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至上:关于美国“倒牛奶”的经济学和生物学解读

理性至上:关于美国“倒牛奶”的经济学和生物学解读
2020年04月23日 11:42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1929年,美国农场主倒牛奶的照片,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名场面”

2020年,美国再次出现了奶农倾倒牛奶的场景,众多国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中学历史书上关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那张配图。在历史书上,我们认为这张照片体现了资本主义市场调控的失灵,更体现出资本家的贪婪——“宁可将牛奶倒掉,也不愿分给穷人。”

下面两篇文章,分别从经济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倾倒牛奶现象的内在原因,阅读之后,可能你会更理性的看待诸多“不合理”的经济现象。

 文章一:经济学视角 

《倒牛奶事件重现,经济大萧条开始了吗?》

作者 | 刘润

来源 | 刘润公众号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乳制品产量严重过剩,大量牛奶滞销。于是,农场主为了保证利润,把大量过剩的牛奶直接倒进密西西比河。“资本家们宁可将牛奶倒掉,也不愿分给穷人。”

这是出现在以前历史教科书里的一幕。从此,“倒牛奶”成为了经济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可是没想到,这一幕居然在今天的2020年,重现了。

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几天前,美国威斯康星州牛奶出现滞销,很多奶农不得不选择倒掉多余的牛奶。在疫情初期,很多居民为了规避风险,在家囤了不少牛奶。再加上现在很多需要牛奶供应的学校和餐厅都关闭了。

需求量大大减少,大量牛奶滞销。位于威斯康星州附近的一个农场,直接打开水龙头把牛奶冲进一个废水湖,已经持续好几天,每天倒掉至少22万加仑(约83万升)。

看到这个视频,网友们纷纷评论:这也太浪费了吧?这么好的牛奶,为什么要直接倒掉呢?分给有需要的人不好吗?资本家也太坏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宁愿倒掉也要维护稀缺性。也有网友说,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这意味着经济大萧条要开始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1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其实,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美国,不仅仅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仅仅发生在经济大萧条的1929年。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即便是在中国。

2014年,浙江省温岭市栽种的1000多亩大白菜滞销,在地里腐烂。农民直接驾驶拖拉机碾压大白菜,将大白菜碾压打碎,翻入土中,充当肥料。

当时也有网友觉得特别心疼,这么好的白菜,为什么直接碾掉呢,分给穷人吃不好吗?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的事情其实一直在持续发生。那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倒牛奶”到底是不是经济萧条的标志?资本家倒掉牛奶真的是为了保证利润吗?

 2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易成本。

什么是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为达成一笔交易所需要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在交易前,有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试成本。在交易中,有协商成本、付款成本。在交易后,有运输成本、售后成本。

这些,都是交易成本。

在每一笔真实的交易中,至少会有一种交易成本出现,更多的时候是三、四种。简单来理解,当你需要菜的时候,农民地里的菜,会直接跑到你家的冰箱里吗?不会,对吧?一定是有人帮你做了中间传输的这件事,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传递价值。在这个环节上所花费的成本,就叫做交易成本。

任何一件商品,都有交易成本。

理解了交易成本之后,我们再来看农民用拖拉机碾菜这件事。

有个农民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一卡车白菜,他们卖给上游采购商的价格,跌到了50块以下。可是,卖给上游采购商的运输费用和人工成本都不止50块。可能需要80块,这是交易成本。这个时候,假如你是种白菜的农民,你要不要花80块,去请人运输一卡车白菜给上游采购商,只是为了赚50块呢?

你肯定不会干。因为这是在赔钱。

这个时候,让白菜烂在地里,一分钱都赚不到。可是,如果卖掉一车,就要赔30块(80-50=30)。那我还不如让白菜烂在地里呢。所以,让白菜烂在地里的,其实不是资本家,而是农民本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白菜的交易成本 > 销售价格。

当销售价格低于整个环节的交易成本时,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价格倒挂”的现象。

我举个例子。假如一件商品的生产成本是100块,交易成本是300块。正常情况下,商品的售价应该高于100+300=400块。可是,突然因为一些原因,大家都不采购了,交易量大大下降,销售价格也跟着下降。一旦销售价格下降到300元以下,比如200元,就会出问题。

短时间内,一件商品运到消费者手上的这300元交易成本,是不会变的。这意味着,你每卖出一件商品,即便不算生产成本,你都要倒赔100元(300-200=100)。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宁愿让菜在地里烂掉,或者把牛奶直接倒掉,也不愿意卖给别人。卖得越多,赔得也就越多。这就是价格倒挂的现象。

对生产者来说,一旦出现价格倒挂,直接把商品浪费掉,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划算的。可是,这毕竟都是资源,直接倒掉也太浪费了吧。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3 

假如你是一位慈善家,你说:不行,这些牛奶不能浪费,我一定要让穷人喝上牛奶。你应该怎么做?

去跟奶农说:你们不要倒掉了,都给我吧,我负责把这些牛奶运输给穷人吗?

正确的做法其实不是这样。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到市场上直接买牛奶给穷人喝。

什么意思?

假如市场上牛奶的价格是200块,而运输费是300块,价格是倒挂的。你去找奶农拿牛奶,需要花300块把牛奶运出来。而你到市场上买牛奶,却只需要花200块。

所以,即便你是慈善家,你也要算一笔账。其实这个时候,你直接去市场上买牛奶才是最合算的。可是,那些奶农的牛奶还是被倒掉了呀?这些牛奶怎么办呢?

