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奇袭乌军机场,米格29惨遭削头,却暴露俄军重要缺陷

“柳叶刀”奇袭乌军机场,米格29惨遭削头,却暴露俄军重要缺陷
2023年09月20日 18:19 张学峰看空天

最近,俄军罕见地在网上曝光了一段视频,只见“柳叶刀”巡飞弹飞抵一个乌克兰机场上空,然后俯冲攻击,击中一架米格-29战斗机的机头附近。因为乌军目前战斗机数量非常少,即便是一架飞机受损,也是重大损失。我们最近看到的都是乌军偷袭俄军机场,击毁俄军运输机、轰炸机,这次俄军可算是扬眉吐气,让外界看到了他的战果。

(导弹命中目标)

虽然俄军纸面战果不少,但是往往“没图没真相”,可信性越来越低,受到不少质疑,这次以视频方式公开其战果也是为了打消质疑,鼓舞士气。但是看了这段视频之后,也是颇感惊讶,惊讶于这个视频暴露了俄军的重要的系统性缺陷。

(乌军机场位置)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画面,画面的中央是一座机场的分散布置的停机坪。停机坪上隐约可见零零散散多架米格-29战斗机,不到10架。俄军只公开了打击一架战机的视频,不排除后续会有更多柳叶刀实施攻击,将这些战机全部打掉的可能性。

先说这个视频展现的俄军好的一面。据媒体报道,这个机场距离俄乌交火线俄军最近的机场是65公里。也就是“柳叶刀”巡飞弹的打击纵深可能得到了扩大,说明控制距离增加了,或者中间有进行通信中继的无人机。当然也有可能是俄军特种部队渗透到乌军控制区,放飞“柳叶刀”巡飞弹实施打击,这个难度也是不小的。总之,消灭了乌军的战斗机,对于俄军来说是件好事。

(攻击行动现场)

但是,这背后暴露的俄军的问题也不小。第一个问题,这个机场距离俄军阵地只有65公里,可以说就在俄军眼皮子底下,只有65公里的距离,乌军的机场基本上是完好无损,至今还部署有多架战斗机,那么俄罗斯的侦察体系去干什么了?怎么才刚刚发现。

我们以前感觉,乌克兰的有限的战斗机,都应该放在纵深机场,现在看来有点主观了。这次乌军敢于把战斗机放在距离俄军65公里的机场,说明乌军判断这里是相对安全的,俄军的侦察体系,火力打击体系平常基本不会对这个距离的目标实施侦察打击。

我们之前说过,乌军相对于俄军最大的优势在于乌军可以得到北约的情报支撑,而俄军的侦察实力远远逊色于北约。这次乌军敢于把战机部署在如此靠近前线的机场,一方面和米格-29“机场围墙保卫者”的腿短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俄军对地侦察体系的不足。

(现场画面)

其次,俄军的防空雷达没有实现很好的覆盖。即便俄军的对地侦察体系受到很多限制,无法快速发现机场的目标,但是这些战斗机一旦起飞,由于距离俄控区很近,正常情况下,基本上一起飞就能被俄罗斯的雷达探测到,进而反推这里的机场有活动,然后对他进行打击。但是似乎并没有。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俄军的地面防空雷达受到乌军炮兵部队威胁,不能过于靠前部署,部署的密度也不是很大。所以对乌军空中情报的掌握也不是很全面。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乌军战机能够使用杰达姆制导炸弹、风暴阴影巡航导弹频频对俄军重要目标发动打击。

(炮兵仍然是俄军前线部队面临的最大威胁)

第三个问题,是俄军度纵深目标的打击效率问题。这个机场上至少有五、六架飞机,不排除其中有假目标诱饵的可能。但是即便如此,乌军敢于把米格-29放在前线机场,说明它的数量可能并没有外界评估的那么低,俄军之前对乌军纵深机场的打击效果有待检验。

而且,俄军这次对这个机场实施打击,用的是柳叶刀巡飞弹。但实际上,如果用“龙卷风”火箭炮发射300毫米制导火箭弹,可以更高效的进行打击,包括使用战机进行打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能看到的俄军对乌军后方目标的打击,仍然是以“柳叶刀”无人机为主。

(俄乌战场上的武器残骸)

但实际上,柳叶刀打击65公里外的目标,还是有些困难的。这似乎表明了俄军现有纵深目标火力打击手段的不足。在这个距离上,俄军的精确打击能力可能还不及乌克兰。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是俄军空军基地位于交火线65公里处,恐怕早就遭到乌军的海马斯火箭炮打击了。

(俄军被毁的300毫米BM-30火箭炮)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俄军消灭海马斯火箭炮的有力证据,也体现出俄军的侦察和火力打击能力的不足,特别是精确打击能力的不足,反而BM-30型300毫米火箭炮却被击毁不只一部。

目前,俄乌冲突处于僵持阶段,俄军在实力上总体是占有优势的。但它一定有自己的不足,乌克兰方面一定也有自己的优势,否则的话不应该是乌军大举进攻,而俄军以防御为主,还在一些战线上被乌军突破。而上面谈到的三个问题,可能也只是俄军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当然,俄军对于这些问题也是心知肚明,包括反炮兵火力的不足,但是从根本上进行改善,还需要时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