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普通人一年也存不到5万

原来普通人一年也存不到5万
2024年06月27日 08:40 她理财

最近,#原来普通人可能一年也存不到5万#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攒钱的习惯,@后浪研究所之前发布了「年轻人攒钱报告」,调查显示,其中39.4%的受访者每个月都能攒钱,近5成年轻人也能做到「随缘攒钱」,更有7.8%的人目标明确,会通过一切途径来实现攒钱计划。而完全不攒钱的年轻人仅占6.9%。

调查还显示,有接近3成的年轻人会把月收入的30%-50%积攒下来,也有27.1%的年轻人能做到攒下10%-30%的收入。由此可见,30%这个攒钱比例正是年轻人的平均水平了。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有4.2%的人能够存下月收入的80%以上,简直是「存钱狂魔」。

那么她姐有点好奇,你工作一年能存款多少?(可以留言给她姐)

好多小伙伴可能会说,现在到手的工资少得可怜,解决了温饱后就不剩什么了,根本攒不下。

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但这问题一定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工资本来就少,二是花销太大,入不敷出,挣得再多也不够花。

对于第一种情况,她姐真没有什么好方法教给你攒钱,解决的方法就是赶紧提升自己,找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要么就加班加点多一份兼职,只有有了生活必需之外的钱,才能考虑钱生钱。

对于第二种情况,压缩开支是必须的。虽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降低消费欲望,才能让你存够第一桶金。

不要小看自己存下的每一笔钱,即便再少,也是你生活的底气。

说到具体的存钱方法,她理财的一众姐妹们必然有话要说。

回顾这几年,我为了攒下100万做了这些事

@火火小姐

关于攒钱这件事儿,在没形成习惯的时候,是有点痛苦,因为要克服自己的欲望,要苦哈哈的坚持。

不过,形成习惯,也有了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习惯后,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1,钱少也能理财,也能攒钱 

大学的时候,我妈让我把每月的生活费适当的存下点,那时候,感觉要买的东西好多,没存下什么钱。

寒暑假兼职赚的钱也都买买买了,大三暑假兼职,一个多月赚了近5000,不过直到工作半年后我才开始存钱。刚毕业实习那会也是买买买,算命的都说了,我绝对不会委屈自己。 

后来,是怎么攒下来钱的呢? 

过了实习期后工资涨了后,每月除了支出开始攒下来,存银行定期,强制存。

很多人说自己月收入只有几千,都不够花,根本不能理财。也有的人,同样是月入几千,却能攒几十万,积累自己的财富小雪球

2,坚定自己的信念 

记得在一本书看到一句话:“假如你的脑海里没有100万,那你的账户里可能永远不会出现100万。”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当你一直想我怎么才能拥有100万的时候,可能不会短时间内立刻实现,但是只要能坚持朝着目标努力,你的账户真的就会有这么多钱。 

就像我目前的阶段——想完成100万现金流的目标,就会以这个为目的,思考自己怎么才能快速实现,搞副业增加收入?可以削减哪些不必要的支出?怎么通过投资实现?不断的想办法,积极的搞钱搞钱搞钱,现在不是都快实现了吗。 

收入低的时候,就是靠一个个小目标的信念才坚持下来的,假如你收入不是很高,可以给自己定一个3年存10万,或1年存2万,这样的目标。到最后,你会发现,根本用不了这么久就可以实现这些小目标。

3,克服冲动消费,延迟满足 

我是一个挺喜欢买买买的人。 

这几年购物欲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刚毕业什么都缺买买买——收入提高必须买买买——发现东西特别多开始极简——坚持极简只买需要的东西——消费欲望降低——到目前的“不消费主义”。 

目前终于成为了一个在商家各种套路促销、各种618、双11,不动声色的消费者。

(1)物尽其用

断舍离已经3年,好处就是,存款数字蹭蹭蹭的涨。坏处是开始的时候扔过一些不必要扔的东西。所以,断舍离不是扔扔扔,是尽可能的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负担,也减少在买买买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2)“不消费” 

不是完全不花钱,而是有选择的不消费呢?

