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做蛋糕的人,变少了

未来做蛋糕的人,变少了
2023年12月05日 14:32 肆财子

大家有关注最近的股市吗,

A股市场似乎永远在3000点来回拉扯左右徘徊,

总体依然还是一靡不振

A股行情的低迷,主要还是因为外资在撤出,在卖大市值股票。

大家知道,

今年经济数据明显比前两年要有所恢复了,但是为什么外资依然不看好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外面主流观点是悲观的,

尤其是对未来担忧的这条暗线——

人口老龄化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老龄化

摆在我们面前的,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老龄化

首先,从老年人口规模上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

一个国家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以上即称为老龄化社会;

达百分之十四即称深度老龄化社会

达百分之二十则称超老龄社会。

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

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65周岁以上人口位居世界第一。

说明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了。

其次是老龄化速度上。

中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速度也是前所未有。

对比一下其他国家情况,从老龄化过渡到深度老龄化,法国用了116年、,美国用了69年,英国45年、日本26年。

而中国,从2000年的老龄化状态到2022年末深度老龄化,仅仅只用了22年。

由此不难推测,可能到2033年,我国就得步入超老龄化社会了。

而且,今年开始“60后”也即将迎来“退休潮”,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国每年将增加3000万左右的老龄人口。

与此同时,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还在增加,2021年已经达到78.2岁了,和养老保险刚实行的1986年左右相比,增加了10岁还要多:

国家卫健委预测,到了203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将超过30%,

未来的人口问题可能比预测的还要严重。

而且相比于日韩两国,中国当前老龄化的速度与之相当,

但日韩两国当年开始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约相当于中国的三倍。

我国早已成为深度老龄化国家,却还处在中等收入水平。

未富先老这个问题比外界想象中更紧迫。

如果只是单纯老年人口增加还罢了,但问题是我们的新生人口还难以为继

中国社科院曾经发布过《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这个绿皮书预计到2028年左右,中国人口将开始出现负增长,然后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人,

之后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将逐渐下降,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总人口将减少到13.60亿,而到了2065年将减少到12.48亿。

现在的状况呢,就是我们迎来了中国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时间,要比预测的早了5、6年,

更现实的情况是,未来我们的出生率很可能依然维持在低位。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了,这么一大堆,那这人口老龄化和股市下行,和经济到底有啥关系呢?

关系大了。

人口老化,致经济熄火?

还记得我们上学时,分析我国产业区位优势的时候,总要加上一句:“该地区拥有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确实我们在十几二十年前吃过人口红利,那时工厂里最不缺的就是工人。

人口的优势,带来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这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而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已经走到头了

这意味着过去几十年靠人口红利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日本同样经历过生育红利,50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他们被称为“团块世代”

他们的父母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长寿的一代,而他们的子女又遭受着中年失业的打击;

于是他们在退休的年龄,依旧需要“上养老下养小”,自己攒的存款完全不够用,只能出门继续打工。

与之对应,不免为我国60年代表示担忧。

日本随着劳动人口(15-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值逐渐下降,GDP增速也出现一路下行;

我国也是如此,目前的人口结构决定了未来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制造新的需求,靠的是增加人数或者新的技术,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口红利具有巨大的资源重新配置空间,因而主要由这种资源重新配置效率构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很快。

因此老龄化带来的从来不仅仅是多了些老人而已,更多得,是经济停滞,创新能力减弱。

人口红利终究是要还的。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15-64岁劳动人口的增速下降,进入经济生产的劳动者在逐渐减少。

在18-63岁之前,人口是社会红利,在63岁之后,人口就成了社会负担。

比如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工资水平上升、企业成本增加、就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总结来说就是做蛋糕的人减少,曾经占人口大比例的劳动力,逐渐衰老,

年轻人在巨大压力下变得没有欲望,“红利”们不愿再当红利。

等到这批人老去,社会的抚养任务担子就重了。

也就是我们下面说到的第二点:

当交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退休的老人却越来越多,社会保障体系压力也会增大

以我们国家为例,

老龄化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现行的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度可能会面临缴费不足、结余不足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医疗需求增加,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虽然目前我们的养老基金还有结余,但也已经在面临严重缩水的状况了。

