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美国(4)|“冷战阴谋家”的黑手,正搅乱全世界

且看美国(4)|“冷战阴谋家”的黑手,正搅乱全世界
2022年04月15日 17:11 参考消息

俄乌战事延宕近两月。世人在为俄乌冲突揪心之际,不应忽视幕后黑手——美国。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添柴拱火、隔岸观火、趁火打劫,挑起战争从中渔利、玩弄“双标”祸乱世界的霸权主义本质昭然若揭。参考快评栏目推出“且看美国”系列评论,一组七篇,敬请关注。本文为第四篇。

参考消息网4月15日报道 (文/木可)自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以来,美国的“大战略”一直在变化调整,但目标始终如一:那便是美国主导下的单极霸权世界。虽然美国自诩为“战略”,但说白了,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算计他国的地缘政治阴谋。

美国的政治文化从源头上继承了西方追求力量与强权的文化特质,并把这种理念发展到极致。美国一直奉行以力服人,以硬取胜,用强力迫使别国屈服,靠牺牲他国满足自身利益,为了击败其所谓的竞争对手更是不择手段。

冷战时期,美国的“大战略”便是对苏联全面遏制直至解体。但冷战结束并没有令美国放弃冷战思维,它要继续巩固并维持这个自己单极独霸的世界,因此沦为了21世纪的“冷战阴谋家”。利用两洋相隔的独特地理优势,美国更是扮演起“离岸操盘手”角色,在世界各地制造矛盾,挑动战争,坐收渔翁之利。

这一点在中东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美国制造巴以冲突、利用以色列制衡地区各国,在阿拉伯世界挑起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斗争,发动代理人战争,策划“阿拉伯之春”,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更是亲自出马……中东多年来动荡无休止,美国却牢牢掌握了该地区的能源。

对于欧洲,美国更是充满戒心,苦心“布局”。

作为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的工具,北约本应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而寿终正寝。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都曾表示,除非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北约,否则只要北约存在,欧洲就处于分裂状态。

但美国岂能放弃这个撬动欧洲地缘政治的支点?过去数年,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脱欧”,法德两国建立“独立欧洲”的意识渐强。安全事务方面欧洲也迈出了摆脱对美依赖的步伐,更令美国不安的是,欧盟各国还加强了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

美国一心想要阻止俄罗斯东山再起,切断俄欧合作、阻断俄罗斯融入欧洲之路,同时打压欧盟的经济发展,防止一个团结独立的强大欧洲出现。冷战后,北约数次拒绝俄罗斯加入的申请,又在美国的推动下东扩五轮直至俄罗斯家门口,并继续以俄罗斯为军事假想敌。从乌克兰2014年的“颜色革命”,到美国和北约对乌克兰军队训练以及一系列军事合作,当下俄乌间的这场战争是美国精心布局多年的结果,更是其地缘政治阴谋结出的又一恶果。

美国的目的也绝非一场地区冲突这么简单,它瞄准的是美国独霸的“世界新秩序”。俄乌危机爆发后,美国表面摆出一副“避免世界大战”的“善良”模样,背地里却生怕战争结束、干尽煽风点火的勾当。美国一方面联合盟友,冻结俄罗斯银行海外资产、将其逐出国际金融体系、切断其能源运输通道,对俄罗斯进行全方位“绞杀”;另一方面利用卫星向乌克兰提供战场信息、源源不断送去武器和钱,希望俄罗斯甚至欧洲陷入战争泥潭,弱俄困欧,一箭双雕,令美国在“大棋局”中居于有利地位。

在亚太,美国认为“唯一能在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方面”挑战自己的国家便是中国。为了阻止中国崛起,美国扶植和借助周边盟国进行“制衡”,干涉中国内政,不断挑动台海、涉疆、涉藏议题,甚至拼凑了“五眼联盟”、四方安全对话、美英澳三国安全联盟等一系列组合,可谓煞费苦心,绞尽脑汁。

从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便明确表示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亚太。特朗普政府将“亚太”这一概念扩至“印太”,其目标便是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采取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等综合手段,遏制中国崛起,让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永续长存。

俄乌危机爆发后,美国利用西方世界话语权优势,将俄罗斯塑造成“全球公敌”,设下要么跟着“自由世界”制裁俄罗斯,否则你就同样是“全球公敌”的陷阱,企图绑架中国等一些中立国家,美国不断借制裁俄罗斯这一问题逼迫中国“站队”,希望能将危机扩散,更希望能借机离间、破坏中俄关系。

如今已经开始走向衰落的美国绝不甘心失去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的全球霸权,必然会继续通过阴谋煽动国际对抗来维持霸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它将变得更加凶恶,从“世界警察”变为“世界恶霸”,与国际社会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和渴望和平发展稳定的呼声背道而驰,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的威胁。然而在一场场危机中,美国的“阴谋家”真面目已经完全暴露,而它的所谓“大战略”终将沦为闹剧。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