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攒下一百万!

不知不觉攒下一百万!
2023年06月16日 15:56 肆财子

分享一个观察:我最近新招了几个年轻人,但严格说起也不年轻了,

二十六七岁,都是杭州本地人,这两天正聚一堆在讨论存不下钱的事情。我挺好奇的,就上去问了一嘴,结果个个都愁眉苦脸的看着我,说完全攒不下钱来。

我说,你们一个个的说得我亏待你们一样。

明明你们这薪资在杭州也算不错了,怎么会一点也存不下?

他们倒是理由充分:

这两年疫情啊,中间还夹杂着封控之类的事情,本身就把前面少的可怜的存款花了个七七八八;现在好不容易疫情结束了,憋了好几年,可不得好好补偿一下自己吗?

吃吃喝喝玩玩闹闹都没什么顾忌了,更何况节后结婚生娃的这么多,攒了好几年的份子钱得给,这出出进进的,实在是攒不下钱……

其实很多人存钱都会有这种情况,除了各种止不住的开销以外,

一想到一年要存好几万,就感觉压力巨大;

压力一大,就想搁置,

一搁置,存钱计划就直接泡汤了…

存钱从提升安全感的的一件事,变成了钝刀子割肉,越想越难受。

我莫名想到最近老是看到有人讲无痛存钱,估计就是给这些年轻人看的。

七七八八花样繁多的存钱技巧,让我这个老人家叹为观止。

从我的角度来看,倒没这么复杂,

无痛存钱,无非是把一个宏大的存钱计划,一点一点拆解掉。

把十年拆成十个一年,把一年拆成十二个月,再把一个月拆成30天,

融入到生活里,时间一久,无痛存钱即大成。

主打一个时间的朋友

你想想,一年存36000,是不是感觉很多?但是一个月存3000就感觉还好。

要是一年存6000呢?一个月甚至只需要存500,简直轻而易举。

但是拆解之后还不算完,要知道对于无痛存钱这件事,有两点最重要:

一要无痛,二要能存下来钱。

想存钱,先记账

无痛存钱仍旧是存钱,说白了就是存款=收入-支出;

一般情况下想要增加存款,要么提高收入,要么减少支出。

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无痛存钱,其实就是在收入固定的情况下,保持现有生活水准,同时还能无声无息的攒下一笔钱。

无痛存钱的本质,其实就是主观上略微控制一下购物欲望,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而已。

所以,无痛存钱并不是完全无痛;

只是相比起一个宏大的存钱计划来说,只是日常少买几件东西而已,痛苦程度约等于无。

但是,我们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这样的场景:

大晚上刷抖音看到主播介绍零食,越看越好吃,一时冲动就买了;

开销+1。

买回家之后发现并不好吃,放着放着就过期了,最后魂归垃圾桶。

上班摸鱼逛淘宝看到一双很不错的鞋,写着限时秒杀,脑子一热直接下单了;

开销+2。

到家后试穿发现巨磨脚,并不好穿,最后闲置在鞋柜吃灰。

且不说这些花销对生活质量有无提升,仅仅是买回家吃灰/扔掉的下场,就证明它们并非必要。

所以无痛存钱第一步:学会记账。

每个月有哪些支出?哪些是必要的支出?那些支出属于控制不住的消费欲望?

这些从消费记录上看,一目了然。

当然记账这个习惯并不好养成,所以我建议大家把每个月的消费,都集中在同一张银行卡上;

这样不管是从支付宝、微信,所有的消费开支都会在银行的APP上显现。

甚至个别银行APP还自带记账功能,所有的消费会自动分类记录到账本上,月末只需要把不太正确的分类调整过来,不用花太多精力就能把每一笔消费盘点的清清楚楚。

先储蓄,再消费

接下来是无痛存钱第二步:定目标。

在有明确的支出统计后,我们需要定下一个无痛攒钱的目标。

比如小明一个月工资1万,在月末调整开支时发现,有4000元都属于在为自己的冲动购物欲望买单,完全是不必要的开支;

那从下个月开始,就一点一点的把这些开支削减,到0为止。

刚开始的目标可以定的低一点,比如每个月工资一拿到手,就先存个2000元。

如此一来,相当于把之前的收入-支出=存款,变成了收入-存款=支出,

优先储蓄,然后消费,这样攒钱,方为无痛。

这样一步一步的,就能攒下来不少钱,

但很多人大手大脚惯了,省下来的这笔钱,单靠意志力是没法长久储蓄变成存款的。

那么接下来就会面临另一个问题,攒下来的钱,存在哪里?

