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六十才明白,能大器晚成的儿女,有这三个共性

人过六十才明白,能大器晚成的儿女,有这三个共性
2024年11月15日 14:19 -布衣粗食-

天下父母,都希望儿女成龙成凤,并且要趁早。

若儿女大学毕业,走上社会,找不到工作,或者月薪只有三四千,父母就捶胸顿足,认为儿女读书那么多,白费了,还不如农民工。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早熟的人,晚熟的人,比比皆是。

当我们六十岁过后,再去看中年的儿女,就大不一样了。那些走得慢、看起来笨拙的孩子,往往能大器晚成。

01

不气馁,一直阳光。

平时,我们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打不死的小强。”

“小强”是指家里的蟑螂,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不能彻底消除,并且几十层的高楼里,也有。

若是你的儿女,也如“小强”一样坚强,能适应各种环境,那么父母是特别欣慰的。

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明代的文征明,到了七岁,还不会说话。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唐伯虎,都已经会写诗了。

大家都替文征明着急,唯有父亲文林不着急,认为这个孩子,大器晚成而已。

十几岁的时候,文征明读书,参加岁试,成绩也很不好。

老师批评他,字迹太差,顶多是三等成绩。

因此,文征明很不服气,开始学习书法。

一路跌跌撞撞,文征明都四五十岁了,还没有一举高中。反而是其儿子科考得意,高中了。

到了五十多岁,文征明在工部侍郎李充嗣的推荐下,以贡生的身份,做了一小官。

文征明写了一首诗给自己:“五十年来麋鹿踪,苦为老去入樊笼。”

再往后,他做官几年,又辞官回家,专门研究书画,成为大家的典范。

遭遇了任何挫折,都没有关系,内心依旧阳光,方向依旧可以自己把握。

这样的儿女,就是适应能力特别强,抗压能力也很强的人。

比较那些悲观主义者,就会发现,一两次挫折,就把孩子的梦想折断了,把人生的翅膀也收起来了,那就别谈成功了。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跌落低谷的时候,给予肯定,而不是各种嘲讽,或者反复帮忙找错误,放大痛苦。

挫折、伤疤、失败,这些才是儿女成长的最佳养分。

02

不放纵,一直读书。

读书的重要性,在任何年代,都是有的。

可是很多父母,意识到了读书重要,但也仅仅是逼着孩子,在成长期间,读几本书,上大学。

当孩子成年后,读书的氛围就没有了。不知不觉,孩子早成,反而“难成”。

没有终生读书的习惯,那就终有一天,会变成“茫茫然”的样子。

明代的冯梦龙,从小就读书,还到风花雪月的场所,体验底层人的不容易。

他认识了女子侯慧卿,并且发誓“考取功名,再来娶你”。

可是,侯慧卿一转身就找了一个有钱的商人。

经历了这次感情,冯梦龙更加坚定了读书的信念。

虽然一辈子没有做很大的官,但是他手里的书,从未放下过。

帮人修改文章,自己写剧本,反反复复磨砺。

他写的三本小说:“明言、通言、恒言”。现如今,他的小说,仍旧是大家学习的典范。

坚持过自律的人生,海量阅读,深度思考,勤于实践。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总是可以的。

把书读薄了,垫脚石就厚了,人就可以真正登高望远。

作为父母,别急着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培养他终生读书的习惯。人到中年,再读书,虽然格格不入,但是超越同龄人,反而更加容易。

03

不计较,一直感恩。

俗话说:“积善成德,集腋成裘......”都是一个人成大器的方法。

你什么都不积累,那么什么都是从你的手里经过,并没有留下什么。

看看那些斤斤计较的人,一毛钱都要抠住,都可以和人算账一整天。结果把关系闹翻了,也去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在家庭里,某个儿女,给了父母一百元,就非得其他兄弟姐妹都给一百元。家庭就永远没有办法和睦,父母拿着一百元,也烫手的山芋,不敢花。

是的,人学会了不计较,久而久之就有了大的格局,要成大器,就不难了。

古时候的姜子牙,种地、摆摊、卖猪肉等活,都干过。他不计较出身卑微,一直寻找出路。反而他的妻子,计较他没有出息,坚持要离婚。

后来,姜子牙晚年成名,妻子却变成了前妻,没有搭上幸福快车,很是遗憾。

父母们,应该告诉你的儿女,别计较眼下的得失,去谋划未来的几十年,幸福总是会有的。

04

从家庭结构来看,父母六十多,儿女就三四十岁了。

儿女到了中年,这才是真正的开始。人生的阅历,生活的磨砺,房贷车贷的压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只要心态积极,都是动力。

有人说:“脱开了母亲的扶助,孩子才真正学会了走路。”

父母老了,儿女意思是无依无靠了,这就是立志成才的大好机会。

好的人生,都是先苦后甜的。

好的人生,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