闭环,这样的资金机制中,管理人直接“卷款跑路”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所以首先从这两个方面去识别:能保证你能买到的是一个正规的私募基金产品,这个就可以避开绝大多数的坑。

二、避开不切实际的幻想

但是极其偶尔的情况下,私募依然不那么可靠,这个风云君就来讨论第二个避坑方法了,也就是避开不切实际的幻想。

风云君日常与投资者交流,一个比较苦恼的事情就是什么产品能够匹配投资需求。典型的比如说“收益要求不高,7%、8%就行了,重要的是得保本”;或者比如说“希望收益高点,年化超过30%,回撤可以有,不要超过5%”。

其实抱着类似这种投资目标选产品的话,如果真能选到,那只有骗子能够满足。

能看到的波动不可怕,因为你能实时看到这个风险,依据风险做出决策。

而可怕的是看不到的风险,每天净值稳定上涨,完全没有回撤,一年涨了8%。第二年,本金没了。

其实试想一下,不能承诺保本是监管明文规定的,况且平心而论,也真的没有哪家机构能保的起这个本。

如果真有一个不亏损,每年稳定收益的产品,他还要冒着赔钱、监管处罚、吊销牌照的风险,追着推销给你让你买,它图什么?

所以,如果看到一个完美的,各种离谱需求都能承诺的,追着你买的产品,大概率就别考虑了。

投资都是在不确定中找确定性,要接受不同管理人及不同策略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不适应行情的。

要对每类产品做一个定位,容忍策略天然带来的回撤水平,以长期视角审视产品是否能够满足投资需求。

做到以上两点的话,基本上首先就远离了多数不靠谱的产品,大概率已经不会“踩雷”了。然后,再从剩余的产品中,进一步筛选符合自身配置需求的,当然这个就是后话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