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统筹+备案制”助推,大批连锁药店开诊所

“门诊统筹+备案制”助推,大批连锁药店开诊所
2024年04月22日 16:52 医药圈

2022年药店行业因疫情而出现多家门店闭店转让,同样也因疫情放开带来医药零售爆仓缺货的增长红利。在2023年,门诊统筹和诊所备案制政策为零售药店跑马圈地又点燃了新炭,药店开诊所的趋势沸沸扬扬、甚嚣尘上。

医疗行业复苏,药店纷纷开诊所

老百姓药房在江苏、湖南、天津、安徽等地布局了百杏堂中医馆等门诊品牌。

国资连锁上海药房今年5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药房+中医诊所的社区门店,将旗下德庆堂国药号、徐重道中医诊所两个品牌融合。

从药到医:亟待跨越的几大困境

普通社区零售药店在传统意义上面对的是广大慢病人群、症状自治人群、常见病人群,与普通诊所的用户重叠性高,在感冒、发热、胃肠不适等常见病领域甚至还属于“竞争对手”范围。加上互联网医疗和药店O2O、拼多多/天猫医药/美团送药等渠道的快速发展,许多药店坪效远超诊所,成为社区诊所的“截胡者”。

但药店跨圈做诊所、门诊、中医馆等医疗服务领域,也面临几大困境亟待突破:

诊所和药店的经营体系存在差异。药店本质上属于产品驱动的零售行业,诊所行业服务属性更强,强调以诊断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来解决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高,医生也更注重自身口碑,在产品销售、组方环节和解决方案提供上存在差异。

政策豁口尚未完全打开。因诊所和药店医疗经营资质差别,医生和药店要解决执业地点和注册资质问题,目前广东、陕西、浙江、湖北、黑龙江部分地区允许坐堂医开放,但许多地区还未放开药店中坐诊许可,面临非法行医风险,许多药房只得采取楼下零售药店资质+楼上诊所资质的双门面运营的模式。

医疗服务盈亏周期长,医生技术特色要求高。诊所的开办门槛和建设成本虽然与药店投入相差不明显,但在人力成本、长期运营、盈利回本周期等方面需要耐心和投入。后疫情时代,缺乏医疗特色仅靠简单药品销售,缺乏专科专病解决方案的诊所将在长期面临诸多发展困境。

跳出医疗看诊所,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

人群结构和疾病谱变化,倒逼医疗机构寻求在病种项目、患者洞察等维度的升级。当前医改进程加快、互联网医药零售发展迅速,传统“缺医少药”的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随着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购物方式为主的80/90后/银发族消费群体正在逐步形成,医疗行业的服务对象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易患各种疾病的老年群体。颜值经济、保健经济、银发经济、居家健康等多种医疗消费化场景的觉醒,也将逐步淘汰传统的诊所、门诊从业者。

对连锁药店来说,通过深度医疗服务提供的营销要素,结合常规营销方式完成差异化转变,并在线上医疗发展的支撑下,完成线上线下闭环的搭建,实现对患者和客户的深度服务,以求增量转化。

药店想要往大健康领域进行布局,中医诊所、社区诊所或门诊就是一条可选择的优势路径,这种1+1>2的模式,在当前社区医疗人才紧张的情况下大规模复制也许还存在问题,但其爆发力与可能性仍然不容小觑。

来源:诊锁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