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供电公司读书会上讲“湖南电业的发轫”(2024.9.27)

在长沙供电公司读书会上讲“湖南电业的发轫”(2024.9.27)
2024年09月30日 08:56 陈先枢

在长沙供电公司读书会上讲“湖南电业的发轫”(2024.9.27)

从宝善成机器公司到湖南电灯公司

——湖南电业的发轫

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先枢

在长沙近代工业中,火柴工业起步最早。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巡抚陈宝箴拨工赈银1万两,委长沙士绅张祖同、刘国泰、杨巩筹办火柴厂,实行以工代赈。次年,3位士绅又筹集资金12000两,另招商股8000两,成立了“善记和丰火柴股份公司”,厂址设在长沙北门外开福寺和迎恩寺之间,正式开工制造火柴。此为湖南最早的近代工厂。

和丰火柴公司发行的钱票

几乎与火柴厂创立的同时,陈宝箴又支持湘绅王先谦、黄自元、蒋德钧、张祖同、陈文玮等自筹资金,在长沙创办了湖南第一个近代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1896年,陈宝箴面嘱王先谦等出而任事,复使熊希龄协助。经王先谦与黄自元、张祖同等商议,创办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初为官商合办,经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批准,在行销湖南的淮盐原有东征筹饷的盐斤加价项下,每百斤再加价两分,作为开办公司和筹办时务学堂的费用。开办时务学堂之初衷是为宝善成培养技术人才。因而此项费用后来专归时务学堂开办之用。

王先谦等只得将公司改为官督商办,他本人自己出资1万两,由长沙商人陈文玮集资5000两,计15000两,先行筹办。王先谦担任公司经理,聘请曾在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担任过技术工作的湖南桂阳人曾昭吉任工程师。

王先谦(1842—1917),善化县凉塘(今长沙县黄兴镇)人。同治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等职。光绪十五年(1989)回乡后,主讲于城南书院、思贤讲舍,为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致力于汉学、经学诠释,多有成就。1896年集资创办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1904年联合龙湛霖、冯锡仁、王之春等湘绅在长沙发起废除“美约”、收回粤汉铁路筑路权运动。著有《诗三家义集疏》《汉书补注》《十朝东华录》等。

有谭延闿题记的王先谦画像

王先谦等开始时对该公司的前景雄心勃勃,想把它办成一个综合性的实业公司,包括开采煤矿、制造火药,同时还要建立发电厂、纺织厂、铸币厂、米厂、榨油厂、蜡烛厂、人力车厂等,设想的规模相当庞大。

瞿鸿禨、王先谦、王闿运、黄自元等在寿星街超览楼合影

开始时到上海购置了小马力锅炉一具、刨床、车床各一台。但在办理过程中,困难重重,开办年余,亏损太大,难以为继,只得转归官办。陈宝箴委派裕庆总理其事。企业整体并无多大起色,公司生产圆辫机和扁辫机两种,但圆辫机销路不畅,一年后即停止生产。而扁辫机则由王先谦独自开办大经丝辫公司,先后生产扁辫机30余台。

宝善成对长沙近代文明的最大贡献是创办发电厂。1897年开始办电,曾昭吉去上海购买了一套小型发电设备,在巡抚衙门附近(今又一村青少年宫)设厂装机,送电至附近学堂、饭馆和沿街商店,共开灯400余盏,成为湖南电力工业之始。开始时有些市民视电灯为鬼火,甚至掷石击灯,相诫不用。

1898年,谭嗣同在《湘报》29号发表《论电灯之益》一文,论述电业是一门新的现代科学,赞扬宝善成公司开设电厂给省城带来了光明,是社会进步之表现。经谭嗣同等人的宣传,使许多人解除了忧虑,用户迅速增加,随后又在南门口增设南厂,挂号定灯者络绎不绝,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湘报》29号谭嗣同《论电灯之益》

随后,宝善成公司又在长沙南门开设南厂(以原厂为北厂),又开灯400余盏。同时还拟购碾米机器二台,即在其地拓宽地面,准备以南厂之电开办机器碾米厂。南北两厂共装灯800余盏,谭嗣同在《论电灯之益》中说,“由是长沙一城,自学堂、报馆以逮通衢之大商肆,咸入夕炳炳然矣”。申请装灯者多达一千六七百盏,但南北两厂发电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戊戌政变后,裕庆向新任巡抚俞廉三请求续办电厂,未获同意,只得于1898年年底停办北厂,北厂原来用灯改由电灯南局供电,但北城之灯只剩下数十户。到1899年5月,南厂亦不得不停办。刚刚兴起的长沙电力工业就这样夭折了。

