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来宾,小谷米饼以其清甜幽香,细软柔糯,回味绵长而闻名,是清朝著名壮家才子郑献甫的故乡——象州县寺村镇白石村的特色美食。郑献甫字小谷,小谷米饼因此而得名。制作米饼的米釆用寺村的优质糯米,以熬制的糖油和面,用芝麻和桂花作馅。刚出笼油亮散发着桂花香的小谷米饼,让人垂涎欲滴!
小谷米饼真的是小编小时候对过年最大的憧憬之一了。最开始也不是妈妈做的,而是走亲戚的时候吃到的,从此以后每年过年便缠着妈妈做来吃。因为只顾着它好吃而只知道叫做米饼,后来才知道那是象州小谷米饼。象州素有“桂中粮仓”之称,而优质米首推寺村,所以选米就要选用寺村的优质糯米,而且要选择第二季的优质糯米。经选料之后,制作小谷米饼还需经过淘米、炒米、碾粉、润粉、搓粉、印饼、蒸饼等工序。熬糖用白砂糖,每公斤白砂糖配水0.32至0.4公斤,每10公斤糖放花生油0.7公斤。烧火煮沸进行熬制。用筷子放进糖锅里搅一下,然后拿上来冷却后才能打饼。小谷米饼以圆形为主,取团圆之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间或有小鱼形,鱼,谐音“余”,寓意年年有余。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打成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米饼。
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白石屯是广西历史文化名人郑小谷的故乡,这里的米饼被称为“白石米饼”或“小谷米饼”。关于白石米饼的起源已经极少有村民了解,但郑小谷与米饼的故事,在白石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据说,有一次,白石屯一位卖豆腐的老人正在忙活,一个做米饼的村民走进来问他:“我听说我们的小谷公在广东讲学时,曾帮戏班的人写过一副长联,上联是‘收二川,摆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头,摆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我记不大清楚了,你还记得么?”
卖豆腐的老人说,记得不是很准了,等我回家找我的手抄本看看,才能回答你。第二天,老人揣着手抄本去“答复”米饼师傅:“你昨天问的下联,我找到了,是‘怀孤主,出重围,单枪匹马,长坂坡上,战数百千员大将,独力犹能保万全。’”
这时,米饼师傅蒸的米饼已经快好了。可是,他发现老人说的下联好像跟自己过去抄到的根本不一样。于是,他撇下锅里的米饼不管,进房去找他的手抄本。足足半个钟头,米饼师傅才在一件很久不穿了的棉衣内袋找到手抄本。
米饼师傅找到的下联竟是:“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两人面面相觑。互问抄录的时间和出处。原来,郑小谷先生帮过两帮戏班子写过对联。第一次是人家唱孔明拜斗和长板救主时写的;第二次是在唱三气周瑜时写的,两人抄下来的都没有错。
过年吃米饼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寓意团团圆圆。白石小谷米饼以清甜幽香、细软柔糯著称。与其他米饼相比,小谷米饼用料讲究,需选用本地优质大米,取村口老井中的水制作。近年来,村民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从糯米、粘米两种口味发展到现在的黑米、高粱、红米、绿豆等多种口味的米饼,充分迎合市场需求。春节前夕,各家作坊订单量翻番,除了本地销售,还有不少来自南宁、柳州和桂林的客人订购。小伙伴们,春节将至,广西象州小谷米饼,你吃过吗?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