衣:已有的衣服完全够穿,自己研究下搭配,可以每天不重样,不用经常买;

食:能在公司吃就在公司,在家吃的话,不挑食。所有的食物吃完再买,不囤积,什么饮料、零食等“咖啡因子”能戒掉就戒掉。 

住:目前在家属院,住宿不支出,搬新家后队友负责家庭支出,所以自己的钱能攒尽量攒; 

行:每天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每个月能控制在200元左右; 

日常:零碎的生活方面,比如牙膏、洗衣液、纸巾等快消品,因为队友职业的特殊性,单位之前发的还没用完。后面,单位应该还会发,所以这方面几乎不消费(当然,偶尔也会买一些)。 

护肤/化妆:极简主义之后,简单护肤,简单化妆。后面会继续简化,多多养生和内调,调整出最佳素颜状态;

健康:坚持健身,保持健康的作息,这方面几乎不需要额外支出。(看吧,健康也是一笔大财富。) 

人际交往:因为疫情的缘故,除了给老人偶尔买点实用的东西外,近期几乎没消费。 

努力践行“不消费主义”,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在物质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学习、运动等等。

4,开源开源,搞钱不能停 

大多数人是在平均薪资上下波动的普通打工人,所以搞副业就很有必要的。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或某一项技术接单,也可以用自己的兴趣赚钱。

我尝试过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培训机构代课,尝试过用自己的专业在工作之余接单。 

目前的感悟是,专注自己的专业、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最重要的,假如,你希望在你所从事的领域有点建树,还是建议把主要的时间花在磨练自己的核心技能上。 

专注、聚焦,把所从事的领域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极致,相信,钱会自然而然就来。

5,投资、不断买入资产,让财富雪球越来越大 

假如不是投资收益,我恐怕今年都不会有百万现金流的目标。 

当本金不多的时候,不妨胆子大一些,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不过投资要建立在自己学习、调研的基础上,而不是什么都不懂一味的跟风。每个人都在赚自己认知内的钱,不要有侥幸心理去搏运气。 

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患得患失,追涨杀跌,被A股磨练后,作为一棵老韭菜,现在淡定多了。怎么说呢?每个人投资,学费肯定是要交的。 

关于投资,目前,我是按应急备用金、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来分配的。应急的银行存款、实物黄金,低风险的货币基金,中风险的基金、股票,高风险的数字货币等。 

其实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中,财蜜们也是卧虎藏龙,我就不再多说了。 

总之,攒钱其实是为了滚雪球积累的本金。如果说,一夜暴富博的是概率,那攒钱慢慢变富,是一个人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99.999%实现的。 

我的4个攒钱方法,坚持就会胜利

@阳伞伞

1,坚持记账

这个真的很重要,预算能够让我们控制支出合理规划,记账可以让我们更清楚每个月的支出情况,查漏补缺!千万不要漏项,大到成百上千的开支,小到几毛的费用,都要如实记录,现在很多记账软件做的都很精细化了,大家只要坚持,定期复盘,找到没必要的开支,对自己省钱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2,舍弃信用消费

借呗花呗信用卡,肯定老多人和我一样,消费之后先从这些地方扣款,我建议能不用就不用,然后逐步关闭这些功能,以后扣款直接从银行卡扣。就像我现在,每次消费完,短信通知一遍,银行APP消息通知一遍,扣款APP再通知一遍,真的感觉每次开支都老心疼了,不知不觉就减少了开支的冲动。