强制储蓄很重要

存钱这部分,我称之为强制储蓄。

不过,此强制非彼强制。

平时的强制储蓄,是真强制,属于“痛苦存钱”,

很多时候是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年存XX万,目标定的太高以至于每个月都在节衣缩食的存钱,

这属于强制自己节省必要开支,当然痛苦了。

但这里的强制储蓄,只是说把前一部分无痛省下来的钱存起来,放进一个不会且不能轻易动用的账户中去,

否则这些钱只是单纯的、短时间存下来,后面刷抖音看到件衣服,逛淘宝碰到个吃的,随时能花掉,

不仅太考验自己的意志力,同时也会随时打断我们的无痛存钱计划。

那么强制储蓄这部分就有一个关键点了——

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账户,来为我们的无痛存钱计划提供合适的生长土壤,

比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又或者储蓄险等等。

债券基金,收益还是挺不错的,长期持有通常能实现5%左右,

但它和股市挂钩的,风险相对还是比较高,有浮亏的风险。

货币基金流动性强+门槛低,主要的作用是聚集闲散资金,我们常用的余X宝就是货币基金。

但收益比较一般,而且波动明显,目前很多货币基金的收益已经在2%以下了。

整体来说灵活性高,但收益一般,更适合做一个短期的便携存钱罐。

至于储蓄险,优点则是高安全性+锁定利率,取用也相对比较灵活;

目前比较优秀的增额寿,长期收益能达到3.5%,胜在稳定。

整体来说,储蓄险不建议作为短期储蓄,但作为长期的存钱计划再适合不过。

具体可以参考我这篇:存钱的几种工具(想想怎么存钱吧)

小账户,大作用

当然了,也别小看这笔无痛存下来的钱,经过时间的积累,它未来能发挥出的效果可大着呢。

我们假设小明25岁,一个月工资一万,

如果他把上一个部分中的各种冲动开销都节省下来,一个月攒3000是完全没问题的,

我们这里用一款增额寿产品作为存钱计划展示:

每月攒3000,算下来一年是36000元,

那么连续10年都把这笔钱放进增额寿中,能发现总共交了36万。

但是交完钱再过10年到45岁时,这笔钱就能够增值到60万;

等到退休65岁左右时,这笔钱已经能够增值到120万。

相当于我只需要每个月稍微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只需要坚持10年,退休时就能有一个120万左右的小金库。

这笔钱不管是拿来养老还是用来做别的额外支出,都完全够用:

小明今年25岁,那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是会被延迟退休的;

我们假设这笔钱就是用来补贴养老,或是给提前退休一点底气的,

65岁开始就每年翻倍领取7.2万作为生活补贴,算下来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能有个6000左右,

平时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完全没有问题,想提前躺平退休享受生活,也完全够用。

而且这笔钱从65岁开始领取,翻倍能一直领取到85岁,甚至还能有22万左右的盈余。

这相当于,年轻时每个月攒3000,攒个10年,

退休后每个月就能拿6000,能一直持续拿20年不止。

而且算下来,当初存的36万,在退休后居然断断续续能够领150万以上,

更何况到这笔钱只是年轻时每个月稍稍控制了一下开销,经年累月下来居然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属于年轻时无痛攒钱,退休时享受收益,绝对是意外之喜了。

如果不拿来养老,那这笔钱的使用也能更灵活。

比如40岁时中年失业,那有了这笔钱就不用担心房贷和孩子教育的压力,可以多歇几天喘口气,甚至可以取出一部分用来做点小本生意。

又或者孩子上学、结婚、买房需要用钱,也可以取出一点用来资助孩子,完全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当然了,每个人的收入和支出水准不一样,期望的攒钱时间长度也不同,

如果对自己的行业稳定性有十足的信心,那么就完全可以拉长存钱计划的时间;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我们攒下这笔钱,而且经过长久的时光之后还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我在这里以10年为攒钱期限,为大家展示一下不同收入、存钱额度下的,无痛存钱小金库增长效果:

这只是部分情况下的演示, 实际情况根据大家选择的产品以及存钱额度不同,还会有很大的区别。

像是每月存500,压力要轻得多,基本上少喝几杯奶茶,少点几次外卖就能做到。

但这样下来一年依旧能够存6000左右,20年后这笔钱就能翻倍增值到10万,

哪怕不作为养老,而是作为突发事件的备用金,也足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说在最后:

事实上,这种无痛攒钱法对以下几个群体更有效一些:

  1. 短期拿不出太多钱,但想在月底到来前锁定账户的

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交很多钱,

每年存个四五万,连续交10年,账户里的本金也能有几十万了。

再加上后期的增值,不管是突发事件还是用来以后养老,都完全够用。

  1. 没有明确的理财目标,只想给自己攒一笔钱的月光族

这类人基本上都比较年轻,有存钱想法但又觉得无从下手,

虽然有点理财意识,但对各路投资形势不太清楚,不敢轻易进去当韭菜。

这种情况下就比较适合无痛存钱,不影响生活,又能给自己攒出一个小金库。

对于存不下钱的年轻朋友,建议培养先存钱,再消费的习惯。

然后再考虑利用理财,让钱生钱,继而在未来发挥更大的效果。

其实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其实挺惨的,没有经历过烈火烹油的红利期,反倒是一个坎连着一个坎,多存点钱才是未来的“保命粮”。

手里有钱,出门时腰杆都能直三分。

只希望这份存钱思路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让大家的存钱计划走得更顺畅,以后面临未知时,也能再多几分底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