如果你真的到市场上买牛奶,这个时候,你其实带动了需求。牛奶的价格,就会上涨,从200块,涨到210、220块…牛奶价格一旦上涨,就会有一部分交易成本比较低的奶农,被救回来了。他们的牛奶就不会被浪费。

所以,你通过到市场上买牛奶来救急穷人,反而会带动那些优秀的奶农成长起来。而如果你直接去找一些奶农拿牛奶,其实会让生产效率低下的奶农得到资助。同时,反而会让那些生产效率很高的奶农,在售价很低的情况下,苦苦生存。

 4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很多事情,有些是情感因素,有些是价值判断,但是它们的背后,都是有商业逻辑存在的。有的时候,做慈善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从感情出发。发乎情,最后也要止乎“理”。

今天,我们看到美国有些地方开始倒牛奶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又回到了1929呢?我们并不确定。

但是,至少我们能够确定一件事,就是发生这种现象的时候,通常是因为价格倒挂了。对一些奶农来说,交易成本,已经大于商品售价。

价格倒挂,是一个信号。如果这个信号只是在一些地方存在,那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一直都在发生。但是如果这个信号普遍存在,那可能就意味着,经济真的遇到了重大的问题。

 文章二:生物学视角 

《倒牛奶事件重现,经济大萧条开始了吗?》

作者 | 藏狐的报恩

来源 | 瘦驼科学午夜档

为什么“牛奶倾倒事件”会成为各种经济学教材中的高光时刻?这个事怪人,也怪牛。因为,奶牛实在是太能产奶了。

美国奶农倒奶成了热搜

一说到奶牛,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黑白花的,那是荷斯坦牛的样子,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最常见的奶牛品种。一头荷斯坦母牛一年能产多少奶?

使劲猜。

年产十吨,是它们的优良水平,优秀的可以产到十七吨。

奶牛并不是没有公的,奶牛也不是生下来就会产奶。跟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奶是母牛为了喂养小牛的。所以想让母奶牛产奶,先得让它怀孕,二百八十天妊娠期后母牛产仔,然后开始泌乳。如果不加干预,小牛在大约一岁时断奶,母牛也会停止泌乳,直到下一次分娩。

奶牛也不是从来都那么能产奶。我去过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良种牛繁育基地,那里做的事就是提高当地牛种的产奶量。那边的“土牛”大部分是印度高肩峰牛和非洲长角牛的杂交品种,个头不大,产奶量一天只有几升,不到荷斯坦牛的十分之一。毕竟,母牛觉得够小牛喝就行了。那个良种牛基地尝试让荷斯坦和其他高产奶量牛与当地牛杂交。

埃塞俄比亚当地的牛种

为什么不直接引进荷斯坦牛?黑白花虽好,但是很难养,它们体型庞大,对食物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很高。是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但是如果只是些麦秸杂草,挤出来的奶就会又少又稀。高品质奶牛需要高品质饲料:苜蓿、燕麦、黑麦、豆粕、骨粉。吃不好了不但奶品质下降,奶牛也很容易生病。更要命的是,埃塞俄比亚是采采蝇的疫区。采采蝇是一类昆虫,分类上属于舌蝇属,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吸血为生。吸血就罢了,采采蝇会传播一种叫锥虫的寄生虫。一旦被感染,锥虫最终会侵犯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致命后果。最主要的晚期表现,是病人似乎总在昏睡,所以也被称为“睡虫”。

采采蝇

采采蝇曾经导致多次人和牲畜的锥虫大流行,造成很大的损伤。埃塞当地的牛种因为已经在采采蝇的阴影下生活了近万年,所以自然选择出了对采采蝇和锥虫的抗性,即便被感染,症状也相对轻微。而发源自欧洲的那些良种奶牛,没有谁能扛得住这小小瞌睡虫。

埃塞良种繁育基地的公奶牛

所以,用传统的方法杂交,畜牧学家们试图创造出适合当地的奶牛品种,让牧民和养殖户多赚点钱。

荷斯坦牛的祖先其实也不是“职业奶牛”,欧洲人花了差不多一千年的时间把它从中东的一种畜牛改造成了产奶机器。

结果就是一头奶牛一天一澡盆的产量。在欧美、澳洲和我国的现代化农场里,它们是真正的产奶机器。母牛一生从未见过公牛,人工授精怀孕,产仔后小牛马上被拉走,如果不是被做成“小牛肉”和“小牛血清”,幸运的小牛会有机会用奶瓶喝到妈妈的初乳,以增强免疫力,一两周后就开始喝“奶粉”,也就是人工饲料。原本用来喂小牛的奶被吸奶机源源不断的吸出来,流进大奶罐,装上卡车,运到奶制品企业,做成生鲜乳、奶酪、乳清蛋白、奶油和奶粉。小母牛有可能会继承母亲的工作,而小公牛会被卖到肉牛场,将来变成牛排和汉堡。

一个成规模的奶牛场,会有几千头产奶机器,每天生产几十上百吨的原奶。原奶需要依托现代物流送到每天可以处理上万吨牛奶的工厂。在欧美,牛奶是极便宜的日用消耗品,超市里的大桶牛奶价格和矿泉水接近。

美国超市里的奶,一升不到一刀

这也意味着,奶农其实是重资产低利润的,跟航空业非常类似。都需要长期投资,靠量赚钱。

一旦出现异动,不管是需求的突然下降还是物流的突然阻塞,奶牛场每天将会积压大量牛奶。牛奶又占地方又不好储存,不倒掉又能怎么办呢?

肉糜君可能会说,可以不让奶牛产奶啊。可惜,奶牛只是“产奶机器”而不是产奶机器,没有一键关闭的功能,即便卖不出去,奶农还得把吸奶机开着,要不然奶牛会涨奶,涨奶会得乳腺炎,奶牛会很惨,奶农会更惨。

CEC · 视频号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现已开通视频号

更多企业家视频更新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