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别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024年09月25日 20:26 为好优姐姐

安全感,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情感最大公约数。那么什么是安全感?社会上通常的观点是:要获得安全感,就得去拥有什么;拥有的东西越多,自然也就越有安全感。

比如拥有一个编制,拥有一个211以上学校的硕士学位,或者拥有一段婚姻、以及房子车子……总之不停地叠加拥有,似乎就是安全感了。

因此我在个案辅导中,很多人的脑海图景是(此处男性和女性不同,这里主要以男性举例):自己和伴侣都是名校硕士,双双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收入中上,有房子,30岁生两个孩子……。

这条路自然要卷,而且很显然,按照拥有来获得安全感,被证明是失败的。

证据一,我最近和一所985院校合作,开展职业规划反馈,8成以上的人有安全感缺失。

80%的职业规划都忐忑又略带卑微的描述:希望能让我生存下去。我用EXCEL的重复高亮显示后发现,主要是两种关于未来的声音

一种可以概括为求社会放过,我就希望“能存点小钱的工资,压力比较小的工作氛围”;“希望不要无休止的加班无休止的卷,能够我生存的收入”,

一种是可以概括为“死也要死在体制内 “如果科研顺利就读博,然后本科或大专院校的讲师,辅导员,或者行政老师都行;要是不能读博就考选调生”,或者“先考公务员,不行再求职国企”。

这样的未来描述,并并不是职业规划,而是被社会吓坏了。古人云“人吓人吓死人”,诚不欺负人。

以上出自985硕博同学,可见学习至少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安全感。

说明:只有回答参与什么社会分工的目标,才叫职业规划。因为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职业规划就是,你要用什么角色,参与什么产品或服务的制作过程。基于这个定义,我看了几百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报告,其中能叫职业规划的,不到10%。文凭教育就是这样,让一个人以迎合外界的方式生活,唯独没有参与社会分工的意识(观点来自我的《心灵疗愈系列课》)。但是参与社会分工,是一个人唯一的出路。

证据二,我每年都重复看到,体制内的人缺乏安全感。

我每年重复看到这样的故事:​一位体制内的员工,非常讨厌自己的工作,折腾了半年之久,谋求体制外的机会……最后留在原单位,因为这里有编制。

这样的故事中,对原单位的讨厌,大概是:工作难推动、领导不会指导、自己的想法和专业得不到发挥、薪资待遇不合适、加班多等。于是找工作、接OFFER,最后说:毕竟原来有编制,我还是留在原单位吧。

他们已经拥有了体制内的身份,以及已经拥有了不错的收入和学历。但是我看到,这些朋友,往往帮随着严重的抑郁、失眠或其他身体问题。

安全感的根源,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可以做什么。

第一、主观上,区分害怕和危险。

能够区分害怕和危险,是一个人的关键规划力。首先,害怕是主观上的体会,你说了算,你不用为自己的害怕羞耻遮掩。比如我害怕很多东西,我每发一条视频都怕评论区有人骂我,我每次在学校讲课都怕现场根本没人听,我每次辅导一位同学,都怕沟通不愉快,我还特别害怕地下停车场……这是我害怕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基本上不会有真正的危险。其次,危险是确实会威胁到生存安全的事情。比如我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就是危险的,我感冒了还吃油腻辛辣是危险的。

所以,我们害怕的东西,其中有一部分有危险,还有一部分没有危险。而人总是混绕着两种。

比如这两年总有同学撕心裂肺的问我,自己学了冷门专业,又不擅长社交和钻营,究竟能不能生存下去?我想中国过去20年,应该没有人真的因为吃不起饭饿死了。但是很多人,会将今天开会领导说我了,我这轮评定有人对我不满意,或者我考研失败了,考公失败了。等同于自己未来只会饿死在路边。这就是混淆了害怕和危险。

我们大部分害怕的事情,并不会真的有危险。

PS很多真正危险的事情,却很多人不害怕,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此处建议:分清楚自己害怕的和真正危险的,不要为自己的害怕感到羞耻,同时躲避危险。

能在认知上分清害怕和危险,你的规划力能上来,也就有了安全感。

第二、相信客观的规律并关注真实世界。

首先,看看权威数据和报告。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骂街很方便。比如各个城市的GDP,不同行业的薪资和投融资情况,这些都有靠谱的信息渠道。至少看看一个城市的社保基数,这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平均薪资,是可以做为刚毕业大学生求职参考的。

其次,相信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叫人与人不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大家都听过。如果你相信人与人不同,那么不是所有的老板必然邪恶,网上的招聘信息不全都是假的。如果你相信人与人不同,就会进一步相信,世界是多样化的。不是体制内才有生活,不是私企只会将人生吞活剥。

每个标签下面,都别有洞天。自己求职自己探索,看看世界如何在你面前展现。

第三、几条针对安全感的职业规划建议。

1、建立根系

比找不到工作更痛苦的,是找不到方向。通常,找不到方向的原因通常是因为社会压力而迎合外界的生活,以及缺乏自我认识。那么,改变从回忆开始。

我的《6步走,形成职业规划》第二课的主题就是回忆,回忆是一种自我赋能的过程。任何改变, 都是要基于过往的,一个人的根系越是深厚,改变就越容易发生。就好像,一阵风能吹走落叶,却吹不走地上的一棵草。

所以花时间去了解自己。自己过去工作或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让你非常有成就感的,哪些事情是你做的时候心里欢喜点的。总结你所做的事情提炼出能力。你所有的脚印痕迹,这就是根系。

2、设立清晰的标准,并且开始求职。

很多同学,都强调一份工作的空闲时间。空闲时间这件事的关键是:你自己是否有底线。所以先别被网上“资本家怎么会让你休息”的舆论吓坏了,你先去看市场,设定自己的底线。

一是清楚你要负责任的思考,自己对工作强度、工作市场的承受力。比如你必须双休,还是工资高点大小周也可以,或者你每周可以加班10小时,还是最多加班5小时呢?二是,你自己设定好指标后,不用怕,直接在面试前筛选确认,去问HR或面试官,你这里的上班时间和强度,就能得到有效的信息。然后在求职中不断的磨合寻找,总能大概心想事成。举个例子:西安一家质量还不错的抖音电商公司,上班时间是下午1点到晚上10点,平常会加班到11点(可打车报销),30%的时间是过了11:30,双休能保证(但是周日周一),薪资1万,那么这种对你来说,算有空闲时间吗?还是强度太大了?(如果是我有这么个机会,会直接拒绝,因为我受不了晚睡且我通常早起)

再举个例子,我辅导一位一类本科机械硕士,有些项目和社团经历属于80分同学。求职最后的局面是:国企双休不做研发就是7000+薪资,私企双休做研发最多7500,广州深圳的机械企业或车企做研发+有宿舍但是单休加班薪资1.2万。他最后选择了国企双休的。你选择哪个,没有对错之分。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