3,要先储蓄后消费,切勿先消费后储蓄

攒钱是会上头的,真的,我极力建议大家,发到手的工资,马上先摘出一定比例的钱直接转到固定账户里去,当这笔钱没有存在过,然后剩下的钱进行开销分配。

比如你月入一万,到手之后马上转走五千到死期,然后看着剩下的五千,说这就是这个月全部的工资,咱既要保持赚一万的能力,也要有只花五千的态度。

所以先储蓄再攒钱这个顺序很重要,以前我是发了工资放卡里,只管先花,到月末了剩了多少然后再存起来,后来盘点开支发现很多没必要的消费都是因为卡里有钱,花就花了,所以从那以后我养成了发了工资扣除房租水电,全部存到银行定期里,一旦要用,就先想值不值当取出来浪费利息,这样久了很多钱就克制的攒下来了。这不也是省钱了嘛~

4,善用投资标的

千万不要被“攒本钱花利息”昏了头,过度信奉权益市场的收益,觉得年化**个点,我就可以每年用我的利息覆盖生活成本,结果钱都攒到股票基金里去了,一个下跌周期,变现困难。

我们的A股市场是大周期市,一个震荡或者下跌周期长的可能三五年,这期间权益资产很难能不出现净值亏损,这样会导致变现困难(没了利息还亏本金,忍痛割肉谁能顶的了?),所以,我是坚决执行金字塔分布,大头都在银行存款、债基货基里,储蓄险也有一定比例,少部分仓位是权益资产投资,这样一方面保持资产能是正增长。

至于通胀是否跑赢,我觉得作为非专业投资人士,与其把希望放在已有资产操作上,不如把精力放在主业工作上,用心工作开发副业提升收入,远比折腾自己的存款要实在。

从上面这两位财蜜的攒钱经验分享中,她姐从中总结出了能存下钱来的人都有的几个共性。

1,存下钱来的人能抵御“拿铁因子”

“拿铁因子”可以看做是生活中哪些可有可无的支出。虽然金额不大,但是你也也千万别小看这点小钱,省下来一年下来可能也有大几千。

2,存下钱来的人大多都很“忙”

要么是忙于本职工作,要么就是忙于生活。

少给自己留太多空闲时间,人一闲下来,就容易想花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最好还能帮自己开源,一举多得。

3,存下钱来的人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里了

关于记账这件事,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实操过,但是这需要你坚持。

很多人往往是记了几天就“夭折”了,原因很简单:太麻烦。

如果你之前还用纸质记账,她姐建议你改成电子记账。这里介绍一个已经被许多财蜜安利过,亲测好用的记账App——Timi时光记账。每一笔开支和收入一目了然。

如果实在不想记账。她姐这里有一个更方便的办法:

月初(或月底)估算一下这个月(或下月)会花去多少钱,然后从每月工资留存多少,用于这个月的开销,其余钱则定存、理财、投资等。(当然投资要谨慎)

每月月中、月末看看用款进度。不要因为不够花,就随意把钱转入。然后做好月末复盘工作,这样让你的预算更准确,钱也更可控。

4,存下钱来的人善用投资工具

投资不一定非得是股票、基金,也可以是更稳健的国债、银行存款、类固收产品。

总之,善用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把钱打理好,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5,存下钱来的人很少有信用卡欠款

不止是今天分享的两位财蜜,大多数能存下钱的人,他们除了房贷和车贷外,真的很少会有太多信用卡欠款。

信用卡会让你花钱这件事不可控,也会让你对已花去的钱淡忘,只有到了还钱那一刻才心痛。

所以尽量不要使用信用卡,觉得实在有必要保留的话,就只保留一张信用卡,消除多余信用卡。

最后,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话题:#原来普通人可能一年也存不到5万#

她姐对于这个话题还是认同的。

别看很多人说月入过万,可是当一个人有房贷、车贷、房租、负担家庭生活开支费用、水电燃气费等等。在大城市中,这些费用加起来一个月也得万把块钱了。如果你再外出吃顿饭、看个电影、添置点穿的用的,一个月收入一万元,很多人也很难存下钱来。

一年存5万,相当于每月存4000元左右。如果你一个月有1万元收入,你可以保证自己扣除所有开支之后,还可以额外存4000元吗?并且,可以把开支控制在6000元以内吗?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种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但还是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存钱就存底气。哪怕一年存不到5万,能多存1万是1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