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现实告诉俄罗斯,想要赢,俄军不仅要打光乌军,还要办好这事

残酷现实告诉俄罗斯,想要赢,俄军不仅要打光乌军,还要办好这事
2023年09月27日 18:07 张学峰看空天

虽然,乌克兰经过10余轮的军事动员之后,曾先后集结了百万大军;虽然,在得到北约的军事援助后,乌克兰军队的装备水平比之2014年之前还要精良。但是,在面对俄罗斯军队之时,乌军依然全方位的处于劣势。所以,想要在俄乌战争中取得优势,哪怕是战术上的优势,乌军都只能剑走偏锋,采取“非对称作战”的作战样式与俄军进行对抗。而残酷现实告诉俄罗斯,如果想彻底赢得战争,俄军不仅要打光乌军的有生力量,还要击败乌军的信息化“非对称”作战能力。

(美国媒体已经宣称乌军的战斗部队已经实现“数字化”)

这种被西方称之为“非常规战争”的作战样式,最初模式更像是一种现代化条件下的“游击战”。当然,西方和乌克兰敢于用游击战的方式对抗俄军的装甲洪流,是有足够底气的。毕竟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俄军过于轻敌,几乎“遗忘”了基本的战场侦查并确保后勤补给线安全。长驱直入乌克兰境内的俄军主力部队,一开始并未进行长期战争的后勤准备,一旦陷入信息化游击战的汪洋大海,立即陷入巨大的战场被动。

而且,乌军还可以借助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以“化整为零”的形成无数个“数字化”反坦克游击小组,对于俄军形成多线“骚扰”态势,并在关键节点予以俄军后勤补给线致命打击。按照这种作战构想,泽连斯基当局从去年2月22日起,就开始征召大批预备役军人入役,组建了大量的国土防御部队,对于粉碎俄军的“闪电攻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甚至,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之战后,乌军已经开始不断派遣诸如“俄罗斯自由军团”等小股部队,越过俄乌边境实施游击战和袭扰战。虽然,这些越境作战并没能取得任何战略和战术方面的目的,但是对于打击俄罗斯国内的士气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乌克兰最初的“非对称战争”模式,其实就是游击战)

但是随着俄军开始“结硬寨,打呆仗”,并且重新祭起“大炮兵主义”的法宝之后,乌军这种以游击队形式的“非常规战争”,不仅运用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有生力量的损失也在增加。所以,乌军的“非常规战争”作战样式,也开始随着战场局势的调整而改变。从地面游击战和袭扰战,改成了使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对俄罗斯境内具有高价值战略和战术目标实施打击。

为了适应乌军作战样式的大幅度调整,西方在提供军事援助时,也开始从坦克、火炮和反坦克导弹等,变成了“哈姆”反高速反辐射导弹、“杰达姆”精确制导滑翔弹、“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等远程精确制导弹药。同时,西方国家也在积极为乌克兰空军改装各种俄式战机,使之能够携带和使用这些弹药。也正是依靠这些精确制导弹药,乌军不仅成功破防了俄军的防空体系,更是让黑海舰队如坐针毡。

(北约在战场监控和信息化方面给予了乌军很多支持)

乌军能够利用“游击战”和远程袭击战等,“非常规”作战样式在战场屡有斩获,无外乎两个原因。首先,就是俄军自身有着诸多不足之处,比如实时的战场侦测能力和监控能力不足,以及信息化程度低等等;其次,就是乌军通过北约提供的电子侦测体系和卫星系统,在战场上势态感知能力方面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实际上,乌克兰能在战场势态感知能力方面拥有优势,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西方的支持。当然,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毕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通过卫星对俄乌战场进行实时监控,并保障乌克兰的战场通讯。同时,还利用位于欧洲的各个空军基地,以及北约各国的预警指挥机、情报侦察和电子战机、电子战机等,在俄罗斯周边建立了三条对俄境内目标和俄控区的“空中侦察线”。可以说,北约利用卫星和各种特种军机,帮助乌克兰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战场形势。

(被乌军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后的俄军机场)

而且,为了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数据传输,乌军还雇佣了五角大楼的信息情报承包商帕兰泰尔,以及该公司研发的MetaConstellation系统。拥有该系统的用户,有机会使用AI系统“截获”那些飞越俄罗斯上空卫星的所有数据。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认为乌克兰依靠西方国家的“情报网络”,才在战场上取得优势,那就有点太小看这个国家了。

要知道,早在2016年时,乌克兰就已经在开发一套名为“三角洲”的态势感知系统。作为按照北约标准收集、处理和显示敌军信息、协调国防力量和提供态势感知的系统。它可以将来自各种传感器和信息源的有关敌方的情报,包括敌人的位置、数量、作战能力等,集成到数字地图上,让前线作战人员对战斗空间的实时状况能够有全面了解。得益于西方的帮助,以及乌克兰自身的研发能力,《华尔街日报》宣传乌克兰的战斗部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

(乌克兰已经引入开始运用了“三角洲”态势感知系统)

而且,随着“三角洲”态势感知系统的运用,乌克兰也开始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升级,仅仅在2021年就发布了30多项新功能这些新功能的出现,不仅使该系统能够更好的满足网络中心战的条件,还能以更多的方式获取有关敌人的最新数据。因为,乌克兰在北约的帮助下,几乎已经将乌克兰境内居民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变成了乌克兰民众对俄军实施抵近侦测的数据终端。

此举,不仅让普通的民众成为了乌军的线人,让俄军的各种调动和部署被公开于众。同时,也可以让乌军在俄控区的线人更好的隐蔽,因为他们能使用“三角洲”系统建立的云空间传输各种文件和资料。可以说,“三角洲”系统的运用打通了乌克兰与北约的情报交流网络,也成为链接民间与乌克兰军方和情报部门的枢纽。

(乌克兰民众都是“非常规战争”情报和信息的来源)

可以说,乌克兰在“非常规战争”中,能够让俄罗斯大失颜面,不仅仅拥有西方的情报支持,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研制了“三角洲”系统,并在战场上成功的运用。俄军必须在电子战和信息战领域彻底切断乌军情报交流通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