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评论2024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充斥着“燃油车天塌了”的声音,然而到了八月份以后,事态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油车到底有没有凉凉?电车又是否一往无前?还是说二者终将并驾齐驱?(注:本文标题及文中的“电车”,是指含纯电动车、增程车、插混车的新能源汽车)
新车上险量的最新数据来了!新能源车渗透率从年初的29.8%,一路飙升到8月的51.3%,随后戛然而止,并在接下来三个月里,维持在51%-52%范围内。
电车扩张到头了?
下半年以来,新能源车的扩张趋势明显放缓(详见图1),在8月首破50%,月度环比变化幅度仅为0.5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燃油车的市场占有率也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要知道,新能源车在当下依旧享受着多项政策扶持,比如免征购置税、无需缴纳养路费、以旧换新中更高的补贴等等。即便如此,燃油车还是止住了份额下跌的趋势,保持在48%~49%区间内,占据着“半壁江山”。
考虑到单一的数据来源可能会有偏差,我们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统计的上险量之外,加入乘联会、中汽协的数据进行对比。
从图2来看,三组数据虽然有所差异,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三组数据的曲线走势均显示,新能源车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狂飙后,进入了一个平稳期。
再从年度累计数据来看,截至11月,新能源车累计渗透率为45.9%,尚未达到50%。按照此维度的走势预测,今年,新能源车的年度渗透率距离突破50%还有一定的距离。
总的来说,新能源车的月度渗透率增长停滞,而年度渗透率又未迎来50%的里程碑时刻,新能源车的市占率增长遇到了瓶颈。反观燃油车,在“油电同权”到来之前,已经开始愈发坚挺,稳住了份额下跌的速度。
电车未来天要塌?
前面提到,上半年的新能源车一路开挂,实现了月度渗透率过半,下半年却出现了停滞。那么,新能源车未来走向何方?如何解决增长的瓶颈?我们认为,主要有三大挑战需要应对。
第一,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电池安全。
近两年,国内发生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不胜枚举。10月,江苏省政府主管部门发文,对电车在地库停放和充电作出了严格规定。11月,国家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坦诚地指出,在新能源车火灾中,锂电池的热失控现象不可避免,而且灭火救援难题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随着车龄的增加,电池寿命大幅衰减,一方面电池更换需要不小的成本,另一方面,更换电池后的整车质量又能否保证?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能源车存在的电池安全隐患、相关停车限制政策以及电池衰减问题,加深了消费者在选购中的疑虑,销量增长成谜。
第二,如何应对“油电同权”?
电车至今仍享受着优于油车的“特权”,除了前文提到的购置税、以旧换新价、养路费,还有部分城市对新能源车不限号、增发购车指标、追加购车优惠等等。新能源车及新能源车企能够实现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这些政策的扶持。
如今,“油电同权”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关政府部门也有了相关进展。不久前,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提出:“坚持稳妥转型,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产业发展活力。”
一旦电车“特权”被取消,不少新能源车企将面临亏损或将扩大的问题,甚至可能出现经营难以为继。
10月以来,哪吒汽车深陷裁员、裁员风波,如今供应商维权讨债、CEO换人、股权冻结。还有一夜闪崩的极越汽车,一时间原地解散、社保停缴、售后停摆,被供应商追债,如今CEO发文道歉,两大股东站出来为极越员工及车主售后兜底。再有一直被传出即将破产的蔚来,在今年三季度亏损超50亿元,同比扩大了11%,成立十年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
第三,新技术是希望,将避免电车的崩盘。
前面提到锂电池自燃、寿命衰减,而未来的固态电池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快的充电速度等等。固态电池这些优势有望弥补现有锂电池的缺点,为新能源车带来颠覆性革命。
从补能角度来看,固然,800V、900V等高压快充桩、换电网络加速铺设提升了补能效率。但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充电桩占用、换电站电池不足、慢充占比高等等,让电车的补能速度无法完全追平油车。
况且,随着新能源车规模扩大,电车补能用电需求将陡增,电网承压。如果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实现双向能量交互,也就是车-电网(V2G)技术的推广,将极大缓解这一难题。
另外,集成化亦是关键走势。以汽车芯片为例,据了解,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约为六百颗/辆,而高智能的电车则需要三千颗/辆左右,提升了近4倍。未来芯片势必走向集成,每辆车功能提升,而所需芯片数量减少,进而减少成本,良性降低整车价格,为消费者接受。
许多创新技术将决定未来汽车产业的格局。只有更安全、更可靠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赢取消费者的信任,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图/文 网通社 王颖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