直到宣统元年(1909)才有以陈文玮为首的绅商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陈文玮

陈文玮(1855—1935),长沙县霞凝(今开福区鹅羊山)人。二十多岁时,补博士弟子员,参加科举考试未中,遂绝意科举,弃文经商,曾在长沙城内开颐庆和钱庄及绸缎庄。后捐得湖北试用知府。1896年,王先谦等筹建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时,陈文玮即投资入股,参与其中。

陈文玮等创办湖南电灯公司有抵制外人之意。因为宣统元年(1909年)春,在长沙的外国商人集议开办电灯,有垄断独登之意。又有“亚细亚洋行自包大批洋油在西门外设站零卖”,大有垄断长沙市民照明用油贸易之势。在这种情况下,长沙绅商认为:“若不急图抵制,匪特利源外溢,损失遍于湘垣,抑且交涉日多,纠葛蔓延于官署”。当年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开办电灯的实践也给他们以很大的启示。于是,陈文玮和李达璋、饶祖荣共同集资发起成立“湖南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章程规定集股20万元,以100元为整股,10元为零股,合并为2000整股。同时规定入股在2000元以上者,方能有资格推举为公司的董事。

宣统元年(1909),该公司在长沙和汉口等地设立招股处,开始招股。到宣统三年(1911)共招股13万余元,用于建厂及购买设备尚不足,只得向湖南总商会借款8.7万元,后来这笔借款转为了公股。这样共筹得股本20余万元。但立杆架线,发电耗煤,资金仍不敷周转,于是决定继续招股本30万元,前后合计招股本50万元。

湖南电灯公司修改章程合影

公司办公处开始设在长沙皇仓坪,后来相继搬迁到苏家巷和六铺街,而发电厂一直设在长沙南门外六铺街(后长沙发电厂所在地)。发电厂向法国瑞记洋行购得160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组3台,容量共400千瓦;水管式锅炉3台。1911年4月,发电厂装机竣工,同年5月28日正式发电。

六铺街湖南电灯公司厂房(今无)

民国初期长沙的电力工业企业有两家,一为湖南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一为光华电灯公司。前者清末最后一年的5月28日正式投产发电后,在民国元年以后陆续增置设备,供电时间和供电量成倍增加。供电时间由开始时不过6个小时,发展至1914年的24小时供电;供应电灯数由开始时的不过2000余盏,到后来逐年大幅度增加。1914-1919年的装灯数从13010盏发展到30132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光华电灯公司系民国初年创办,有250瓩的发电设备和相应的蒸汽锅炉,与湖南电灯公司以今中山路为界,分供南北城市用户照明用电。两公司所供电源均为交流电,原用的机器是德国货,后来又新购进美国制造商供给​的机器。

两家相互竞争,彼此都有进步。1919年与1912年相比,燃灯户数增加了2575户,装灯数增加了24229盏,用电数增加了133.5万度。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主要用于照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用于工业动力;二是尚无水力发电,电网也未建立。

光华电灯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加之城北一带驻军、学校、机关众多,强行用电而拒交电费,亏损日甚,1923年,商议停业。1926年,公司陷入无人主持的困境。1929年6月23日,湖南电灯公司与光华电灯公司达成协议,经股东大会决议,增加股本20万元接收光华电灯公司全部发电设备及厂房,了结债务。1930年2月,光华电灯公司正式并入湖南电灯公司。合并后,湖南电灯公司电厂称南厂,原光华电灯公司电厂称北厂。  1935年,公司迁南门外六铺街,并新建办公楼,发电厂一直设在六铺街。据统计,至1935年,湖南电灯公司共在长沙架设6.6千伏和3千伏线路5.7公里,380—220伏低压线路26.9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57台。为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31年,湖南电灯公司购置2000千瓦蒸汽电机组1台,锅炉1台,1933年,安装竣工发电。

1934年,公司第十六届股东大会决议,采取股息、红利逐年转股的办法,再增加股本50万元,使股金由初期的20万元增至100万元。1935年,又购置捷克7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1937年2月,安装竣工投产。当时机组已达10万台,容量已达12240千瓦,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湖南电灯公司由二类电厂跃入全国12个1万千瓦以上一类民营电厂的行列。

六铺街湖南电灯公司办公楼(今无)

六铺街湖南电灯公司办公楼,建筑厚重,独具风格,裙楼两层,主楼3层,西式结构,是湖南电力工业的重要象征。不仅如此,这里还是著名的长沙会战纪念地。1941年长沙第三次会战时,我第十军保卫长沙,其司令部即设在这栋楼房。其时,第十军军长李玉堂为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曾指着这一楼房,浩气凛然地说:“这就是长沙的四行仓库!”

李玉堂

不幸的是,在2003年,这座“长沙的四行仓库”被拆毁了。同时拆除的还有湖南电灯公司老厂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