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规划引领 拓展旅游功能 强化要素保障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 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注重规划引领 拓展旅游功能 强化要素保障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 绘就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2024年06月21日 09:18 黑龙江新闻网
扎龙大湿地。
扎龙生态旅游区游人如织。
卜奎云鹤露营基地。
鹤小飞观光牧场。
徐秀娟故居。
飞鹤大道绿树成荫。
查罕诺如诗如画。本版图片均由铁锋区委宣传部提供

□本报记者 孙昊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作为地处北纬47度的一颗明星,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密集,极具发展潜力。被誉为“中国大湿地、世界鹤家乡”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铁锋区境内。近年来,铁锋区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留客经济”,注重规划引领、拓展旅游功能、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2021年,经文旅部、国家发改委公示、授牌,域内建制镇扎龙镇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荣誉。2022年,铁锋区被评选为“国家级休闲农业重点县”。

串珠成链 旅游产业提质扩面

铁锋区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完备,域内有齐齐哈尔火车站、客运站,距离高铁南站、飞机场仅20分钟车程,现有2A级以上景区6家,包括4A级景区扎龙生态旅游区,3A级景区鹤小飞观光牧场、查罕诺景区、飞鹤观光工厂,2A级景区扎龙湖度假村、琪鹤源文创中心。

通往扎龙生态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是一条蜿蜒绵长、风景秀丽的省级公路——飞鹤大道,北起联通大道,南至扎龙生态旅游区,全长21.5公里,每年有60余万中外游客通过飞鹤大道到扎龙生态旅游区观赏丹顶鹤。

为实现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该区倾力打造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贯穿飞鹤大道全程的湿地观光绿行慢道,为飞鹤大道注入文化内涵,将单一景点和旅游项目串联,形成21.5公里的风景画卷,两侧村屯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天然形成了乡村游基础,构建起了飞鹤大道旅游产业带。

远近闻名的查罕诺村曾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距扎龙自然保护区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结合村内天然湖泊,建设天空之镜、儿童游乐、餐饮住宿、水上露营等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持续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乡村旅游新模式。这里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的查罕诺村“冬捕节”,有效地填补了冬季旅游市场的空白,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扎龙满族村紧邻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泡泽星罗棋布,各类野生水产品丰富,是我国东北最大的芦苇集散地。满族民间特色美食、满族手工艺制品、扎龙东北大秧歌、扎龙民族乐队远近闻名。铁锋区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村寨,建立全省知名的餐饮品牌——扎龙八大碗,成为吸引游客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拓展功能 丰富农文旅新业态

清爽夏日,在第六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到来之际,在全力打造的卜奎云鹤、卓越旅程、D273、拾间小院、鹤乡小筑、因特、扎龙村等露营地的基础上,齐齐哈尔市乡村旅游胜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铁锋区查罕诺村再添“打卡地”——公主露营地开门迎客,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为丰富农文旅新业态,铁锋区将旅游功能进一步延伸和细化,推出研学游、休闲游、生态游3大主题、6条旅游精品线路,满足不同人群游览体验需求。同时,申报全国第九个暗夜星空保护地,举办摄影展会,进一步打造高品质生态游。

发挥特色,丰富旅游体验感。铁锋现有乡村餐饮、露营地、民宿等特色乡村旅游业态122家。为大力弘扬民俗文化,积极推动徐秀娟故居改造提升,新建望鹤亭、景观小品、屋顶苇草和室内布置,弘扬徐秀娟精神,打造红色旅游。打造品牌,延长旅游高峰期。结合5·19中国旅游日开展“铁锋旅游季”系列活动,融合吃住行游购娱,为游客提供全年优质服务。在重点景点、重要商圈举办风筝节研学游、“六一”汇演亲子游,打开旅游季火热局面。持续举办“冬捕节”,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为冬季旅游增添活力。文旅结合,开展特色节庆活动。深入景区景点、田间地头、社区市民中间,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龙鹤迎春铁锋情主题演出、全区秧歌展演等文化活动60余场,创作快板书《飞鹤大道好风光》等3部文艺精品,营造全社会主动作为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强化保障 跑出全域旅游加速度

种植花卉11万余株、乔灌木2万余棵;绘制墙画40处、路面彩绘31处、粉刷11处,设置景观小品27个……夏日里,铁锋区重点打造的最美通景公路——飞鹤大道的沿线景观展现靓丽姿容,喜迎八方来客。

近年来,铁锋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强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遗余力地提升旅游服务接待的综合能力。加大对乡村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延伸,新建中压燃气管线工程主干线工程、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项目。针对节日期间扎龙景区客流量大、停车难的问题,在扎龙满族村划定三片区域共4.6万平方米作为扎龙生态旅游区备用停车场,可同时停放车辆850台。倾力打造扎龙满族村风情街和餐饮民宿综合体,新增、维护路灯292盏,硬化路面2100延长米,拆除空心房4处,芦苇及柴草出村150万余斤,设置苇帘围挡700延长米。

为保护旅客合法权益,该区还制定《铁锋区涉旅投诉先行赔付快速处理实施细则》,设立“铁锋区旅游诚信基金”专用账户。

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企业项目保障,强力推动项目建设。该区为企业提供从咨询答疑、材料核对等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已协助3个新建涉旅项目缩短政务办理时长近60天。

形成口碑、形成品牌、聚集人气。近年来,铁锋区立足资源禀赋、农业发展基础,挖掘农业生态价值,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专业化旅游企业,集中打造特色民宿、休闲农家、乡村酒店、传统村落、星级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旅游名片,规范乡村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统一品牌培育和营销,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湿地公园、旅游胜地”。铁锋区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斗姿态,跑出农文旅融合加速度,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