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荐:停止内耗的9个建议

《人民日报》推荐:停止内耗的9个建议
2022年10月31日 20:45 年年Nora

你是不是也这样:

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让你翻来覆去思索很久?

事情明明还没有做,就预想会有很多困难,而裹足不前?

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便自我怀疑,焦虑不安?

什么是内耗?这些就是。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内耗,但内耗多了,人生便会失控。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提出过著名的“自我损耗”理论:

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是每一次选择、纠结和焦虑,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有内耗是本能,停止内耗才是本事。

近日,《人民日报》推荐了停止内耗的9个建议,帮助我们卸下内心的束缚,轻松前行,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事情上,收获更好的自己。

 01 

停止攀比

成功学大师卡内基说:“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南美洲原始森林里有一种翠波鸟,外形十分漂亮,但整天无精打采。

更奇怪的是,它们体长不过五六厘米,鸟巢却十分大。

动物学家们十分不解,便抓来一些翠波鸟做实验。

结果竟发现它们疲惫的原因是忙于筑巢,因为它们容不得别的鸟巢比自己的大,所以不断攀比。

我们又何尝不像翠波鸟一样?比谁赚得更多,比谁更幸福,比谁的能力更强……

越比较,越失望,曾以为的幸福也变成了煎熬。

其实,别人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你毫不在意的拥有,也是他人的求而不得。

亦舒说:“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

想要越过越好,从来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让今天的自己优于昨天的自己。

 02 

专注自我

你一定剥过洋葱吧。

当把洋葱层层剥开,你会发现它根本没有内核。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以洋葱为喻,提出了 “洋葱型”人格的概念。

具有此人格特质的人,往往高度在意别人的眼光,极度依赖他人的认可,从而失去自我。

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就把自己活成了一颗洋葱。

其实,前路漫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的人生要负责。

在别人的地图上,找不到自己的路;用别人的尺子,也丈量不了自己的生活。

一味在意他人的眼光,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

很喜欢杨熹文说的一句话:“把自己当成一件艺术品,好好打磨,用心去爱,你好看了,世界就好看。”

学会屏蔽外界的声音,专心打磨自己,成为自己人生闪耀的主角,而不是他人戏里的配角。

 03 

停止自责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热门夺冠选手金靖意外输了比赛,甚至连晋级的资格都没有。

她顿时自责不已,觉得自己拖累了队友,也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后来,她本可借着复活的机会逆风翻盘,但她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最终也无缘冠军。

稻盛和夫说:“总为已经发生的失败而悔恨烦恼,毫无意义。”

起伏,就是人生;输赢,皆是常态。

习惯性自责,聚焦于自己的错误,只会让自己陷入内耗,失去前行的力量。

学会及时止损,在问题中找答案,在错误中自省,方能避免二次自责,也能日益精进。

遇事,要有翻篇的能力;做人,要有更新的勇气。

 04 

正视缺憾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上,有一位的特殊的获奖者令无数人钦佩不已。

她就是江梦南,半岁时,因生病误用药物,她从此陷入无声的世界。

俗话说“十聋九哑”,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苦学唇语,练就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听、说”能力。

更令人惊叹的是,201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面对身体的缺憾,她说:“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弱者。”

心理学家荣格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自己。”

人无完人,人人都有缺点,谁都会犯错。

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面对才是唯一的答案。

学会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方能认清自己;

学会应对缺憾带来的问题,才能持续成长。

 05 

保持乐观

法国作家埃尔文说:“拥有好的心态,就算眼前的现实惨不忍睹,命运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这句话放在最近爆火的21岁单亲妈妈小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小陈命运坎坷,女儿出生没多久,丈夫就因车祸去世了。

婆婆为了赔偿款,把她和不到半岁的女儿赶出了家门。

为了能照顾到年幼的孩子,她选择送外卖维持生计。

当记者都忍不住感叹她生活艰难时,她没始终有一句抱怨,面带微笑,眼里有光。

她还一再拒绝他人的物质资助,并表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会轻易被打倒,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奔向光明。

歌德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你我皆凡人,不可能一生顺遂,幸福无忧。

但只要我们一心向阳,吃过的苦便是向上的路。

 06 

拒绝拖延

哈佛大学的Tim Urban,需要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一篇90页的毕业论文。

为了如期完成,他制定了可行的计划。

然而,实施过程中,他总觉得还有大把的时间,便不断拖延,始终未写。

直到最后三天,他才猛然惊醒,顿时焦虑不安。

他不得不连续两晚通宵赶工,不但身心疲惫,而且赶出来的论文质量非常差。

他感慨道:“拖延得到的快乐其实并不是快乐,因为它完全是不劳而获的,这会带来内疚、恐惧、焦虑、自我憎恨,这是所有拖延者的感受。”

人们常说:“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

如果你也有拖延的毛病,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给所有要做的事情确定截止日期。

细分目标,从易至难。

立即行动,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向成功靠近。

 07 

明确目标

传奇人物施瓦辛格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自己成功的法则,第一条便是明确目标。

11岁时,他被一本封面印有环球先生的杂志所吸引,并定下了一定要成为一名环球先生的目标。

从此,他收集和阅读了大量的健美杂志,日复一日地坚持5—6个小时的力量训练。

20岁时,他终于达成所愿,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环球先生。

每个人都犹如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只,目标便是引路的灯塔。

没有它,我们将四处漂泊,归无定所;有了它,即使前路漫漫,也知路在何方。

从现在起,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定会让你乘风破浪,势不可挡。

 08 

停止后悔

回顾过往,你会不会为做了某事而后悔?会不会因为没做某事而遗憾?

仔细想想,谁的过去没有后悔?谁的生命没有遗憾?

但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重来。

哭得再大声,也回不到昨天;心里再不甘,也改变不了结局。

人生没有“如果”,世上也不卖“后悔药”。

人,终究得向前看。

在太平洋的夏威夷岛上,学校在上课之前,会要求学生先背诵一段话: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

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

过往的一切,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不如就坦然放下。

努力去把握现在,改变能改变的,创造能创造的,将来才无遗憾。

 09 

现在就做

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毛驴,他每天都要买一堆草料来喂养它。

有一天,送草料的农民额外多送了一堆,这头毛驴竟站在两堆差不多的草料之间左右为难。

它一直站在原地想:哪一堆草料更新鲜呢?哪一堆又更多呢?

就这样,它犹犹豫豫,始终不下口,最后竟被活活地饿死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布里丹毛驴效应”。

有时候,我们也像这头毛驴一样,想得太多,却始终没有行动,最后只能碌碌无为。

梦想再大,不去实现,也是海市蜃楼;点子再好,不去做,也是徒劳无功。

很喜欢一句话:“速度第一,完美第二;行动第一,想法第二。”

做任何事情,只要方向对了,就别犹豫,先完成再完美。

毕竟,脚底下的路,走下去才会有延伸;想完成的事,做下去才会有结果。

《黑天鹅》中有一句话:“挡在你面前的,只有你自己。”

我们是自己内耗的产生者,也是自己内耗的终结者。

人生不长,经不起浪费;精力有限,扛不住消耗。

生活也许不尽如人意,但停止内耗,人生就顺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