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改革声音强烈,芬兰总统斯图布呼吁改革现行制度,包括扩员安理会及废除五常一票否决权,还想把俄罗斯踢出五常,理由是俄对乌发动进攻。
安理会扩员难在扩充常任理事国,需现任五常一致同意、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国赞同及会员国议会批准。
俄乌冲突后,西方孤立俄罗斯,虽有踢俄出常任理事国呼声,但因五常地位是二战胜利结果且俄有一票否决权难实现。
近期多国向古特雷斯写信抹黑中国“曲解误用”2758 号决议并质疑中国常任理事国地位,中国可动用一票否决权应对。
俄外长拉夫罗夫同意扩员但希望多给亚非拉国家席位,目前看不到增加新常任理事国迹象。
芬兰总统呼吁联合国改革
他强调,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联合国的治理机制已显露出诸多不适应之处,亟需通过改革来增强其有效性和代表性。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安理会成员结构的调整建议——扩充安理会成员国数量,并废除五常(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享有的一票否决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里,每一个声音都应当被听见,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都应得到尊重。”
芬兰总统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全球治理民主化的深切期许。
他进一步指出,应暂停那些参与“非法战争”的国家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这一提议无疑直指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的角色,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联合国安理会扩员难题
安理会扩员,这一议题自提出以来便伴随着无尽的争议与挑战。
在非常任理事国的扩充上,各国基本能够达成共识,毕竟这既增加了新兴国家的参与度,又未触及现有权力结构的根本。
当话题转向常任理事国的扩充时,情况便复杂了许多。
按照联合国的相关规定,新增常任理事国不仅需要得到现任五常的一致同意,还需在联合国大会上获得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国的支持,并最终通过各会员国议会的批准。
这一流程之复杂、难度之大,使得“四国集团”(日本、印度、德国、巴西)及南非等国的入常之路显得尤为漫长且艰难。
它们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要想获得与五常同等的地位,仍需跨越重重障碍。
俄罗斯常任理事国地位难动摇
面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与遏制,俄罗斯在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有声音呼吁将俄罗斯踢出常任理事国行列,以作为对其国际行为的惩罚。
这一提议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
五常的地位,是二战胜利果实的直接体现,是国际社会基于历史与现实考量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俄罗斯作为五常之一,其拥有的一票否决权,正是其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象征。
在涉及重大国际事务的表决中,俄罗斯的一票否决权往往能够决定议案的生死,这使得任何试图动摇其常任理事国地位的举动都显得尤为艰难。
中国常任理事国地位遭质疑
正当国际社会围绕俄罗斯地位展开激烈辩论之际,中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也意外地成为了部分国家攻击的目标。
多国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信,指责中国“曲解误用”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并质疑其作为常任理事国的合法性。
这一波质疑,无疑是对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贡献的片面解读和歪曲。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始终秉持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无端指责,中国有权也有能力动用一票否决权,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国际地位。
俄外长对安理会扩员的态度
在安理会扩员这一敏感议题上,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展现出了开放而务实的态度。
他明确表示支持安理会的扩员改革,并希望新增席位能够更多地分配给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以更好地反映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拉夫罗夫的这一表态,既体现了俄罗斯对国际秩序多元化发展的认可,也透露出其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愿意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贡献力量的意愿。
他强调,安理会的改革应当是一个包容、协商、共赢的过程,任何单方面的行动或强加于人的方案都是不可取的。
结语
我们可以预见,安理会的扩员议题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发酵,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热点话题。
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必将展开激烈的博弈与谈判。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妥协与让步,但更多的可能是坚持与对立。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之外,而每一个国家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对于俄罗斯和中国而言,面对外界的质疑与挑战,它们或许会采取更加稳健的外交策略,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贡献。
真正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话语权上,更体现在行动与成果之中。
而这样的表现,无疑会让那些试图抹黑和质疑它们的国家感到无力。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政治从来都不是零和游戏。
任何一方的胜利,都可能是以牺牲其他方的利益为代价的。
在推动联合国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的是一种合作与共赢的精神。
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这些国际事件不仅仅关乎国家的利益与荣耀,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与命运。
在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里,任何一个国家的动荡与不安,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声音与观点,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审视和应对各种挑战与机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繁荣的世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