我国每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数额越来越大,未来总会面临无钱可补的局面。

在当前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下,

未来更少的年轻人,需要承担更多的老人养老问题。

2000年时,社会抚养比还是5:1,也就是5个人缴养老保险,1个人领养老金,到现在抚养比就变成了2.8:1。

根据目前趋势预测,到2030年左右,会变成2:1。

而到了2050年,80后、90后退休的年纪,每1.3个人,要赡养一个老人。

前浪变多了,后浪不够了,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极大。

抚养比的变化,意味着需求端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尤其体现在居民消费方面。

消费者的储蓄倾向会增加,消费倾向会降低,老龄化会导致总体消费需求增长放缓。

不仅老年群体出于对未来的担忧降低其消费倾向,

大多数人都没有充足的钱去养老,也就意味着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会为了老年时期的消费而增加年轻时期的储蓄。

因为人们意识到,他们未来可能无法依赖家庭进行养老,需要积累大量储蓄为日后的养老提供保障。

最典型受到影响的就是房地产

房地产的逻辑建立在人口逻辑基础之上,人口问题直接影响房子的需求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负增长趋势得不到缓解,

本来现在房子就已经供大于求了,再加上人口危机+低需求+高空置率,人们更没需求去买房,房地产市场也会愈发受限。

过去二十年,国内经济发展表面上是靠房地产驱动的,

而背后本质还是靠城镇化,靠人口驱动的,人口大量涌入,房子供不应求,自然会造成房价上涨。

如果大家都跑去存款了,那么市场上流通的钱自然就会变少,金融体系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性。

失去流动性后,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市场上流通的钱少了,不投资不生产不消费,需求就下滑,那企业就只能缩减规模降低产能,那么经济恢复就会变慢,然后大家都赚不到钱,继续不消费……

这时候就算放再多的水,也只能在这个循环里空转,无法向下注入实体,经济开始失速。

总之,从劳动力、社会保障压力、消费需求三个方面,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经济下行,这是必然的。

而且如果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甚至还有外资认为我们未来经济会“日本化”。

日本经济上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用制造业和汽车征服了全世界。

而进入90年代后,日本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国家。

同一时间,经济也开始放缓,进入新千年经济泡沫破裂。

经济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进一步下滑,甚至出现负利率。

国内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在唱衰,这种情况是否会成为我国的未来。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下行

其实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忧,我们会步入日本后尘,

也有不少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日本化”这个观点是非常极端的,

因为目前这个时代并不是当时的日本。

针对人口问题可能引发的经济影响,我们是有信心解决的。

一方面是科技树被点亮了

根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958亿元,年增长率7.8%,整体平稳向好,未来规模会更高。

人工智能和机器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能够完成许多原本只能由人类完成的工作,比如图像识别、自动驾驶、智能客服等等。

通过科技发展提升效率,也能解决未来劳动力不足谁来做蛋糕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两年国家政府已经在努力寻找老龄化和人口问题的突破口,

包括但不限于:

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延迟退休、大力提倡个人养老金制度等等。

这些针对人口变化建立适应性的战略,重点让养老金体系更加可持续,提前为未来分配蛋糕做足准备。

只不过这些机制政策能不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可能依然有待观察。

总之,中国目前经济的结构性优势仍然明显,旧的产业优势仍在,新的产业车票在手;

追赶者虽然逼近,但尚未产生系统性威胁,创业人群如过江之鲫,经济虽有挫折,

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仍然持续且强劲。

所以我们可以放心,

日本如今的“打工打到去世,干活干到长眠”或许并不会成为我们的未来。

还是有机会去改变的。

不过不管是从过去的历史经验,还是根据未来发展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经济下行,这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作为个人,

手上有些钱,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尤其要配置一些稳健的资产,高风险下做好资产损失的准备。

也不要只想着存银行买国债,

因为这就相当于存了个蛋糕,而这块蛋糕未来也会化会变小,这是环境带来的变化实在没法抗拒。

我们最需要的,是存当今的发展红利,能够穿越降息周期而不受影响,在未来都能够享受当下带来的价值。

储蓄险所解决的风险也正是此,如果未来利率持续下行,那么此刻存下的利率就是几十年后依然能享受到的发展红利。

同样的,作为个人,也要保持全球视野,有外汇资产配置需求的,也可以看看境外的理财产品。

想要详细了解的,也可以找我咨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