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国家及地方影视扶持政策汇总

2019-2023年国家及地方影视扶持政策汇总
2019年07月22日 13:06 瑞熙国际投资

近10年来,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十分迅速。票房屡创新高、银幕数成全球第一,观影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国产影片数量、质量均大幅提升。

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在利好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电影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国家及地方扶持影视政策的相关内容。

自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受到国家重视,国家层面已多次出台有利于文化传媒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

“十三五”规划指出,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见,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巨大的消费潜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市场需求等都将文化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2018年11月21日,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力争用3-5年时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

2018年12月13日,国家电影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荧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我国电影院荧幕总数量为6万块),同时对影院设备升级改造、城乡影院的新建及改扩建施行资金补助。

2018年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执行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多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予以落实并提供保障。这些政策很多都是首创,且政策之间形成了相应的配套机制,也更加注重政策的落实。

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上海建设成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指出,打响海派文化品牌提出要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重点结合“上海文创50条”,提升上海人文历史品牌,加快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北京市《关于推动北京影视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北京影视业全国领先地位更加巩固,涌现出更多骨干龙头企业和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影视精品,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市场竞争力、创新驱动力、文化辐射力显著增强,成为支撑北京高质量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的重要引擎,推动北京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首都特色的影视之都。

同时,随着网大和网剧爆发,多地政府对网络影视作品也相继推出鼓励补贴政策,目前,已经有佛山、永康、石狮、象山四个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网大、网剧的影视扶持政策,为网生内容方们提供发展空间。

2017年8月,佛山市推出针对网大、网剧扶持的地方奖励政策:网络大电影、网络剧在主要视频网站(爱奇艺、腾讯、优酷、土豆、乐视、搜狐等平台)上线并且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以上的,给予影视作品生产方30%的资助。

2019年3月,象山公布《象山影视城落户福利政策》,产业区内企业创作且在县内取景拍摄的网络大电影、网络剧在主要视频网站(爱奇艺、腾讯、优酷、土豆、乐视、搜狐等平台)上线,企业与视频网站的分账金额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给予1%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无论是电影行业,亦或是其他影视类型,离不开的就是影视产业重镇。说起“东方好莱坞”自然离不开浙江横店。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称,目前,横店已累计接待剧组近2600个,入驻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的企业达1100余家,中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古装剧在此诞生,“东方好莱坞”雏形初现。

除了横店,近年来,多个城市也努力将自己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影视产业重镇。比如,长沙力争打造成中国“视谷”,厦门打造国际化影视城,海南打造全域全时影视岛,青岛打造“东方影都”。

除此之外,大陆电影产业与港澳台等地区电影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在不断发展。

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9年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表示,中国电影要努力争取每年打造超过100部票房过亿的影片。2019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副刊标题文章《把握电影产业发展新机遇》,主题为“聚焦电影大国向强国迈进”。

中国电影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将吸引更多人紧抓国家政策方向进入电影市场,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与国家力量的助推下,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正在为更多电影投资人提供进入电影市场的机会,共享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